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1899—1910

童年时代

学仁的童年时代,世界和国家出了几件大事,影响了他一辈子的生活和人生观点。十九世纪最后一年他出生在南京还算宽裕的丝绸手工业者家庭,长房长子。就是说,他成人以后不选择功名升官一路职业的话,也能承继家业,做丝绸生产生意。但是他三岁失父,娇子变成孤儿,随寡母寄居叔父篱下。那时清朝已经对外开放,西方新教传教士在南京开办学府。二十世纪初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科举制度废除,叔父远见,送学仁去美国传教士所办的西式学校读书。

1899

·公历1月26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学仁生在南京北门桥(祖坟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年仍旧存在 )。

·学仁自号乐山,引“仁者乐山”为典。

·祖父魏有福(1850?—1903),南京城北魏氏始祖,创办魏家在南京的织锦绸缎手工生产生意。

·祖父魏有福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从乡下搬进南京城里的。那时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同时也带了足够资本可以买地置家,开始建立他的纺织工业。

·学仁1935年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二十世纪初年南京的纺织业,同时也回忆了在他童年时魏家纺织手工业者的生活:

作者(左)和女儿刘道美在南京城墙中华门上
1996年11月
魏白蒂收藏

三十年以前南京是一个重要丝绸中心。做丝绸生意的商人从全国各地到南京来置货,最远的买商是从西藏和蒙古来的。南京出产最多的丝绸种类是缎子和织锦。当时南京有差不多一万座织锦和缎子的织机。规矩是男织,女纺;后者又操理家事。 人人对自己生活甚为满意;将手艺和生意一代传一代。我就是生长在这种丝织的家庭。祖父母、父母、叔叔、叔母和孩子们,全家都合作生产;生意美满,生活愉快。我是我这一辈的长房长子,为大家宠爱。照理说我成人以后,一定会承继祖父的事业工作。未想到我才满三岁,父亲得霍乱去世;次年祖父病故。这个大家庭的责任就完全推到只有二十几岁的叔父肩膀上了。我同寡母、姐姐继续住在魏家。叔父是家长,他把我们姊弟二人和他自己的儿女一同抚养。 [1]

·祖父 魏有福(1850?—1903)

·父 魏锦章(1875—1902)

·一直跟着父亲做织锦绸缎手工艺。

·1902年得霍乱去世。那时27岁。

·学仁才三岁。

·学仁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过他父亲。我也没有听见其他亲戚提起他的名字。不过学仁收藏的一张他叔叔写的手书上面形容自己父亲失去长子时如何心伤。

·母 张氏(1915年卒)

·学仁母亲守寡十多年。她性情温柔。丈夫病故那年女儿五岁,儿子才三岁。一年以后公公也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依靠叔叔。不过她一定负责不少家事,如服侍婆婆、烧饭、洗衣,等等。我们知道她手艺极好,尤其会织花边。许多人预定她的花边,所以她有一些固定收入,至少能有助于自己和儿女的开支。

·我们也记不得听见学仁提起他的母亲,但是上面所说关于她的事,一定是学仁或他姐姐说的。学仁老朋友李适生的文章中,也提到学仁读中学时曾在青年会开班替人补习数学和英文,每次上课来回走路必须要花两个小时。李适生说学仁不坐黄包车因为他要省钱给妈妈用。 所以我猜想学仁母亲虽然不出房租,但她一定至少要贴一点伙食和其他费用。

大石桥娘娘魏修征(左)伯伯魏忆征(右)与爷爷同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晚期
魏家收藏

·关于她儿女读书的事情,大石桥爷爷做主。不过爷爷都请示她的意见。

·她也和女性友人谈关于儿女教育的各种话题。所以我们知道她不是一个没有思想和主见的女人。

·姐 魏忆征(1897—1960)

·未婚。我们称她伯伯(南京习惯称父亲未婚的姐姐“伯伯”,未婚的妹妹“娘娘”)。

·获美国肯塔基州百利亚大学(Berea College)学士学位。

·伯伯性情温柔,事事总是听堂妹妹的主意。大学毕业回国以后在汇文女中任教,也替教会义务服务。我们看见伯伯用《圣经》作课本教用人识字,同时传教,当时以为很滑稽,不过也十分感动。

1902

·学仁三岁

·父亲病故。

·同寡母、姐姐住魏家,就是本来的祖父母家。祖父过去 房子卖掉以后,大石桥爷爷在教会开办的学校附近买了他自己的房子,住他家的亲戚就算“寄人篱下”了。

1903

·学仁四岁

·祖父卒。

·三十年以后学仁在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 回忆他小时家庭生活和这一年的变故。

·叔父 魏锦川(号芷遗,1877—1968);婶母 徐淑筠(1946年卒)

·叔父继承织锦丝绸事业。

·从上面所说的学仁那篇文章来看,好像他叔叔在继承家族事业不久就搬到大石桥。我的理解是他把城北的房子和织机等工具都卖掉了。这是我的猜想,我没有资料。魏家上一辈的人已经不在;我这一辈完全不知道,所以我的结论可能是完全不对的。

·叔父受洗为基督徒。

快九十岁的大石桥爷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魏家收藏

·叔父一定受过教育,因为他谈吐有学问,能书法。

·叔父有远见,了解时事,把自己的子女、侄儿女都送到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学校接受新式西方教育。也灌输给他们为社会人类服务的观念与思想,勤俭的态度和习惯。

·从学仁写作的关于爷爷的文章,我得知他对他叔叔的感情和感激极深。所以这本年编也是纪念大石桥爷爷。

·堂妹 魏修征(1902—1985)

·未婚。我们叫她“大石桥娘娘”。

·二十世纪初,天花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时,预防天花的方法是把天花细菌引到孩子身上,让小孩得轻一点的病,能产生一些抵抗力。不巧一颗天花发在娘娘左眼里面,瞎了这只眼睛;她一辈子只有一半视力。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她的个性更加刚强。

·从小受西式教育,在汇文小学与基督女中就读;后来进金陵女子学院,修英语。又懂得和《圣经》有关系的希伯来文和拉丁文字。1923年得到学士学位。

·1924—1925年被选为金陵女子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抗日战争时,留在南京,用拉丁文和英文跟在内地的亲友通信。

·娘娘1948年到纽约来看我们。当时她年纪已快半百。抗日战争时期营养不足,又缺乏牙齿卫生。她在美国的时候装了假牙。我在1980年第一次回南京时,跟她差不多年纪的亲友都空口缺牙,但是娘娘有她的全副牙齿,保留了她的尊严。

·堂弟 魏学礼(1906—1965) 我们称“大叔叔”

·大叔叔一直没有离开父母,成家后还是跟父母同住。

·从小受西式教育,在汇文小学、金陵中学就读,金陵大学毕业。

·堂弟媳 刘芹芬(1912—2008)我们称“大婶婶”

大叔叔魏学礼和婶婶刘芹芬结婚照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魏永康收藏

·江苏常熟碧溪县人,出生于书香名门。曾在上海一所天主教学校读书。她是天主教徒。

·在上面有个性强又深信新教的公婆,又有个性更强深信新教的未婚姑子,婶婶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就没有公开了。

1995年孟达和我在南京大石桥大婶婶家
从左至右:第二排:兰长英,魏蕴敏,魏蕴朴,魏蕴和。
后排:魏蕴朴的丈夫戴立人,他们的和魏蕴和的儿子们
白彬菊拍摄,魏白蒂收藏

·因婶婶高寿,八十年代以后我几次去南京拜访她,得以和她闲谈。她在魏家做媳妇多年,服侍公婆丈夫,抚养下辈。每次见面都是满面笑容,姿态慈爱。在厨房时间多,在客厅陪亲友寒暄说闲话机会极少。从来没有听见她大声发脾气、骂人。

·1985年娘娘过去 后,快九十岁的婶婶就出面了。她不但离开厨房,坐在客厅沙发上让大家服侍,有言有语,主意特多。她的儿女和孙辈将她捧为“最高领导”。

大叔叔和大婶婶的后裔

·魏蕴宽(1935—2011)+贾秀珍

·魏萍*(1967—)+赵建东

·赵梦双*(1990—)

·魏永康(1971—)+孙芳

·魏嘉琪*(2007—)

·魏华*(1977—)+赵根增

·赵豫陇(2003—)

·魏蕴和(1936—2012)+王晓敏

·魏强(1971—)+王红霞

·魏子博(2001—)

·魏刚(1974—)+苏萍

·魏蕴朴*(1946—)+戴立人

·戴恒(1975—)+黄佳

·戴雅君*(2005—)

·戴霖(1977—)

·魏蕴敏(1950—)+兰长英

·堂弟 魏学智(1908—1958) 我们称“小叔叔”

·小叔叔是魏家他那一代唯一离开南京上大学的人。他也在金陵中学毕业,进入金陵大学专修英文。因为金大没有外交系,便转到在北京的燕京大学,获得英语及外交的学士学位。

·小叔叔在1929年出版从英文翻成中文的著作《苏联的经济组织》(上海:春潮书局,1929,共345页)。

·小婶婶名孙家琳(1974年卒),安徽人。出生于书香人家。

·小叔叔和小婶婶有三个孩子:二女(魏明明,魏荫荫),一子(魏元元),现居加拿大。

学仁和堂弟学智在纽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魏家收藏

1904

·学仁五岁

·开始进馆读书。先背《三字经》,又读四书五经。后来因为用英语专修科学,提倡现代化科学教育,便没有再深入研究国文国学。不过基督教会在中国办理的大中学校也一直注重让学生修习国学,学仁没有完全放弃国学。老年退休后自己修考《易经》。

·启蒙老师是位男学者,不过第二天就换了一位女老师。当时存在偏见,以为女学者教的学生不会有考试得高名的福气;不过因为女学者薪水低,许多人家请女学者做教师。但是启蒙开课那一天是非请男先生不可的。

·两年以后,学仁换了学校,也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师。这位学者的姓名和学问如何倒没有听人说过,不过学仁和他的同窗都记得这位老师每天打学生手心。无论哪一个学生得罪老师,或者根本没有人得罪老师,这位老师总是叫所有的学生把他们手背放在书台角上,用一把直尺打所有学生的手心。学仁说这种刑罚完全是残忍虐待又不公平。这也是他后来主张和支持“学生权”的原因之一。

颖保娘家

·当年4月14日(农历清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九日),颖保出生在南京下关。下关在扬子江岸上,有码头,也有火车站。

·原名银宝。她嫌俗,上学时就改名为颖保。

·颖保属龙。1979年学仁颖保金婚宴客。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听学仁演讲。他说他自己“对世界并没有特殊的贡献,一辈子就跟着属龙的夫人来来去去,飞天过海,反映她的成就和她的光荣”。

·学仁属狗。不过因为狗非雅属,知道的人,也从来不提。

·下文是我在1996年写的一篇纪念颖保过世五周年的文章《我的妈妈》。原文在香港一份英文报纸上发表:

1991年12月7日,妈妈在夏威夷檀香山归仙。那天正是日本轰炸珍珠港五十周年纪念日,老布什总统在珍珠港美海军基地举行纪念典礼,交通塞堵;妹妹回家陪妈妈吃晚饭时,发现妈妈的心脏已经停止了。

我们兄弟姐妹都晓得妈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品;也知道她一生生活和其他住在城市、受过新式教育的当代女性有很多相同地方。她们生于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年,二十世纪晚年离世,国家和世界的改变、现代化,影响她们的一生,是无人不知的。从妈妈的立场来看,她生下来后第一件大事是辛亥革命,中国政治和社会经过极大的改变。1911年孙中山总理领导的反清革命,当时爹爹 十二岁,同其他调皮的男孩子坐在城墙上面,戏弄挑着扁担入城的乡下农夫,剪他们的辫子。妈妈太小,又是天真的闺阁姑娘;对外面大事,完全不晓。不过她也算有福气,她的父亲思想开通,有远见;他了解新时代已经降临,没有让独生女儿裹脚,又送她去传教士开办的学校读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影响妈妈这一代。爹爹比她大五岁,情形就不同了。虽然战场不在中国,但在中学的爹爹,已经懂得各项争端的议题。他十五岁抵抗军阀,十九岁反对帝国主义;承担中国公民爱国反日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父母一代从来不买日本产品最重要的原因。

妈妈在1925年从金女大毕业,在爹爹未出国读研究院以前两人正式订婚;1928年爹爹获得博士学位,金榜回乡后结婚。本来芝加哥大学邀请爹爹留校做研究工作,爹爹未接受,回国,替金大开办理学院,同时为国家现代化服务。当然妈妈也是他回国的重要原因。从1930年到1937年,他们的成就不少,计划要做的事业全上轨道。同时他们也生了他们想要的儿女。妈妈一直感觉自己没有近亲,希望她的儿女成人后能有许多亲人往来。八年之内,他们生了六个儿女。

抗日战争1937年7月全面爆发,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重庆变成世界外交中心,政府迁到重庆以后,招待许多外国人。在重庆八年,妈妈的社交范围扩大不少。与美国人常在一起,逃避轰炸,救济难民;说笑谈话,学会炸油圈和烤蛋糕,又能打桥牌,互相文化交流,增加她对西方家庭生活的认识,未想到对后来去美国生活准备帮忙不少。

因为日机轰炸,所有中学被遣散到郊外。寄宿条件太差,妈妈就开办了一所在市区的中学“求精中学市区班”,让我们和不少其他十一二岁的孩子能得到优等教育,又同时留在家里享受父母爱的指导。

战争结束后,学仁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做科学顾问、专家团员。妈妈,后来我们兄弟姐妹,也搬到美国。生活改变极大。其实如果我们留在南京的话,妈妈的生活一定会有更大的改变。

·颖保的父亲 刘金海(1931年卒) 我们称呼他“公公”

·公公身材不高:约五英尺二英寸;自己女儿比他还高两英寸。不过他的智力和性格都强过他人。当时海关和海军招精灵英俊有前途观念的年轻人做受训生。两方抢公公。公公觉得他们太无礼貌,他是人,不是让别人抢来抢去的东西,所以决定留在家里,不出去替人打工。

·公公从来没有替人打工,拿工资薪水;但是他有其他的进款。我想他在乡下有田,在南京下关有房子。我也知道他在下关有房客,收租金。·因为公公有一房侧室,我一直以为他不会是基督徒的。但是最近我才知道妈妈告诉慧美 公公的信教情形。公公生病,中药无效。后来还是一位外国传教士用西药治好的。所以公公就受洗入了基督教,又把他唯一的孩子,颖保,送到传教士办的中华女中去受新式的教育。毕业以后进当时中国唯一的女子高等学府——金陵女子大学,专修英语文学。·公公人很慈善。他收养了两个孤儿。他妹妹和妹夫瘟疫病亡,留下一个婴孩,他抱回家。这婴孩就是舅舅。另外,租他房子的房客的妻子病死,留下两个女儿。房客不能再留在南京,被迫回福建家乡,路上只能带一个孩子。公公就把另外一个婴儿抱回家,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抚养。这个女儿就是“下关娘娘”。

·颖保说她小时家境很不宽裕,我想她太谦虚了。公公是地主;就算说不是大财主,至少有房有地。他从来没有打工拿薪水,但是一直有收入。这种进款能让他养一个家庭,有妻、妾、女儿,和两个收养过来的孩子,又让他每天能坐茶馆。

·颖保的母亲 王氏(1932年卒) 我们称呼她“婆婆”

·婆婆在我不到两岁就去世了,所以我对她完全没有印象。

·她家庭背景大概还不错。妈妈提过她的嫁妆,有珠宝首饰。慧美说妈妈曾经回忆她小时候到乡下去看她的外婆,所以婆婆娘家也是有田有地的。八国联军侵华时,公公怕土匪抢夺,将婆婆的首饰寄藏在一艘停在下关的美国兵船上。第二天清早起身,一看江边,这条美国兵船已不见了。所以颖保一辈子说她没有首饰。

·“下关奶奶”

·下关奶奶是公公的侧室;她没有生孩子,不过跟婆婆和颖保感情很深。颖保对她十分客气。她是我们全世界所有认识的人中间唯一生活完全没有西洋化或现代化的人。每次我们去看她,一定会得到平常享受不到的旧式中国糖果,在我们姊妹这里最吃香的就是无纸包的麦芽糖。

·“下关娘娘”刘葆芬(1906—1992):颖保家收养的女儿

·下关娘娘在鼓楼医院学护士,后来也在那里任职。她和颖保姊妹感情极深,休息时间总是来陪颖保带我们出去玩。我们游玄武湖,在荷叶中乘船;去紫金山天文台,欣赏明朝的天文仪器;又去孙总理陵墓 ——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还看得到孙总理在玻璃棺材里的遗体。有一次,我们乘了马车,去灵谷寺参观一所明朝再建的寺院,和一座二十世纪造的、按古代传统设计的宝塔。原塔在太平军占南京时被毁坏。修好以后又给二十世纪的红卫兵打倒。

·下关娘娘和我们一起去的四川。颖保和我们南京平仓巷的邻居谢妈妈做媒,将娘娘介绍给一位鳏夫,住成都的陈尔昌先生(号蔚文,1901—1981)。他夫人病故,留下几个女儿。

·王宝生 颖保小时家里的第三个孩子 我们称呼他“舅舅”

·舅舅的母亲是公公的妹妹。公公在妹妹、妹夫瘟疫病亡后,将内侄 抱回家给婆婆抚养。

·虽然舅舅姓王,但他答应公公和颖保,他以后生儿子,有一个姓刘。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承继香火是不孝不敬祖宗的罪孽。传统习惯是给没有儿子的人几个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讨小老婆生儿子;从有儿子的同族家里抱一个;或者,像舅舅这样,把自己一个儿子送给他的舅舅,改姓刘,不过仍是留在家里,自己抚养。

学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1905

·学仁六岁

·该年科举制度废除,大石桥爷爷极有先见,知道下一代前途完全要靠他们接受新式教育。把侄儿、侄女、女儿、儿子都送到教会学校。1907年美国美以美会在南京离大石桥不远的干河沿办了一家汇文书院。 汇文有附小、附中,学仁就进此学校,开始的课程注重英文、数学、科学、圣经和西方文化。不过教会学校也没有舍弃中国语言、哲学和文学。

·下面这些文字是我早几年用英文起稿的一篇文章中的节选。当时我预备研究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即学仁和妈妈的母校;后来因为有别的事情要做,就只写了这一篇稿子:

当时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几所公家高等学府以外,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的新式学校、医院及其他慈善机构,大多是基督教传教士倡办的。

在清末正式立案的“金陵大学堂”在1930年由教育部正式命名“金陵大学”。这家大学就是三所美国教会在南京办的高等学府合并在一起的。这三所大学是:美以美会办的汇文书院、长老会办的益智书院和基督会办的基督书院。教会大学以英语授课。为了培养能用英语修读的学生,又开办了小中学预备班。

除了金陵女子大学之外,其他大学从开始就是男女同校。

1907

·学仁八岁

·十分英俊:卷头发,双眼皮,大眼睛。

·学仁两年之内失去父亲、祖父,叔父继承了家族中的位置和所有的负担。下面是学仁在1935年2月的一篇文章里,对他叔父所作的描述:

我的父亲、祖父在(1902,1903年)先后去世,魏家情况就完全改变。所有的责任完全掉在叔叔肩膀上,影响了他的健康。他常常生病,对魏家丝绸织锦事业很有影响。工作越来越靠雇工。……

1910

·学仁十一岁

·三家美国新教传教士开办的学府合并成为金陵大学堂,在鼓楼建筑校园。

·金陵大学堂又开办小学和中学,注重英文和数学,把学生教到可以进入美国大学的程度。

·汇文附中在1914年改名为金陵大学堂附属中学,简称金陵中学,更简称金中。

金陵大学礼堂旧址
2020年
朱茜拍摄
魏白蒂收藏

·学仁读汇文附小期间,有两位外籍教师,福克森(Ferguson)和师图尔(George A. Stuart,1859—1911)。 这两位对学仁的前途影响极大。二人都有学问,心慈好善,又说一口漂亮道地的南京话。学仁极敬佩他们,与他们终生做朋友。

·学仁进汇文中学时,下列外籍传教士开始教他:

·包文(Arthur John Bowen,1873—1944),美以美会传教士。本来在汇文中学任教。金大成立后,他是首任金大校长:

·文怀恩(Dr. John Elias Williams,1871—1927),副校长。他以全力向外捐募,联合各校集中财力,买了一块从鼓楼到干河沿的地盘,建造教堂、教室楼、办公楼、教师学生宿舍,得以奠定金大永久之根基。

·夏维斯(Guy Walter Sarvis,1879—1958),1912年到南京。院长兼教务长,又兼社会学与经济学教授。1928年学仁从芝加哥回金大以前,金大课程和学分系统一开始都是他编的。学校和学生的水平和质量管理,也是他负责的。

·学仁在金大同时期的同学,朱恕,写了一篇文章《月明星稀忆母校》,说跟在旧式私塾花的时间来比,教会学校的功课并不太多,又不难。这也可能解释了学仁为何在金中读书时能找出时间走到男青年会,开英语数学班替学生补课。

(旧式)小学规矩很严格,但不用戒尺。不用功的学生亦用布道方式劝诫。我所记得的当年的中国籍老师有王佐周老师、顾延平老师和田老师。田老师一口江都话,风度甚佳。教国文采用商务版古文选,引经据典,讲授透彻。因为课本不长,讲完之后,大半学生均能背诵。余最敬重田老师。

郭师母教英语每字读音拼音都很认真。当时没有DJ音标、KK音标、IPA音标。老师们怎样读,学生亦跟着念。


[1] 载《世界之声》( World Call ,编者注:此为英文杂志,作者译为《世界之声》),1935年2月。学仁文章多半是用英文写的。颖保告诉我,学仁的中文文章大都是他学生、后来的秘书高钟润起稿的。 IXZsvOLJF45x+kw7kNx9NjSfHmpPNYGWupfd22XnNkkmcmfcjwVrmCFr61syp5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