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大师、达尔文理论的热情捍卫者和宣传者,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他最为著名的著作有《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和《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他的后代有英国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人文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主席朱利安·赫胥黎爵士(Sir Julian Huxley),英国著名作家、《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1963年生理学与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赫胥黎爵士(Sir Andrew Huxley)。
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与博物学家,他通过对鸟类与恐龙的骨骼结构的比较研究,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鸟类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被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所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奥斯特罗姆(John Ostrom,1928——2005)教授通过对恐龙与始祖鸟的比较研究,重新肯定了赫胥黎理论的正确性,但依然没有被广泛接受。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发现了长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赫胥黎的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才被普遍接受。辽西披羽恐龙化石也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学发现之一。
小贴士
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发现了身披羽毛并生有四只翅膀的恐龙化石(赵氏小盗龙),最终平息了古生物学界对于鸟类起源的长期争论,证实了赫胥黎的理论是正确的。
赫胥黎不仅是19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而且是著名的演讲家。为了宣传进化论和普及科学知识,他四处演讲,从英国煤都纽卡斯尔的采矿工人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人士,他拥有无数的听众。当时居住在伦敦的马克思,也曾几次慕名前去聆听赫胥黎的科普讲座。
赫胥黎有一句传世名言:“尽可能广泛地了解各门学问,并且尽可能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其实,赫胥黎本人就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
而将赫胥黎的重要著作《天演论》引入中国的人,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