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依据全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86609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087075人,增长7.74%,年平均增长率为0.75%。全省共有家庭户29910849户,集体户2011807户,家庭户人口为77644026人,集体户人口为710399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0人,比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4人减少0.34人。

表25 2016—2020年江苏省人口数、户数(常住)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图7 江苏省2016—2020年人口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图8 江苏省2016—2020年人口出生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单位:‰)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13个设区市中,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是苏州市,在900万人至1000万人之间的是南京市和徐州市,在500万人至800万人之间的是南通市、无锡市、盐城市和常州市,在40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的是宿迁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淮安市和泰州市,人口少于400万人的是镇江市。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市合计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54.67%。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3个设区市中,有10个设区市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设区市依次为: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徐州,分别增加2288372人、1310941人、1087736人、685690人、506565人。

表26 全省各地区两次人口普查总数情况

单位:人、%

数据来源: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031586人,占50.78%;女性人口为41716430人,占49.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52上升为103.15。13个设区市(含县市区,下同)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市有2个,在100至103之间的市有5个,在103至107之间的设区市有5个,在107以上的设区市有1个。

表27 2020年全省各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单位:%

数据来源: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891948人,占15.21%;15~59岁人口为53350723人,占62.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505345人,占21.8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726531人,占16.20%。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20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0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8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32个百分点。13个设区市(含县市区,下同)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市有4个,在60%~65%之间的市2个,在60%以下的市有7个。10个设区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其中2个设区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21%。

表28 2020年全省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数据来源: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816765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72186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22798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27338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0820人增加到1866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6150人增加到1619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676人减少到3330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196人减少到22742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32年上升至10.21年,文盲率由3.79%下降为2.61%。

表29 2020年全省各地区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单位:人/10万人

数据来源: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13个设区市(含县市区,下同)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1年以上的市有1个,在10年至11年的市有5个,其余均在9年至10年之间。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3个设区市依次为南京、无锡、苏州。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211291人,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71668人,文盲率由3.79%下降为2.61%,下降1.18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2242383人,占73.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505633人,占26.56%。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870895人,乡村人口减少8783820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22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29979948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6316191人,流动人口为23663757人。流动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0308610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3355147人。

与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1753129人,增长64.4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3755657人,增长146.67%;流动人口增加7997472人,增长51.05%。未来,人口发展也面临一些潜在压力,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的影响,江苏人口结构性问题越发突出,主要表现在:老龄人口数量大比例高、劳动年龄人口和出生人口呈现减少趋势。从规律看,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在短时期内尚不能得到明显缓解。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比上年增长4.8%,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其中,工资性收入24657元,增长3.4%;经营净收入5703元,增长1.2%;财产净收入4737元,增长8.3%;转移净收入8294元,增长9.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02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98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9∶1,比上年缩小0.06。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225元,比上年下降1.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882元,下降1.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22元,下降3.9%。深入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省254.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

图9 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经历了从恢复起步到曲折徘徊再到快速发展的阶段。2020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3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201元;与2012年相比,累计增长93.4%,年均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02元,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98元,年均增长9.0%。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年缩小,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同时,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63%提高到73.4%。此外,由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254.9万省定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

图10 江苏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单位:元、%)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2020年江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25元,比2012年增长58.9%,年均增长6.0%。食品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安全、健康、绿色成为新追求。粮食、油脂摄入量减少,肉禽、水产、蛋奶、瓜果类时令蔬菜等食品消费量增加。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穿衣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舒适和品质转变。住房更加宽敞,居住条件改善。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3.1平方米,比2013年增加8.9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不断升级换代。2020年全省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器201.4台,电冰箱110.0台,彩电167.1台,热水器107.6台,洗衣机102.6台,比2013年分别增加53.4台、14.7台、10.5台、13.7台、8.2台。此外,出行和通信的快捷都已成为常态。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589元,比2012年提高67.3%。家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达41.0辆,比2013年增加18.9辆;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达252.3部,比2013年增加32.6部。

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7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6.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0%。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4.5%。支持36.01万人成功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138.59万人,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4.93万人,扶持农民创业11.87万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同公安、交通、卫健、铁路等部门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保障机制,政府出资或补贴提供专机、专列、专车运送服务,为3884户企业直达送工8.36万人,推动成规模、成批次、点对点安全有序返岗。

图11 江苏省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图12 2020年江苏三产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21》

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9.54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30.29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01万人,累计转移1993.37万人,转移率77.65%。帮扶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创业4.72万人。

组织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6.11万人,招录“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00名,其中,支教99名、支农84名、支医40名、扶贫163名、水利23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16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和服务率均为100%,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6.99%。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9.04万人次。组织95.61万人次参加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3.32万人参加创业培训,为42.4万人次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岗前、提升、转岗和创业培训。

表30 江苏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健全,医保市级统筹制度基本建立。年末全省城乡基本养老、城乡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940.7万人、7967.7万人、1890.87万人、2130万人和1987.1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85.5万人、118.9万人、96.7万人、114.5万人和118.4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5.0%。为344.4万名困难人员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额资助,资助金额达11.5亿元,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顶格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全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3456.93亿元,比上年减少697.43亿元,下降16.8%。基金总支出3912.64亿元,比上年增加166.97亿元,增长4.5%。

年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72.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4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414.09万人,离退休人员858.22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4.65万人和42.78万人。参保农民工521.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幅5.4%左右,年末纳入社区管理企业退休人员823.25万人,第六轮免费健康体检率97.96%。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38.48亿元,比上年下降28.9%,其中征缴收入1790.28亿元,比上年下降31.7%。基金支出2695.1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含丧葬抚恤补助)26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净上解中央调剂金152.43亿元,基金累计结余4011.3亿元。

年末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8.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9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征缴收入4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基金支出8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3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个人缴费1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基金支出3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基金累计结余788.25亿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90.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6.67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516.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49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8.94亿元,比上年下降22.4%,其中征缴收入78.67亿元,比上年下降22%。基金支出188.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基金累计结余249.58亿元。落实失业保险扩大保障范围政策。发放失业保险金61.32亿元、失业补助金5.9亿元,分别惠及65.88万人、33.21万人。

工伤保险。年末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30.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54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612.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46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5.99亿元,比上年下降50.1%,其中征缴收入32.38亿元,比上年下降51.8%。基金支出7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基金累计结余121.18亿元。 do+KNZzgsfkvV1s9OWX2GriMSbzV17pjMIalRojRdbDOqjEgwOefZpd14+JLfP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