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达尔文眼中的物种是啥?

物种不是固定不变的,华南虎和东北虎现在虽是同一个种,如果持续发生变化,将来也许会变成不同的种。而大象中的亚洲象和非洲象,它们的远祖可能曾是同一个种,后来它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千百万年后的今天,竟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属。

新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达尔文认为,从一个阶段的差异过渡到另一个更高阶段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持续的变异与遗传,经过长期的积累,引起了生物结构方面的较大差异,先是在同一个种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种,而其中比较显著的变种,跟原来的种之间差别越来越大,就成了雏形种(即新种的萌芽),并最终变成了新的物种。比如,美国大峡谷两侧的松鼠,由于地形阻隔,差别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由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遗传是不可避免的,先前的一个物种里,可以演化出一个或多个新的物种。长期下来,世界上五花八门的物种就这样产生出来了。

物种的变化

类群之下又分类群

前面介绍生物分类时,我们看到生物分类是阶梯式的,也就是说类群之下又分类群。而每一个类群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属里只有一个或几个种(人属现在幸存的只有我们“智人”一个种),而百合花属却有100多个种。达尔文称前者为“小属”,后者为“大属”。

达尔文把物种看成是从特点显著的变种演变来的,那么,每个地区大属的物种自然会比小属的物种产生更多的变种,因为一般来说,在同一个属里已经形成了很多物种的地区,应该正在形成很多的变种或雏形种。这就像在有很多大树生长的地方就会找到很多幼树一样。

达尔文掉转枪口

如果物种曾经作为变种生存过,并且也是由变种起源的,那么,上面所讲的大属的物种应该比小属的物种会产生更多的变种,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如果说物种是被一个个地创造出来的话,那就令人莫名其妙了。

难道造物主也偏心眼儿,为有的类群造一大堆物种,却为另一些类群只造几个种?

瞧!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物种固定论挑战的机会! ruk7G0jcq4O8s4yeQkxksWTP/b/ODvm7CtYp+cDOGS492jmF1BiNWoDFLmmyGJ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