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方法

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时,一般参考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写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该书介绍了实用性的诊断标准,只要患者呈现出需要确认的病症中的几项以上,便可诊断为相关疾病。

按理说,只有在彻底调查清楚包含原因在内的疾病机理之后,方能做出诊断。然而,该书略过病因与病理,仅根据统计学上关联性强的病症,做出症候群的诊断。这是因为在精神医学领域通常很难获得关于病因及病理的客观认识,而仅依据症状的诊断方法对新手来说也很友好。

不过,目前有关疾病机理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实际的诊断中,越是娴熟的精神科医生,越会避免简单套用诊断标准,而是厘清症结所在后把握整体状况。

虽然《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存在以上问题,但简便易行的特点使其仍然大有用武之地,至今被广泛应用。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有两层诊断标准,一层是人格障碍的总体诊断标准,另一层是人格障碍具体类型的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的总体诊断标准有以下四个要点。

①在多方面可见患者具有显著偏离一般预期的内在体验、持续且僵化的行为方式。

②上述状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不便或痛苦。

③上述状态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持续时间长(通常在一年以上)。

④上述状态并非完全由其他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创伤引发。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九项,符合其中五项以上则可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参考下表)。

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患者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不稳定且极为冲动的行为模式,发生于成年早期,具有以下症状(五个及以上)。

①疯狂地努力避免在现实中或想象中被抛弃(不包括⑤所述自杀或自残行为)。

②在人际关系中呈现出摇摆于理想化及自我贬低的两个极端间、不稳定且冲动的特征。

③认同障碍:自我形象或自我认识显著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

④在至少两个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伤害的方面表现出行为冲动(比如,浪费行为、性行为、物质滥用、危险驾驶、暴饮暴食等)。

⑤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态度、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⑥由显著情绪反应性导致的情绪不稳(比如,不时感到强烈的烦躁不安、易怒、焦虑。通常持续两到三个小时,极少持续两到三日)。

⑦慢性空虚感。

⑧不合时宜的强烈怒意,或难以控制怒气(比如,常常生气、发怒,一再发生肢体冲突)。

⑨与压力相关的短暂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解离性症状。

(1)对被抛弃的强烈恐惧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非常惧怕被抛弃。这种恐惧始自双方关系拉近的瞬间,随着亲密程度和对对方的依赖程度增加而增加。无论是朋友、恋人、家人、主治医生、咨询师或协助人员,当对方成为对患者而言重要的存在,患者的恐惧便会加深。

只要对方态度稍一冷淡,或者一些行为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厌弃,便会触发患者的不安。患者往往会基于对方细微的行为或态度得出对方感到自己是麻烦、准备抛弃自己的极端结论,进而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为了避免被抛弃,患者会近乎疯狂地努力抓住对方。

然而,刻意讨好或拖延时间,有时反而会让对方感到烦躁。如若对方态度更加冷漠或进行威压,患者便会越发地感到被抛弃,从而恐惧更甚,忽生怒意,攻击对方,或在冲动下采取危险行为。这也是患者面临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在被背叛或被拒绝时由爱生恨,是极为自然的心理机制。然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因为极度恐惧被抛弃,往往会在一切尚未发生时就预想背叛与拒绝,进而过度反应。当对方正因此而选择背离时,患者便会认为一切正如自己的预想,果然遭到了背叛。有时,患者会为了表现自身所受的创伤,反复采取令人困扰的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所展现的对被抛弃的强烈恐惧,是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症状。这一症状,与患者在幼年时期曾经感受到对分离的强烈恐惧与丧失关爱的经历相关。

眼前的患者是一名十八岁女孩,重度抑郁,怀有自杀意念。她因援交和药物滥用而身心俱疲。“我想死”“要是我没被生下来就好了”“我不在这个世界上的话,大家才会幸福”,这些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面谈即将结束时,女孩的情绪忽然变得不稳定,表情不悦。她说:“就那么讨厌和我说话吗?”“你讨厌我吗?”她对准备结束面谈的我表现出怨怼。氛围忽然急转直下,仿佛我是要与她结束面谈。我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给她留作业,并留下她的笔记。如此,她就不会感觉这段关系即将结束,自己要被抛弃了。

在女孩还是小学生时,她的父母离婚了。女孩在谈话时反复提及一个画面——即将离开家的妈妈抱着弟弟看着她说:“我不要你了。”

也许,在母亲看来,女孩亲近父亲,也有祖父母疼爱,将她留在家中也不必担心。在那之后,女孩与母亲的关系也并非完全断绝,女孩却总是认为自己遭到了母亲的抛弃。之后,父亲再婚,家里多了一位继母。虽然继母为了得到女孩的认可也做出了努力,但在妹妹出生后,父亲和继母的关注便转移到妹妹身上。女孩开始叛逆,开始为非作歹。精疲力竭的继母回了娘家。父亲将继母的离开归罪于女孩,开始殴打女孩。女孩感到,不仅是母亲,父亲也抛弃了自己。

(2)人际关系不稳定,反复于极端之间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之一,是人际关系变动激烈。患者起初会理想化地看待关系,在发生使其失望或违背预期的事情后,便会感觉自己遭到背叛,一切都那么难以忍受。即便是一些小小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会破口大骂,开始全方位地贬低对方,对于对方的评价前后迥然。此时,如果患者邂逅了合适的人,便会认为这个人才符合其理想,从而将注意力转到新认识的人身上。

游走在两个极端间的行为,并非完全因为患者善变。更为重要的病理原因,是患者容易产生矛盾(ambivalent)情绪。所谓矛盾心理(ambivalence),是指对某一事物同时产生互相对立的感情的状态。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人,患者既会认为对方是值得信赖的重要的人,在选择相信对方后又会出现认为对方可能会背叛自己的相反心理。如果患者在某一瞬间对被背叛的恐惧加深,便会试图“抢占先机”,先于对方做出背叛行为。愈是为了求得好感极力奉承,愈容易积攒起矛盾情绪。两种情绪之间的沟壑过深时,便会急剧触发患者的矛盾行为,使他人不知所措。

从结果来看,患者追捧或贬低的态度变化激烈。不仅如此,患者还会对最为自己着想、支持自己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知何时便会被抛弃的恐惧感,易对其采取前后矛盾的行动。

患者的行为背后,是患者感到在目前为止的人生中为父母所抛弃、始终在寻觅“真正的父母”的心理。他们渴望寻得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完美无缺的父母——自己真正能够信赖、能够将百分百的爱灌注于自己的人。在遇见似乎就是不断寻觅的那个人时,患者便会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到那个人身上,结果却感到背叛。究其原因,是患者幻想中的完美父母,根本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此,哪怕有个非常接近患者理想型的人出现,患者始终无法拂拭自己将会被抛弃和遭背叛的想法。也就是说,与①相同,②的背后也是患者被抛弃的过往经历。

要战胜边缘型人格障碍,就需要抹去患者对自己不知何时便会被抛弃的错误想法。为此,患者需要重新接纳、信任父母,或者在代替父母的人的支持下终结寻找父母的旅程。

还是那名十八岁女孩。为了博得负责带她的工作人员的好感,女孩很努力。也许正是因此,女孩比以前更有活力,更积极地处理课题,情况也逐渐好转,周围的人也称赞女孩进步很大。然而,就在那之后不久,另一个女孩的笔记本被撕坏后丢进马桶。调看监控后,大家发现,就是这个情况似有改善的女孩所为。由于她与笔记本被扔的女孩关系最为亲密,所有人都极为震惊。在被问及这么做的原因时,女孩说,负责带她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负责带那个女孩,她很好奇工作人员给那个女孩写了什么评语,又不知如何处理被自己撕破的本子,所以丢到马桶里了。

有情感饥渴问题的人,对倾注于自身的情感和关注受到极细小的威胁也十分敏感。双方越是关系亲密,患者越容易采取矛盾行为。说起来,这个女孩来治疗机构最初的原因,也是因为她从一对一直支持她的夫妻家中拿走金钱和物品。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与恋人或朋友不断争吵而分手,使自己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中。更多患者的情况是,虽然在确认对方是否值得信赖的初期阶段呈现出上述特征,但是在形成一定程度的依恋和信任后,便会珍重、希望保护这段关系。如果处于这段关系中的另一方也能稳定地做出回应,在多数情况下,双方便能长期稳定地维系这段关系。

由于患者渴求亲密关系,所以往往会在对方丧失新鲜感、不再展现爱和关心时感到被轻视,心生不满。然而,在一些幸运的情况下,对方的情感也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褪色时,患者便会走向康复。

这是一名曾经遭受性虐的女孩,二十多岁。每次换工作后,她都会在职场发展出新的恋情。换句话说,她每次分手后就会换工作。她说,她最幸福的一段恋情,是和一个在居酒屋打工的大学生的恋情。对她而言,那一段时光如梦一般。为了减轻还是学生的男朋友的负担,女孩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承担两人约会时的开销。即使如此,女孩也因自己能为大学生男朋友做些什么而开心。然而,在她目击他和一个女同学亲密地走在一起后,她对他的信任瞬间瓦解。

即便是女孩哭着责怪男朋友,他也只是借口说那只是普通朋友。女孩努力地说服自己要相信他。男朋友一如既往地拥抱她,让她出钱带他吃饭。此时,即便是被拥抱,女孩感到的也不是幸福,而是寂寞与空虚。她开始重复过去的自残行为,开始讨厌这样的自己,最终选择辞职和分手。

在那之后,女孩还有过几段关系。对象有花花公子般的酒保、上班族客户、已婚有子的店长……开始交往时,女孩总觉得对方就是命定之人,奉上一切,继而就发现每个男人其实都是满口谎话的骗子。女孩二十三岁时,割腕并出现严重的过度通气症状,被救护车送往医院精神科。以此为契机,她开始时不时到医院复诊,也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但是类似的事情还是反复发生。

在快三十岁时,她认识了一位男客户。这个人,既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也不是帅哥。然而他是个诚恳温柔的人。虽然他笨拙的爱使她感到索然无味,但正是这种笨拙和滑稽令她感到轻松。于是,两人开始交往。与她过往的恋人相比,不聪明的他有时会让她抓狂。但是,他始终不变的态度,不知何时起使她感到无比安心。

现在,他们结婚已经十几年了。起初的几年内也有不安稳和痛苦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夫妻关系稳定下来。现在的她,非常感恩能有幸与他相遇。

“人际关系不稳定,反复于极端之间”这一诊断标准中,蕴藏着导致人们误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因素。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极为善变,是十分令人遗憾的误解。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承担起完全不同的角色,行为举止可能会截然不同。任何人处于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时,都会产生不信任、自我否定及愤怒等情感。与此相对,如果处于获得关注、自身价值能够得到认同的环境中,人便能充满活力地以爱和奉献回馈周围的人。

这么来看,②所描述的症状,需要从患者自身和其所处的缺乏认同的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事实上,很多时候,问题仅在于患者的生活环境,只要将患者置于使其安心、能够获得认同的环境中,其症状不仅能够得到改善,其本人还能展现出极具魅力的人格。

我们必须警惕,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行为本身,也有“不认同”态度的一面。

(3)情绪波动剧烈

患者游走在极端之间、波动激烈的倾向,在情绪方面也十分显著。愉悦、充满希望、对待一切都乐观积极,心情恶劣、否定一切,患者在两种相反情绪中的变换迅速且激烈。患者不仅有时心情消沉,也常常产生强烈的焦躁感和恐惧感。某一种心情极少持续数日以上,容易发生程度较小的情绪起伏。这种状态被称为“情绪波动”(mood swing)。

由于情绪变化过于极端,很多患者会感到存在一种不同于自己的连续性。比如,一位男性患者使用不同人称称呼处于两个极端的自己,一个是消极怯懦的自己,另一个则是积极向上的自己。

多数情况下,患者不仅情绪变化较大,而且基本上心情倾向于消沉,还伴随着真正的抑郁状态。既有在一天中某些时候低落、每天都很难受的情况,也有波动的间隔较长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患者一旦情绪低落,便极易否定、放弃一切。

抑郁症中伴随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意志活动减退、焦灼感、求死意念等症状的程度较重的类型,被称为“重度抑郁症”或“忧郁型抑郁症”。一般所说的抑郁症,也就是这种类型。然而,近年来,反复出现较轻抑郁状态的“心境恶劣障碍”,以及以伴随暴食、嗜睡和攻击倾向为特征的“非典型抑郁症”逐年增加。很多情况下,边缘型人格障碍会与心境恶劣障碍及非典型抑郁症合并出现。

被抛弃的恐惧被激起、感到自己被忽视、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都会成为患者心境变化的契机。此外,疲劳、睡眠不足、生理期前也会导致心境变化。虽然很多时候患者可能会不知为何自己忽然心情消沉、焦躁不安,但反思回顾后就会发现是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然而,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确实找不到自身状态变化的明确原因。比如,因为季节变化等细微因素导致情绪不稳定,所以有时深究原因并无太大意义。更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一周或一月内的情绪波动变化。

轻度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的双相情感障碍II型极易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混同。双相情感障碍II型是躁郁症的一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原因及治疗方法上均不同,因此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但是,两者偶尔会同时出现。

(4)无法控制愤怒等情绪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极易受伤,在被伤害时容易反应过度。患者容易因为小事勃然大怒,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比如,看似文静的患者,往往会在事情发展违背预期时忽然发怒,态度与表情骤变,表现出攻击倾向。越是面对亲近的人,就越容易发生上述情况。正如一位青年患者所说,“我在面对家人时,很容易忽然生气。对母亲和女朋友,很容易动手”。这也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之一。

也许患者其实并不想说出那些伤人的话,但是在被伤害或因眼前琐事产生怒意时,患者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患者因不被理解而焦虑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会采取高压态度,表现出攻击倾向。

患者周围的人往往因其前后判若两人而惊诧。然而,在怒火的驱使下,患者经常会忘却所有,不顾场合和状况,做出过激反应。

这是一名女性患者,三十岁出头。在医院门诊,她用柔弱的声音痛切地诉说自己的痛苦,说自己一个人时便会感到不安和消沉,希望住院。在医生表示她现在的状态没有必要住院后,她的表情剧变,开始与医生争执。在事情发展不尽如她意时,这位女性患者将穿着靴子的脚架到医生的桌上,抱着胳膊,破口大骂,肆意释放怒意。

在复诊时,她又恢复了原本冷静的状态,为自己此前的失态道歉。然而,在事情发展不同预期时,她的脸色再度变差,言辞也变得尖锐。

(5)反复试图自杀或自残

另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症状,是患者反复出现自杀意图或自残行为。据说,七成以上的患者曾有过自残行为。常见的自杀相关行为,有口头提及、书写自杀相关内容,以此要挟、控制周围的人。至于此类行为的动机,既有如一位青年患者所说的“希望获得关注”等较为表层的动机,也有更为紧迫焦灼的心态影响。

割腕等自残行为、大量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的行为极为常见。但是,更需要我们慎重判断的是,患者本人向死意愿的迫切程度。

割腕的行为,既是一种患者希望使周围人感到自身痛苦的信号,也具备净化作用(catharsis,释放内心的伤感或恐惧,使心灵得到抚慰)。也就是说,在患者强烈地否定自我、为罪恶感所桎梏时,自残能够使其感到自己已经受到惩罚,有利于暂时抑制“这样的自己竟然还活着”的消极情绪。与暴饮暴食和药物滥用相同,自残行为也会成瘾。患者在反复自残的过程中,会对行为本身产生依赖。

出现自残行为或自杀意念的患者,精神状态不同常人,往往会陷入视野受限、自控削弱的轻度解离状态(意识或记忆的连续性崩解)。此外,曾经受到严重的身体、精神虐待(包括性虐待)的患者在伴随轻度解离状态的情景再现(flashback)时自残的情况也很常见。

这是一名女高中生,十七岁,不断重复割腕、滥用药物、做援交。在一次用圆珠笔自残后,她说: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性教育课让我想起很多事。我不太记得自残那一瞬间了。伤害自己,与其说是想惩罚自己,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好。如果不这么做,我就不安心。看到血的瞬间,我才感到我真正活着,意识清醒,心神安定。我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残过程中不觉得疼。结束后逐渐感到疼痛时,我才会想‘又伤害自己了啊’。”

与割腕相比,出现试图上吊、跳楼自杀的情况时,患者求死意愿更为迫切,自杀成功的风险更高。介于割腕和上吊、跳楼之间的是通过大量服药的方式试图自杀的行为。然而,如果发现及应对较晚,大量服药企图自杀的行为也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杀率约为9%,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满足所有诊断标准的重度症状案例的自杀率则高达36%。

如果人们在应对此类情况时摇摆不定、不够冷静,从长期来看,反而容易激化患者的自杀意图。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患者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刻意表演,将问题过度简单化。

一般情况下,在出现自杀意图或自残行为后,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状态安稳。究其原因,是患者通过上述行为实现自我净化,释放了内心压力,并且感受到周围人的关爱,其情感饥渴的状态暂时得到满足。

然而,在患者反复出现自杀意图和自残行为后,周围人也会逐渐习惯,不再如患者首次出现此类行为时那般不知所措。众人在心态上会认为“又来了”,行为上也会有所怠慢。这时,很容易导致发现过晚、致使不幸发生的状况。

即便患者只是割腕,我们也需要认真对待,不可轻慢处之。这是患者求救的信号,如果处理不适当,患者可能会发展出更危险的行为。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具体的应对方法。

(6)沉溺于自我毁灭的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除了有自杀意念和自残行为等直接伤害自身的行为,还容易发生药物滥用、酗酒、滥交、寻求刺激的恋情、偷窃等间接伤害自身的行为。女性患者中,还易见暴饮暴食和购物狂的问题。

这是一名因进食障碍接受治疗的女患者,十七岁。除反复暴饮暴食和催吐之外,还无法控制自己的偷窃行为。女孩年幼时父母离婚,祖父母将她养大。据说,在进入高中前,女孩一直都机灵开朗,成绩优异,也经常帮忙做家务。然而,在进入高中后,女孩忽然变得情绪不稳定,开始暴饮暴食,然后在厕所催吐。此外,她也开始在商店偷窃,囤了用不尽的日用品。明明经济上也不拮据,还偷窃并不需要的东西。女孩说,连自己也不懂为什么会这么做。

暴饮暴食和偷窃,常常是为了治愈情感饥渴的替代行为。对于哺乳期的幼儿而言,“吃”不单是进食行为,还是感受关爱的行为。赠予、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代替此类直接获得关爱行为的作用。偷盗和浪费行为之所以能够治愈情感饥渴,也是如此。

此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特别是男性),往往沉迷危险运动或危险驾驶。有人认为,这也是患者自杀意图的无意识的体现。

(7)长久的空虚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感到一种慢性空虚。即便在诸事顺利的情况下,患者也容易为模糊的空虚感所环绕。明明应当感到幸福时,患者也易隐隐地感到不满。还有人不习惯幸福的状态,处于幸福的状态时反而感到不适。

在事情发展不顺利时,患者的空虚感则会更强。在患者的心中,之前的努力、积蓄,以及珍视的所有会因细碎龃龉或不满而丧失一切意义。患者甚至会自暴自弃,认为连生命本身也毫无意义。

要摆脱空虚感的折磨,就需要刺激。正因为此,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容易沉湎于追求危险刺激的行为。浪费和暴饮暴食,也容易成为消解慢性空虚的行为。

这种空虚感,往往与“在需要时却不得关爱”的状况有关。患者看重的对象未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或表现出否定态度时,患者的空虚感更易加深。

不过,在年幼时期获得过多关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人,也常常会出现上述状况。此类人群尚未实现独立,不能凭借自身实力达成目标,缺乏应有的自尊和自信,在心底否定着自我。

无论是不得关爱还是获得过度关爱,儿童都不会幸福。根据调查,内心空虚感,常见于得不到父母认可、在否定中长大的人,以及在过度保护和溺爱中长大的人。为使儿童健康成长,严厉和温柔、批评和表扬均至关重要。

(8)对自我的迷茫

与长久的空虚感相关,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存在有一种不确定感。患者对“生”感到违和,缺乏归属感。

根本性的自我同一性障碍与父母及个人出身背景(家族、民族、宗教)有关。显然,在患者除亲生父母以外还有养父母的情况,或者单亲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自己的父母是谁、自己是谁的孩子这种自我同一性问题。在患者父母离婚、患者与其中一方共同生活时,如果患者与双亲中同性的一方不常见面,或对不共同生活的一方感到亲近与敬意时,也容易产生自我同一性问题。

自我同一性问题多发于青年期,包括今后发展和职业认同、性别认同、自身存在意义等的存在论方面的自我认同等。

在职业认同方面,患者有时会感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获得社会认同,始终处于漂浮状态。

很多时候,患者对其已有的社会认同感到不满,便不断地继续寻求认同。这种混乱状态,往往以“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份工作”等形式体现。

性别认同也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对女性或男性而言,具备值得被爱的魅力并发挥效力,在青年时期至关重要。然而,这一方面的挫折甚至会使患者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成功失去了意义。不为他人所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的自卑感,也就意味着自我同一性处于危机之中。

存在论方面的认同问题,也是青年期紧迫的问题。在这一时期,父母灌注的认同开始失效,个体必须凭借自身找到生存意义。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很容易出现“我不清楚自己的心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想法。

十岁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和存在意义感到困惑。人只能在试错摸索过程中,逐渐找到自身认同。

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而言,这些烦恼从根本上威胁着患者的人生。这些根源性问题,与患者缺乏自我肯定感和基本的安全感紧密相关。究其根源,往往与使患者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状况、复杂的个人背景、个人主体性被轻视或被否定的过往经历有关。

女孩频繁提及,她总是在意周围人的脸色,配合扮演自己的角色。她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女孩还存在性别认同的混乱,对自己的女性性别感到违和,认为自己是男性。然而,虽然她说去浴室也想去男浴室,同时却厌恶看到男性的性器官。女孩似乎也不抵触以女性身份进行的性行为。从她对母亲、女性的抵触态度来看,背后是对母亲的失望。女孩的母亲以陪酒为生,归来时总是酩酊大醉,有时还会带男人回来。女孩说,她讨厌看到那样的母亲。

(9)暂时失去记忆,表现类似精神病的症状

在遭受强烈心理压力时易出现精神整合功能暂时崩解的状况,也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之一。患者有时会出现解离症状或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状态。

所谓“解离”(dissolve),是指意识、记忆、自我同一性等的连续性短暂断裂的状态。典型症状有丧失部分记忆的解离性健忘症、不知不觉间完成长距离移动的解离性漫游,以及变换人格的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比较常见的状态并非丢失记忆,而是意识或自我同一性发生变化的“分裂”(split)状态,以及意识收窄、自残、过往光影在眼前回放的“情景再现”、因恐惧或厌恶而兴奋的状态。此时,有人记忆清晰,有人记忆模糊,有人记忆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也有患者本人感受到的时间与实际经历的时间差距极大的情况。

这名青年会忽然出现精神不稳定、极度兴奋、行为暴躁的状态,然而事后并不记得发生过什么。在上述状态发生数次后,他逐渐明白,是几乎相同的场景在脑海中的鲜明再现触发了这种状态。这个场景,是母亲将还是小学生的他留在家中、离家出走时的情景。

这是一名曾经遭受性暴力的女孩。在傍晚时分,她会咯咯发笑,手舞足蹈,朝某处尖叫。在别人向她搭话时,她会自称是另一个女孩。同样,她在事后也不记得发生过什么。她认识发病时自称的女孩的名字,说她是“住在自己心中的朋友”。再问下去,她会说这个朋友在约两年前自杀了。解离症状、幻想与谎言、表演型症状糅合,使诊断更加困难。

在回忆起解离症状时,患者往往会说“像在看电影”“像梦一样”“像意识脱离了肉体”“很恍惚,不太记得了”“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

与解离症状类似的另一状态是“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人格解体是产生不真实感的状态。患者意识和记忆清晰、能保持自我同一性,但会感到世界是遥远与虚假的、自己似乎处于不真实的戏剧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时也会出现人格解体状态。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遭受强大压力时,容易出现解离症状。曾经遭受强烈情感创伤的患者更是如此。究其原因,可能与遭受情感创伤导致海马体萎缩有关。海马体处于大脑深层,是负责长期记忆的器官。

此外,在被周围人孤立、责备时,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出现被害妄想、似乎有人在说自己坏话的幻听状况。被害妄想被称为“偏执意念”。幻想和偏执意念,有时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uGLERfc4O+4FonkkfE8lUdaiDW4oLD1E/KL+2U/FdWf0rCYskdxLt53dbClu4w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