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theory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是关于人类及其参与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活动与相关的地理、自然与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20] 。它主要指的是出现在人文地理学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各种关于“人”与“地”之间关系的思想以及学说 [21] 。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也一直处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因此成为相关研究的中心课题 [22]

人地关系是自从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开始便已经客观存在的一种关系,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环境,地球的环境反过来也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人地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演进和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的变化之中 [23] 。相较于人地关系的不断变化,人地关系理论的缘起与形成经过了较长的历史发展进程 [24]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类历史上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的统称 [20]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曾经出现过各种相关理论,如中国古代的“天命论”“神创论”“不可知论”以及“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等这样对于人地关系认识的朴素的思想 [20] 。从近代开始,人地关系理论从思想观点层面发展到系统认识的层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诸如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人地相关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人地协调论等 [20]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是人类的各种活动,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政治活动都受到自然环境的绝对的支配作用 [25] 。“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于人地关系的阐释,虽然是对“神创论”“天命论”的反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夸大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 [26] 。法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奠基者Blache提出的人地相关论,将人地关系研究的重点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的层面转向个体“人”的层面,其强调的是“人”的积极主动的能动作用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20] ;Blache的学生Brannes继承和发展了人地相关论,他指出地理问题事实的其中一个源泉是来源于个体的“人”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媒介,也是个体一切行为活动的指引 [20] ;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Barrows所提出的人类生态论,指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探究自然环境的外在表征及现象描述,而在于研究人类个体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其强调在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应将焦点集中于人地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20] ;White在1980年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提出了人地协调的理论,指出人类自身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行为妥当与否务必以协调的尺度来衡量 [20]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理学数量化的发展,方法手段的革新,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更深入到人地关系的微观领域,进行人文与自然统一的综合性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文化景观论和生态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系统论,强调地理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动态联系 [20]

2.1.2 唤醒理论

英国著名的行为心理学领域的学者Berlyne提出了一种个体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这种理论属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所解释的是来源于个体外部环境的刺激的水平及个体进行的活动所处空间范围的大小与个体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27] 。该理论认为个体生理方面的唤起都可以由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刺激所引起,而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可以促进个体的身体方面的自主反应,这种反应和响应的模式遵循“环境—情绪—行为”的逻辑路径关系,个体情绪的状态及其变化是由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引发的,而个体的实际行为是由个体情绪的发生状态和所处形式所决定的 [28] 。唤醒水平的变化是与周围的环境因子相联系的,唤醒水平的变化是由个体情绪的变化所引起的,而个体情绪的改变和变化也必然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29] 。因此,该理论认为,唤醒水平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干预因素 [12]

根据唤醒理论可知,旅游地具体情境下的环境刺激,如景区的环境质量、其他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旅游者个体的唤醒水平和情绪,从而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行为。

2.1.3 行为场景理论

行为场景理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是由Wicker提出的 [30] 。根据行为场景理论的观点,行为场景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的实际行为及其行为所发生的场所。行为场景可解释为人类活动所处环境中的与其个体生活最为贴近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小尺度的,个体所处的行为场景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关键的影响作用 [31] 。在行为场景理论中,“场所”所指的是行为个体所处的物质环境,该物质环境是特定的空间与其有关的组成要素所共同构成的,它支撑着一些相对固定的行为发生模式,无论使用者如何变换,行为固定的发生模式将会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重复 [32]

Barker和Wright在提出行为场景理论时,将他们的工作归功于Lewin和Heider提供的传统理论基础构架,同时也对之前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反对和质疑之声,他们认为“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特定的个体,同时也与行为所处的特定地点有关,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场景及个体发生的行为,即个体外在互动行为” [33]

行为场景理论是解释和理解环境及其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强有力工具。行为场景理论强调的是环境特征与个体对于所处场所的感知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根据其观点可知,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情境共同构成行为场景,因此,旅游地的环境特征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将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2.1.4 破窗理论

源于美国政治学家Wilson和犯罪学家Kelling的“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指出,环境因子会对个体产生强烈的行为暗示和诱导 [34] 。直观地说,如果一幢房屋其中的一扇窗户破损了,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久而久之,这栋房屋里其他的窗户也会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破,从而产生所谓的“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如果情况更糟糕的话,整栋房屋都有可能被拆毁 [35] 。如果一堵墙面上有人制造了一些涂鸦,而这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掉,那么过段时间整个墙面就会被涂鸦布满 [35-37] 。“破窗理论”说明不良的情境因素会诱导人加速环境的恶化,按照一分为二的原则,良好的情境因素则会约束人的行为,使得环境变得更好。据此,可由“破窗效应”延伸得出“装修效应”——在一栋杂乱而破旧的房屋里,人们不会过于在意室内设施及环境的改变;而在一栋新装修的房屋中,人们则不会轻易在墙面上乱涂乱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人们不忍心乱丢垃圾,但一旦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乱扔乱丢。由“装修效应”可知,受良好情境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环境的现状 [38]

“破窗理论”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揭示了外部情境因素与个体心理以及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环境状况对个体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一个旅游地来说,一扇“破窗”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随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等,就如一扇完整的窗户被无端打破,继而更多的窗户会被打破,给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一次次的伤害。如果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和遏止,旅游地的环境就会遭受极大的破坏,旅游地的整体形象亦会受到重创。例如,在旅游地环境优美的场所,就没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而旅游地如果很脏乱,即使竖起“禁止乱扔垃圾”“严禁随地吐痰”的警示牌恐怕也无济于事。因此,旅游地的情境因素,对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1.5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发展而来的,理性行为理论通过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种预测变量来预测执行特定行为的意向 [39] (图2-1)。然而,理性行为理论并不考虑行为完全不受个体控制的情形。Ajzen将第三种行为预测变量——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PBC)引入理性行为理论,由此开发出了计划行为理论 [40] 。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包含三个预测行为意向的概念独立的要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图2-1 理性行为理论结构模型图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专注于解释和预测明确定义的人类行为的认知模型。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依据他们的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观念进行的,而行为意向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40] 。该理论的结构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2 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图

1.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指的是个体对正在考虑中的行为的有利或不利的评估或评价的程度 [41,42] 。态度代表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好—坏”“有害—有益”“令人愉快—令人不愉快”和“讨人喜欢—使人厌恶”等属性维度的心理学总体评价 [41,42] 。行为态度受到行为信念的影响。行为信念指的是个体对实施某个行为所能引起的可能结果的主观评估 [41,42]

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指的是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或不执行特定行为的社会压力 [41,42] 。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的影响。规范信念指的是个体对于重要的他人或团体执行或不执行某个具体行为的要求的重要性的知觉和看法;顺从动机指的是个体在执行具体行为时顺从重要的他人或团体的意见的程度 [41,42] 。根据Moutinho的研究,任何相关群体的个人或团体都能对个体的信念、态度和选择施加关键影响,这是因为个体可能会服从于他/她的所属群体 [43] 。Park阐明主观规范本质上是社会属性 [44] 。个体在考虑他/她是否应该执行某个行为时会基于对他/她重要的人的意见或观点,并根据感知到的社会压力以特定的方式表现行为 [45]

3.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对于执行某个特定行为是容易还是困难的知觉 [41,42] 。人们认为知觉行为控制能够反映过去的经验、预期的困难和障碍 [45] 。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个体对于执行某个行为所需的资源和机遇所持的信念 [45] 。知觉行为控制受到控制信念和感知到的力量的影响。控制信念指的是个体感受到的可能促使或者阻碍其执行某项行为的因素;感知到的力量指的是个体按照当前的情形,估计是否具备掌控这些促使或者阻碍执行行为的因素的能力 [40 42]

计划行为理论作为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主要被用来解释个体如何计划行为以实现特定目标,有关研究也大多专注于如何通过影响计划行为理论诸要素来预测个体行为。该理论在行为研究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绿色消费行为 [46-50] 、能源节约行为 [51-53] 、母乳喂养行为 [54-57] 、戒烟戒酒行为 [58-60] 、体育锻炼行为 [61-64] 、环境行为 [65-69] 等。总之,大量文献支持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QbEydDzN/u2qkWwbxTMthJ2XC3SNY8ERLOcr5AsypHulixnal4N9GVulGigZVC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