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演员自身到戏剧艺术,都应注意“相应”的问题
世阿弥的“相应”,注意到了曲目、演员的演技、观众和演出环境(包括演出场所和上演时间)等诸多条件,他认为这些因素如不能相适协调,演出就不会成功。而吴永嘉则关注戏曲演员自身应掌握的演技,从唱曲、道白、身段等各个方面,要求演员做到符合演出规范。前者从宏观方面着眼,让我们看到作为过程性动态艺术的戏剧设计到的方方面面;后者则从微观方面论说,集中关注演员表演的各种因素,和我们今天说的唱念做打俱佳、手眼身法步需练到位一致。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戏剧艺术做到各方面的相应,才能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
(二)勤学苦练,用心揣摩,精益求精,是保持艺术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
《明心鉴》共四卷,其中《勤学集》独占一卷,勤学苦练的内容涉及戏曲表演的各种要素,并把懒惰和勤奋作对比,指出懒惰者“苟安日惛,业之难成”,勤奋者钻研不倦,则会“苟有日新,业之易成”。《风姿花传》虽未单列篇章,但对技艺的勤苦磨炼的强调几乎贯穿始终,还特别指出“‘花’为心,‘种’为技”,欲演出有魅力,打磨演技这颗种子是前提,且须注意保存过去的“花种”,否则“花”将不再开放。世阿弥指出,所学之技艺,切不可忘记丢失,而要保存,便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将幼年至老年的所有技艺皆备于己身,保存好“年年岁岁之花”,才能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世阿弥还要求子弟要掌握能乐的十体,也就是各种类型人物的演技都需掌握,若不勤学苦练,怎么能掌握这么多的风体呢?总之,刻苦练功,用心钻研,才能保持演员的演剧魅力以及艺术生命。
(三)观众的反馈也是戏剧演出的一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
《风姿花传》中多处提及观众,因世阿弥家族被幕府将军资助,所以他比较重视为贵族阶层服务,即便如此,他也注意到了下层民众,特意指出演出能乐一定要看演出场合和面对的观众。值得注意的是,世阿弥还特别指出观众鉴赏力有高低之分,所以有时候演出获得了赞誉也不值得骄傲,演出不那么成功也无须气馁,因为外行的赞许并无价值,演出效果不好,有时只是因为“下里巴人”欣赏不了“阳春白雪”。《明心鉴》直接论及观众的地方虽不多,但也明确表示要令观众满意,获得“个个点头道美,人人鼓掌称扬”的演出效果,需要“分清句读,使听者清清爽爽入耳”,否则就会“被视听之人憎恶”。吴永嘉还提及如果道白有趣,也会令观众意惹情牵,演技高超的演员会“一脸神气,两眼鲜灵”,这样表演喜怒哀乐都会打动观众。
《风姿花传》“不仅仅涉及戏剧理论,还涉及人生理论,因为戏剧和人生有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我们若用心阅读短小精练的《明心鉴》,也会有此感受,无他,皆因两书作者均为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领域用心之人,且他们总结的经验或理论都凝结着前人的汗水与心血,正是要将彼之心传至我心,所以两书除了对从事戏剧表演的人来说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给一般读者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