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己成为“巨人”

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带团队去西方某国考察,希望购买对方的产品。没想到对方却处处设防,严密进行技术封锁。在位于地下的实验室里,李祖洪等人去一趟洗手间,对方都要派人跟随。多年后,李祖洪回忆起那段经历的时候,心中仍然不是滋味。

而在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北斗卫星的核心产品时,对方极力要求在合同里加一条: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卖方不负责任。这就意味着,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里,产品交易随时都有可能终止。

还有一次,中国向某国购买产品后,钱都交付了,对方却以“制裁”为由不卖了,只退回一些硬纸板。这样不讲道理的事情屡屡发生,给北斗团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李祖洪多次在北斗团队讲起这些事,他鼓励同事们:“‘巨人’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

让自己成为“巨人”,谈何容易!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而我国当时的研制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北斗一号的研制工作只能在摸索中艰难前行。

红外地球敏感器、动量轮和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是保证卫星长期稳定运行的控制分系统三大部件。红外地球敏感器就好像人的眼睛,负责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动量轮好像人的腿脚,在不改变卫星运行轨道的前提下,它通过调整卫星自身的角速度调整卫星的姿态;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就好像人体的肩关节,可以带动太阳能帆板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取能量,并将能量传递到卫星内部。以前,这三大部件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现在,科研人员要自己制造出这三大部件。

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是“卫星的血脉”,我国科研人员决定自己掌握这条“血脉”。在测试阶段,科研人员遇到了一个难题,驱动机构的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存在大约六十摄氏度的温差。产品能不能经受住这么大的温差考验?科研人员心里也没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动手设计试验设备。试验设备需要各种零件上百个,科研人员完全凭着大脑和双手,一张一张手绘图纸,图纸修修改改,堆了厚厚的一大摞。正式的试验持续了七十二个小时,整整三个昼夜。就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几年后,他们终于研制出国产第一个长寿命、高轨道的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的初样产品。

经过八年的刻苦攻关,科研人员不仅完成了三大部件的研制,还全部通过试验,三大部件在北斗一号卫星上成功实现了首飞。我国的北斗卫星终于有了国产的“眼睛”“腿脚”和“肩关节”。 uEKOYy89Ic8uY5gWcVz3useSaovuES8PiYHfes8PyTIP0uPj615Wj6tIu8XIJF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