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客序二

人人都知我是妈妈最严厉的批评家,所以现在她叫我替她这本著作写一篇序,她的勇气是我们大家一定要称赞的。

妈妈平时的著作大都是学术性的论文。她专修历史,研究资料满是各种档案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著作。这次她查看关于我外公和外婆的生平—尤其从妈妈的观点来看,是透彻了解她“最亲爱的爹爹”—的资料,编辑这本年编,需要她控制许多个人情感才能完成,其任务尤为“艰巨”。

外公的重要经历值得讲述。这并不是为了讲述他个人想要努力完成的事情(事实上,他很可能会因为有人记录和出版他的生平及他对教育界和国家社会的贡献而感到难为情!),而是要讲述他及他们付出努力背后的内心想法。五四运动时,外公二十岁出头,他那一辈有幸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人,完全相信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祖国步入现代社会。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都没有个人目标,既不追利,也不求名—幸好如此,因为他们最终都是名利皆无。然而,当时的政局动荡意味着他们的许多目标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天,距外公和他那一辈活动的时间已过了一世纪。写他们生平和成就的作者可以用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研究他们个人和那个时代。如果现代的学者不研究先人一代,就太可惜了。现代的人以为人人都能上学深造,毕业以后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业。但一百年以前,很少中国人能有这种机会—出国学习研究他们的专业,回国替祖国现代化出力。我外公拒绝了留在美国加入自己极有兴趣的原子能研究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回到母校替国家培养科学教育人才。

因此,我特别感激我妈妈肯克服她悲伤的情绪,花时间和精力编辑外公这本年编。

长外孙女刘道美
写于香港
2015年4月20日 mlBKnWtHL/sfpTXKAX7DtTuyJqYsZ7iIZgD41i0ZaOEfEaEsIkkGCR9+D7Ek2E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