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凉州好男儿:关西游侠董仲颖

董卓长期生活在边疆,与羌胡杂处,而且被人们尤其是关东将领和士人,视为“羌胡之种”。这种可能性极大,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董卓的母亲不是汉族。在这种边疆生活中,形成了董卓特殊的性格和才能。他少年时期便性格豁达,刚猛有谋,不仅颇有才智,而且富有侠义,崇尚文治武功。《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说:“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就是说董卓不仅膂力过人,而且骑射精湛,能够身负两弓,在骑马奔驰的时候,左右开弓射箭。又说道:“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汉书·董卓传》还有“(卓)以健侠知名……为羌胡所畏”两句。说明董卓常常游历于羌人聚集的地区,与羌人的许多部落首领相识并结为朋友。

上面两条史料刻画了董卓的青少年生活,说明他不仅“才武过人”,而且善于交友,与同时代的袁绍、曹操一样,是一名游侠。看来东汉末年豪族子弟的游侠风气,不仅在关东,而且在“边鄙”之地的关西地区也很流行。

董卓不仅是一名游侠,而且以此闻名于凉州地区,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为羌胡所惧。这些都为他后期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基础。但这些经历又给董卓带来了负面影响,《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说:“(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李傕是董卓手下的一员大将。根据前面的描述,凉州被当时的关东人看成是“边鄙之地”,李傕是凉州北地郡人,是典型的“边鄙之人”,这种称谓含有极大的轻蔑之意。至于轻蔑,就是因为他长期与蛮夷杂处,与内地的文化传统差异极大,格格不入,在关东人看来,属于文化层次很低的人。李傕是这样,他的同乡董卓自然也一样。

这样看,凉州被当时的关东豪族看作“边鄙”之地,凉州人,包括凉州籍将领,在关东人统治的朝廷很受歧视和排挤。张奂、段颎、皇甫规、皇甫嵩比董卓出仕早,却被关东人接受,这是因为他们很早便在关东活动,已经蜕变为关东豪族,而且他们的家世比董卓要显赫很多。正是董卓在凉州的经历,使他始终得不到关东豪族的青睐,从侧面也反映了关东集团与关西豪族的尖锐矛盾,成为后来“凉州集团”与关东集团长期对峙的重要原因,后面我们会有介绍。

不久,董卓返回家乡临洮从事农耕,其实是为了积累资本,静观时变,等待时机。《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说:“(卓)后归耕于野,而(羌人)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从此,董卓在凉州,尤其在羌人中的名望更大了。

董卓有着豁达的性格,过人的才武,长远的见识,他以“侠气”让羌人敬服,以“才武”让羌人畏惧,通过恩威并施在羌人中赢得了威名,为今后镇守和经营凉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他“游侠”本色的体现。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引《吴书》说:“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羌)胡尝出钞,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这里的郡,当然是指董卓的家乡陇西郡。从担任郡吏,负责“剿贼”,到升任州吏,负责“讨寇”,都是武职,都是董卓才武的体现。他之所以被郡太守和州刺史欣赏,当然也是因为他的才武。这从侧面反映了武将占据历史舞台,群雄争霸的局面即将拉启。

董卓破胡守边有功,被朝廷升为州“兵马掾”,负责镇守边塞。担任“兵马掾”是董卓仕途的一次飞跃,与他今后的军事生涯关系密切。东汉州一级的兵马掾,有关史籍没有具体记载,我们只能从《东汉书》中散见的记载还原这一官职的原貌。

《东夷传》记载:“(句骊)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辽东太守)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功曹耿耗、兵曹掾龙端、兵马掾公孙酺以身(护)捍讽,俱没于陈(阵),死者百余人。”

《乌桓鲜卑传》说:“延平元年,鲜卑复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兵马掾严授谏曰‘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骑侦视之’,显意甚锐,怒欲斩之。因复进兵,遇虏伏发(击),士卒悉走,唯(严)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刘茂传》对这场战役也有记载:“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攻)之。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之,不听。显促令进,(严)授不获己,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阵。”

居延汉简记载,两汉为了抵御匈奴、羌胡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北方边郡建立了严密的防御组织。太守、丞、长史是边郡的重要官吏,其中丞治民,长史掌兵马。《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东汉与西汉相同。长史是两汉时期边郡的重要武职,公孙瓒就担任过辽东属国的长史,负责幽州的边塞安全。

前三条记录所讲的战役,一个在辽东郡,另两个是同一战事,发生在渔阳郡,这两郡都隶属幽州刺史部,属于边郡。后一条记载了长史是专设在边郡的武职,可以推断出,兵马掾与长史的职责基本相同。这样看,“兵马掾”应该专设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边镇地区,任务是协助郡守进行战前和战时策划,并身临前线,与敌人交锋对阵,是边郡的重要的武职。州一级“兵马掾”的职责,应该与郡相同。

这是董卓在凉州担任的第一个具有实权的官职,他开始以武将的身份参与州一级的军事行动。在这个职位上,董卓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不但能巡视边塞,投身战斗,还能协助刺史参与军事策划。这是今后董卓统兵征战,破胡讨逆,成为军事统帅一次极为重要的军事锻炼,不仅展露了才能,积累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名望,迈出了走向权力顶峰的坚实一步。

董卓能担任州郡的官吏,不仅仅是他的才武在发挥作用,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董卓的出身。因为按照东汉的惯例,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由朝廷任命,他们的属吏必须由当地人充任。而地方大姓豪族子弟享有优先任用的权力,即所谓的“衣冠子弟”。董氏世居凉州,父亲又是一郡的县尉,说明董氏应该属于当地的豪族,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这为董卓的仕途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不久董卓被选为“羽林郎”,更说明了东汉时期出身的重要性。

凉州成为董卓起家的地方,也成为今后董卓控制东汉朝廷的重要根据地。董卓割据凉州,拉开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序幕,而州郡就成了他们进行争霸战争的最重要资本,也能从侧面反映汉末乱世的地缘特点。 09LrOKoB9MhQoe4HIG7hakgffcFn4pjanh+s75CkPO8dCW+Pb9HlpkLU5WLVa8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