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前预习为何没有想象中有用

我来讲讲欣怡同学的故事吧。

在很多人的眼睛里,欣怡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若是上课笔记没有记全,尽管可以去找欣怡同学。她的课堂笔记记得比老师的板书还要漂亮,大标题、小标题,重点、次重点,图形、表格等分门别类,各种颜色标注,条理明晰,清爽明朗。

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她往往会提前进行预习,把老师要讲的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完整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她会拿出笔和纸进行标记以及摘录,还会结合教科书的要求,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

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长,她变得不再那么用力了,因为预习这件事,并没有给欣怡带来她所想要的结果。

她很清楚,自己因为预习的习惯而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包括知识理解能力、解题能力、考试分数等都有一些提升;她能够意识到,预习这个习惯会让她接下来的学习变得顺畅起来,但她还是觉得不满足——因为她没有看到她所期待的大的变化。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八个字正是她面对课前预习这件事的内心写照。

带着“情绪”预习

在面对预习这件事的时候,她是有“情绪”的。她有时候会怀疑课前预习的价值,以至于虽然在预习,脑袋里却满是抱怨,甚至是一种愤恨,恨自己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件事情。这样矛盾的心理,会让她整个人变得“空落落”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开始发呆——盯着眼前的教科书和笔记本,身体一动不动。

她的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不愿意去做那些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做的事,比如读一读、写一写。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变得轻飘飘的,她开始无法驾驭自己的头脑,无法让自己理智起来。她知道这样不好,但又不想从其中走出来,因为她不知道走出来之后还能做什么。她的大脑开始发涨,开始疼痛,这个疼痛、不适不是身体上的疼痛,而是一种源自精神上不够自由的疼痛。被困其中,又不能挣脱,自己限制了自己。

她发现,预习并没有让她在学习上有巨大的变化,甚至有时候,不预习可能还会好一些,因为完全不预习,会让她在听讲的时候有新鲜感,她的大脑会兴奋起来、活跃起来,听课时能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然而,完全不去做预习,她又做不到,她无法允许自己逃离原来一直遵循着的路径。她希望一切都是确定的,在听课之前,能确定地知道老师即将要讲的东西。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她的内心是恐惧的,总害怕自己会丢掉一些什么。

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似认真,却是“无效预习”

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告诉欣怡,不能耍小聪明,不能钻空子,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所以,即便她对自己预习的方法有怀疑,她还是要求自己主动地预习,尽管会有一些不情愿,有点小情绪。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她是认真的,虽然这个认真并不能换得大发展、大成长。

她会认真地阅读课本上的知识以及题目,试着解决问题。对于其中的关键性知识,她还会进行标注,甚至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对于其中涉及的题目,她甚至会自己先行解决,而后再看自己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之间是否有差别——若是有差别,她会要求自己对正确答案进行阅读,并对自己原有的答案进行修正。当然,她也会把这些都写在自己准备好的错题本上。

课堂上,当老师向她发问的时候,她往往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但总会有一些瑕疵。老师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瑕疵就是她不能在学习上更进一步的根本原因。

知识的学习,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

所谓了解,就是“知道了,哦!还有这个,还能是这个样子”。

所谓理解,是说能把当下所学习的知识跟自己之前的经验或见识连接起来了。

所谓掌握,是说能把握规律了,能明确自己确实领会了这个知识点。

所谓运用,是说能用自己所把握的规律解决问题了,能举一反三了。

当老师就课本上的知识、题目向她发问的时候,更想了解她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但她只是把自己所看到的,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老师,老师没有看到她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思考。

也就是说,她在对课本进行预习的时候,更多时候只是阅读了一遍,这样的预习只是走马观花,有跟没有似乎没有区别。若是完全不预习,当老师们去讲这些知识以及题目的时候,她还能有一些新鲜感。这也是之前欣怡同学的真实感受。

预习对听课是有帮助的,但这个帮助是有限的,她并没有带着自己的理解去与老师进行碰撞,而只是追随。结果是,她的课堂效率并不高。

我在当老师的10多年中发现,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课听讲的过程应该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过程,是老师对知识的理解与学生在思维上进行碰撞。

上课前如果没有进行预习,可能会导致你在课堂上两眼一抹黑,老师把你带到哪里算哪里。如果上课前只是对这些知识有了接触,但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往往会导致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产生轻视,觉得“老师讲的我都懂了”。

知识的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一定是从简单出发,通过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多层次的阐述,将简单问题演化成复杂问题,这样,学生以后才能解开复杂问题。

有的同学,因为课前预习过课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但在预习的时候又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导致自己上课时,对老师所讲解的问题满不在乎,觉得“这些问题太简单了,我只想听更高深、更复杂的问题”。然而,所有复杂问题都是由简单的问题组成的,忽略简单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对复杂问题无法把握。

预习的目的:带着问题去听课

如果你是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你应该如何预习呢?

你应该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去预习:

1.教材上有什么知识点?

2.这些知识点具体是怎样的?

3.都有什么例题?这些例题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做出来?

4.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知识点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5.在实际解决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理论指导、方法路径?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学知识就是学思想、学方法、找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秉承思想、借助方法、拿着工具去实操的过程。

但思想、方法以及工具本身并非凭空出现的,它一定是从简单出发,通过不断地迭代升级,最终以知识的形式进行呈现。所以,想要掌握一个知识,需要从知识的三个维度进行审视——分别是知识的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从思想出发,由思想生发出方法,借由方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知识。已有知识可以充当我们的工具,最终形成的知识,将会成为下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工具。

所以,在预习之前,我们需要从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解构。

第一是思想层面的。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因为怎样的现实需求或是理论需求,我们必须学习这个知识?为什么产生了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想法?

第二是方法层面的。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是如何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具体方法的,这个方法的逻辑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这个方法在逻辑推演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是什么,推演过程中又借助了怎样的思路?

第三是工具层面的。

在借助方法对问题进行推演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知识作为解决当下这个问题的工具?最终所得到的这个知识,作为工具能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哪些特征?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秉承怎样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工具?

当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对即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审视的时候,问题就会多起来,疑惑必然也会多起来,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而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

很多同学不是不想带着问题去听课,而是在预习的过程中不能发现问题。他没有拿着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构。课本上的知识,从形式来看往往是简单的,如果不从思想性、方法性、工具性这三个维度进行审视,就很难从中发现这些简单背后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规律。

预习的过程是为知识学习做铺垫的过程,是对简单问题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我们要从以上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解构,使其复杂化。在复杂化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你才能豁然开朗。 b+T2GSx/u7ehz2kpUuF8zlqrRbZMs3unpr0rKDSJYOMigcV8MM7b+aFwcw71Oy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