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给小读者的话

亲爱的小读者,中国“核司令”的故事,要从“核”说起。

这里说的“核”,是核能,它是一种能源,就像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一样,可以造福人类。二十世纪初,原子核物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德国科学家发现了铀裂变现象,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几乎同时,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先后验证了这一发现,开辟了利用核裂变产生新能源的广阔前景。

但是,历史上许多科学新发现首先被用于战争,核能源也不例外。

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向波兰发动进攻,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华盛顿召开的泛美科学家大会上发表演说,鼓动科学家从纯科学研究转向为军事服务,他的演说鼓动了不少人。美国“氢弹之父”特勒说:“我选择了科学家这个职业,我热爱科学;除了纯科学以外,我不情愿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因为我的兴趣就是搞科学。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我要把自己献身于普通和平的事业。”

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塞珍珠港后,更坚定了美国加速研制原子弹的决心。美国汇聚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一流科学家,他们共同协作,要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一九四五年夏,在美国南部的沙漠上,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震撼了全球。当年的八月六日和九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迄今为止,核武器是杀伤力和破坏力最强的军事武器。美国有了核武器,在国际舞台上的态度变得强横起来。

一九五〇年六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入侵朝鲜,并将战火一路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党中央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号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把敌人赶到了清川江以南,使美国妄图快速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成为泡影。随后美军制定了在朝鲜半岛使用新型核弹的具体方案,还扬言要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面对核威胁,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拥有自己的核力量,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唯一出路。为了尽快打破大国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党中央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那时候,我们国家还十分困难,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风趣地说:“有人问我,造飞机、造大炮、搞原子弹、搞导弹的钱从哪里来,我告诉他在这里。”他站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腰,“钱在这里,但不是口袋,是裤腰带!”他的意思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省出钱来搞尖端武器。之后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院长由科学家钱学森担任,在全国大专院校陆续挑选了几十位专家,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研力量。程开甲就是这支科研队伍里的一员,他建立并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参与起草了首次核试验测试的总体方案。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这一天起,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从一九六三年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到一九八四年离开,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这二十多年里,面对恶劣环境,为开创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程开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才智和勇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他细心防护,甘冒风险,带领工作人员在直径只有八十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进入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顶着高温,观察测试,获取了来自爆心的宝贵数据。程开甲一片赤诚、一生奉献,是我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被人们称为“核司令”。

程开甲爷爷是位老寿星,活了一百零一岁。回望百年人生,他自豪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既有生命的长度,又绽放出了人生的异彩。他曾经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他拥有如此沉甸甸的荣誉呢?

亲爱的小读者,中国“核司令”程开甲的故事,将为你揭开荣誉背后的秘密…… D/yJIx+Q54BeShjUIwi8vlkV5twxJB39TwzHUGjhduazwKp8wqInF0qW4YNdA6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