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崦嵫即安息、波斯之古名

战国时有一地名为崦嵫,崦嵫是何地,自古不明。

《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之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

晋郭璞注:“日没所入山也。”——即太阳沉没之山。

屈原《离骚》曾谈及崦嵫:“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原文

……

朝发轫于苍梧(南海)兮,

夕余至乎县圃(玄圃,昆仑,疑即传说的空中花园)。

欲少留此灵琐(灵所)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太阳神)弭节兮,

望崦嵫(即安息)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译文

……

早晨启程我离开苍梧,

傍晚我来到昆仑的玄圃。

想在这仙境作片刻的停留,

可惜太阳即将沉沉而入暮。

我呼唤羲和停止扬鞭,

西方崦嵫已在望,不必急迫。

然而前路茫茫仍然遥远啊,

我将上天下地追求探索。

……

屈原诗句中以崦嵫为日落之地,在西极。

昔年我曾译此诗,注文指出:“崦嵫,即汉代之安息,先秦人以为西方日落处,亦即今伊朗故称。”

崦嵫,即安息。“崦”“安”古音通。“息”古音从“自”,“自”“兹”通。崦嵫源自安息。窃以为安息地名出自“安息利亚”,也就是亚述——Asyria(阿西利亚)。亚述,别译即“阿叙利亚”“安息利亚”。

〔附注:Asyria,转音亦近阿夏、大夏。汉代人所说的西方大夏,也很可能就是安息的别称,却被误会为两个国度〕

安息利亚,西方认为是传说的波斯第二王朝,立国于公元前3世纪。但此年代实际上毫不可信,因为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纯属臆测而已。包括西方史学家所说的开国君主阿萨息斯,都只是不可信的传说。

波斯第一王朝历史则出自《圣经》中的神话,也没有任何可信文字史料支持。直到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人伪托波斯人“希罗多德”杜撰一部《希波战争史》(即《历史》),这个书中充满神话与谣言,毫无可信性。

但是在中国的战国时期,中国的西方即所谓西极日落处,确曾存在“崦嵫”,这应是安息国的别译。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已知道一个安息王国的存在。安息作为国家之名,最早是出现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汉代的史料中。

波斯国名出现在唐代史书中。“波斯”一名很可能与一个中亚古地名Parthia有关。

自魏晋以后,波斯胡商对中土经济、政治均有深刻影响。

至于现代的伊朗国名,则与蒙古王旭烈兀在波斯建立的伊利汗(亦称伊儿汗)王国有关,伊利汗国其实就是伊朗汗国。

据说,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中亚细亚两河流域,西南至幼发拉底河流域及叙利亚。

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的文物中,已经有安息出产的琉璃、玛瑙等宝物。可知当时中国与安息早已有人员及贸易的往来。

【附录】

《史记》《汉书》《后汉书》关于安息的史料摘录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阿姆河),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草,旁行为书记。

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说。安息东则大月氏。

——《汉书·西域传》

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

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

——《后汉书·西域传》

(这些史料乃是中外历史中关于安息王国最早的可信文字史料) d4SBYUaU5jb+IBtl76uA1BAtzF5KazQxZZjCIQsZhwLGWz+Trr8d/M3hVupE8V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