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想当勇士的男孩

陈嘉庚在母亲的教养下平安成长。九岁时,他开始到集美村社的“南轩私塾”上学。南轩私塾是集美村社自办的,办学经费来自村中福利组织和在海外的村里人的汇款。陈嘉庚十岁时,他的伯父陈缨忠从南洋回来,办了一所家塾,陈嘉庚就转入伯父自家办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教孩童读《三字经》和“四书”,只教会孩童读读念念而已,并不向学童解释书中文句的意思。乡里人把书本当作“念书歌”来看,孩童们也只能把书本当歌念,却不解其意。私塾先生教书也很自由,常常教了一个多月就回家去,过半个月或一个月再来。如此学了几年,陈嘉庚虽然识了字,却没学到什么知识。这种情况直到陈嘉庚十四岁时才有改善。那一年,陈氏家塾请了本县秀才陈令闻来授课。陈先生教学生读朱熹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他为学生详细解读书意,陈嘉庚这才茅塞顿开,大有所得。原本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解其意或一知半解的儒家经典,终于在他领悟后深入心中,令他受益良多。在家乡受到的旧学教育为他日后编撰药书,用半文言文写下三十万字的《南侨回忆录》,撰写有关中国交通问题、住房与卫生、民间习俗及新中国观感集等著作奠定了学养功底。而儒家思想之“忠、孝、仁、义、克己、和谐、自励”等教诲,也深深地印刻到他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但旧式私塾教育的弊端,使他在心中埋下了废旧式教育、创办新型学校的种子。

除了私塾功课外,陈嘉庚还熟读《三国演义》和一些通俗史书。他从长辈口中得知,自己的十二世祖陈戴义曾是郑成功麾下的将士,跟随郑成功北征时战死在南京城下。在陈嘉庚出生前二三十年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社会动荡不安,太平军、捻军起义此起彼伏。在他九岁时,中法战争爆发,法军入侵中国属地安南(今越南)。第二年,法军突袭福州马尾,中国南洋舰队被击溃。同年,闽南地区又闹旱灾,而后瘟疫流行,村民死伤近半。自己的国家受外族凌辱、家乡衰败萧条、乡亲族人饱受苦难,这一切深深揉搓着小小男儿的心,他期盼自己快快长大,当个勇士,能有力量去保护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家乡,像自己的先祖一样,抵御外敌,英勇无畏,即使流血断颈亦不足惜。

一八八八年,陈嘉庚十四岁的时候,母亲用言行为他上了堂何为“深明大义”的课。集美陈氏宗亲间因建房起纷争,继而发生了严重的械斗。这些源自共同祖先的同宗族亲人,彼此挥起刀枪,互相残杀,十余人丧命。此事惊动了官府,同安县官府派兵弹压,但官兵一走,械斗又起。陈嘉庚的母亲嫁到集美陈家十几年,含辛茹苦抚养子女,她的人品与德行早就受到族人的认可和尊敬。在械斗的危急关头,孙秀妹遇大事而不乱,一介柔弱女子挺身而出,和族长一起出面劝解,并主动拿出自己十几年来积蓄的“数百金”,抚恤死伤,代偿双方损失,自此,械斗双方偃旗息鼓,乡中也暂时平静下来。

母亲的大义之举折服了族人乡亲,也在少年陈嘉庚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貌似柔弱,却能在关键时刻沉着应对,舍得出钱,亦舍得出力,力挽狂澜,为乡邻解忧,护卫族人安全,并赢得众人的尊重。母亲是他的榜样,他心想,他日自己如果有能力,也当像母亲一样,舍己为亲人、为族人、为更多人谋平安与幸福。 ++av6G/RbR/DZ+cHuqtS82QSYlF2wuhpS24UpNMtnWwvaiS1T2y4EAjeW3Ue8v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