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祖上出身贫寒,世代务农,他们似是已与黄土地融为一体,没有人离开过大山,走出陕北的黄土高坡。
土地,是路遥家族唯一的依靠和念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路遥的父辈。路遥的大伯与父亲都不识字,他们觉得,勤勤恳恳地从土里刨食才是头等大事。
过继给大伯之前,小路遥除了帮着爸爸妈妈干活,还喜欢在村子里转悠。他常被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大门上的对联吸引。
清涧县出产青石,用青石包裹起来的窑洞结实漂亮。有文化的家庭还会在窑洞的青石上贴门联,比如“积善门中生贵子,读书堂内出贤人”。另外,“耕读传家”四个字,经常出现在很多人家的门楣上。
这些字小路遥其实是看不太懂的,但觉得喜庆好看,有时听识字的人念起来,觉得声音动听,节奏悦耳,听起来心里美滋滋的。
村里有个龙尾寺,据说是宋代的建筑。寺内有个枕头窑,村里之前的私塾都设在那里。小路遥很喜欢这个地方。寺内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字纸楼”,是用石板砌成的小房子,上面刻有“敬惜字纸”四个字。小路遥不大懂,但从别人那里隐约听说,这是“爱护纸书”的意思。
这些见闻激发了小路遥对知识最原始的渴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学读书。
被过继给大伯后,小路遥进入郭家沟马家店小学读书。报到那天,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大伯说叫“王卫儿”,老师觉得不好听,说不如叫“王卫国”吧,将来当兵,保家卫国。
那时的小学是高低年级混合在一起听课,小路遥虽然是一年级学生,但聪明好学,甚至对高年级的课程都感兴趣,学习成绩进步得很快,期末考试总能拿到奖状。
读完小学,路遥考上了延川县的城关小学高小部。高小部共有两个年级四个班,全县平均每两个村才有一个孩子能升入高小部。
升入高小部,路遥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他可以到县文化馆阅览室看书读报,从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图书馆在休息日闭馆也没关系,因为他还发现了另一个看书的好地方——新华书店。
上学、读各种各样的书报杂志,这样的日子让少年路遥“上瘾”,内心越发充实。每当进入书中的世界,就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拉着他上升,离开大地,升到高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整个人变得心明眼亮。
不过,加速少年路遥成长的,是他内心经历的“自卑与超越”。路遥在高小部的同学多为城市子弟,他们从小生活在相对比较好的环境里,物质条件上的差距让少年路遥感到了自卑。
帮他实现“超越”的是书本和知识。同学们在和路遥交谈时都会发现,这个来自农村的男孩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慢慢地,大家看路遥的眼神中开始有了佩服、羡慕和称赞。这种无声的肯定,让少年路遥获得了他人的认同和内心的安全感,也找到了自我。
从高小部毕业后,路遥面临中考升学。在别人看来,继续升学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路遥却陷入了苦恼。在他全力以赴准备中考时,大伯告诉他,读几年书就可以了,没必要继续读下去,早点回家劳动。
少年路遥心里明白,家里确实没有能力再继续供他读书,让他从高小部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他太想上学读书了,做梦都想,而且他的学习成绩这样好,不能继续上学,简直就是要他的命。
大伯见路遥真的热爱学习,只得先同意他参加延川县中学的入学考试,不过仍坚持说:“考上了,也不能再上学。”
考试结果出来,路遥在全县一千多名考生中,排在第二名,顺利考入延川县中学。这在郭家沟乃至全县,都是一条爆炸性新闻。
路遥的好成绩让大伯更为难了。大妈把所有情况看在眼里,对路遥说:“你大伯如果有一点儿办法,也不会不让你继续上学的,还不是因为咱们太穷了嘛!”
面对命运设置的障碍和家人的无奈,深埋在路遥心中的“黄土地精神”破土而出,少年路遥身上的坚忍品格更加明显,他渴望学习的心没有丝毫动摇。
少年路遥独自来到城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开始,城里的同学们纷纷给路遥凑钱,但怎么也凑不够报名费。有一位同学的家长给他出了个主意——回村里找大队干部,让干部想想办法。
路遥觉得在理,便找到了大队支书刘俊宽。路遥觉得,刘书记有知识,有文化,也许能帮上忙。
刘书记得知路遥的情况后,立刻为他想办法凑报名费,最终靠挨家挨户地借粮,凑了两斗黑豆,勉强解了路遥的燃眉之急。
可是,当少年路遥拿着好不容易凑齐的报名费去学校报到时,却得知学校已把自己除名了,理由是过了报到期限。原来,学校规定,一周内不报到,按自动放弃处理。
这可把刘书记急坏了,他不假思索地直接去县城,找到中学校长杜永福。他向学校说明了路遥的情况,学校最终商量决定,破例录取路遥。
进入中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能迈出这一步,由不可能变成可能,离不开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毅力,也离不开所有人对他的大力支持。
开学那天,少年路遥穿戴整齐,走在上学的路上。困难没有使他放弃求学,往后的人生像折扇一样在他面前展开宽广的扇面,其中隐藏的无限希望,让少年路遥既感动又满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