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情境导入

雯雯是一名幼儿园实习老师,最近有一件让她很烦恼的事情,她在幼儿园实习的主班老师让她开始自己独立设计并开展一个拿手的教育活动。虽说雯雯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在平时一直跟着主班老师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以主班老师为主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自己偶尔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更多的还是在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为此,雯雯想在独立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之前,先搞清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都要包含哪些要素,然后才能进一步设想自己要怎样设计这些要素并开展活动。

思考: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包含哪些要素呢?又怎样来设计这些要素呢?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作为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揭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影响幼儿发展的预知变化。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按照一定的有序结构组织起来的,分为层次目标和结构目标。层次目标又称纵向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上向下排列,最后细化到具体活动目标,见图2-1;结构目标又称横向目标,具有不同的分类结构,一般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结构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

1.层次目标(纵向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按照层次结构,可以分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与周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五个层次。各阶段目标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体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层次越低的,目标越具有操作性,每一层目标都是上层目标的具体化,低层次目标的实现促进高层次目标的最终实现。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教育目标,是一种相对比较概括、抽象的长期目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教育活动总目标,一般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体现。《纲要》提出:“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教育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这是学前教育阶段进行教育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是教育活动所期望的最终结果。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学年目标),顾名思义,表述的是幼儿园不同年龄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在幼儿园分为小、中、大班,即3—4岁、4—5岁、5—6岁。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纲要》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每个领域按照年龄阶段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具体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学期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学期目标是在年龄阶段目标(学年目标)的基础上,分为上、下学期分步实施的,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学期目标的要求在指导思想上与总目标是保持一致的。幼儿的年龄不同,其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兴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必须考虑幼儿年龄阶段的差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制定幼儿学期目标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之外,也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月目标与周目标(单元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月目标和周目标,就是以时间为序,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一般是在上、下学期目标计划的基础上完成的。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不一样,月目标和周目标也有所差别。主题活动模式的课程,一般以主题为主安排一组与主题有关联的教育活动,也叫单元目标。

(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具体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是根据教育活动的月目标和周目标,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及幼儿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也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活动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幼儿所在班级教师来制定。制定具体活动目标时,要考虑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各领域教育活动本身的特点,并且注意与月目标和周日标之间的联系,是上层目标的具体化。

图2 -1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层次目标

以上五个层次的目标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关系是:

(1)根据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而制定,并且是用总目标来检查评定的。从第一层到第五层,每一层目标都是上一层目标的具体化,又受上一层目标的制约,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协调一致,由此共同构成达到总目标的阶梯。

(2)阶段性目标之间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互相衔接,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体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2.结构目标(横向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目标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是对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横向分析,所以也叫横向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横向目标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来制定。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涵盖幼儿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发展的各个方面,保证幼儿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横向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认知目标包括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

(2)情感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情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情感目标分为接受、反映、评价、组织等方面。

(3)动作技能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动作技能目标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和动作技能的发展。动作技能目标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动作、技巧动作、感知能力和体能等方面。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

从幼儿园目标体系来看,从低到高,各层次目标是越来越抽象、概括、笼统,作为最底层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其特点就是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具体指导、调控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且能更好地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

比如:一位中班教师为健康领域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刷牙”活动的目标之一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喝水”活动的目标之一是:知道口渴了要接水喝,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教师在这两个教育活动中所表述的目标就比较具体、明确,比笼统地确定“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教学更有指导意义。

又如:大班数学活动“测量”,某教师制定的目标如下:

(1)学习测量;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这样的目标太笼统,学习测量什么?是方法还是步骤?通过这个技能的掌握,要让幼儿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得到怎样的提高,在这个目标中都没有体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是幼儿时期我们进行培养的一个目的,我们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通过这次活动,你要促进和发展幼儿什么,可以对这个活动目标做如下调整:

(1)初步感知自然测量的方法;

(2)会恰当运用选择测量工具;

(3)对测量活动产生兴趣。

调整后的目标,活动的指向性更强了,更便于我们操作。

2.以幼儿为行为主体表述目标

目标表述的角度或从教师角度出发或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学效果,常以“引导……”“让幼儿……”等方式表述。从幼儿的角度来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常用“能够……”“喜欢……”“知道……”等方式表述。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应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从幼儿角度表述目标可以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学什么”与“怎么学”,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幼儿学习的效果,促使教师更多地“以学定教”,避免单纯的“以教定学”。

案例呈现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如牛奶、酿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分析: 在这三条目标中,第1条是从幼儿角度出发的目标,而第2、3条目标却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目标,表述角度没能统一。

3.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应体现学习的结果

一个完整的目标表述包括行为、条件、标准等。有些目标在编写的时候,用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手段去代替行为的结果。以大班语言活动“摘橘子”目标表述为例——通过看照片和录像回忆,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动中的经历。该活动目标的表述把过程罗列在目标中,这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后表现出的行为变化。在编写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行为是指幼儿学习后能够做什么,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更不是教师的行为。同时也要避免写成教育活动内容或者程序。

4.目标的内容应包含情感态度、能力和认识三方面

虽然不同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应有所不同,且应有各自的重点目标,但总体而言,除了突出本活动的重点目标外,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目标,挖掘活动内容的多种教育价值。每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原则上应该包括情感态度目标、认知目标、行为技能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

案例呈现

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散文《微笑》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认知目标)

2.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情感态度目标)

3.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句积极反映对散文的理解。(行为技能目标)

分析: 该活动目标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等多维度来表述,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的学习,是指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它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状态,如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快乐、兴趣、自信心、意志力等。情感态度目标常用的表述词汇有:乐意、愿意、喜欢、保持等。

能力方面的学习也称动作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指幼儿运用社会性知识进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技术。如交往能力、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常用的表述词汇有:学会、遵守、做到、能够、形成、运用、掌握等。

认知方面的学习也称知识学习,是指幼儿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包括有关事物的名称、现象、符号、事实等信息。如知道自己祖国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常用的表述词汇有:了解、知道、懂得、意识到、理解等。

除以上目标表述需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目标设计是否着眼于幼儿的发展,要把握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目标的制定还要体现学科领域的特点,从所教领域出发,挖掘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绝不能为了形式上的花哨,先想环节再定目标,或将一次教育活动设计成又像语言、又像音乐、又像美术、又像科学的“四不像”。

真题链接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2015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

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2.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2019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

A.情感目标

B.认知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实现教育活动目标的载体,其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师组织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活动。因此,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类型,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分为以下四类:

1.生活活动的内容。如进餐、午睡、吃点心、如厕盥洗等。

2.游戏活动的内容。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及其他区角游戏等。

3.劳动活动的内容。如穿脱衣服、叠被子等自我服务劳动,整理自然角、擦桌椅等公益劳动等。

4.学习活动的内容。如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具体内容如下。

健康领域包括身体、心理保健和体育活动两部分。

社会领域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科学领域包括数学认知与科学探究两部分。数学部分包括分类、排序与对应、1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几何形体、量与测量、空间和时间。科学部分包括自然环境、自然科学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常用的科技产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等。

语言领域包括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五个方面。

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两部分。音乐部分包括唱歌、韵律、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方面。美术部分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方面。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根据《纲要》的规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中就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启蒙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选择内容时必须准确、可靠,符合科学原理。具体地说有三层意思:一是要贴近幼儿的实际和生活;二是要符合幼儿身心成长的特点;三是选择那些能被幼儿感知和证实的可靠的材料,以事实为根据和基础进行价值判断。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启蒙性并不是一味的简单、容易,而低估幼儿的接受能力,若内容范围过窄、程度过浅、分量过轻(少),都会降低幼儿的知识水平,阻碍他们的认知发展,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正确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既不能过分低估幼儿的能力,也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总之,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认真处理好科学性和启蒙性之间的关系,既注重启蒙性,又重视科学性,两者要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

2.时代性和传统性原则

时代性是指要使选择的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适合幼儿认知和展开活动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科技产品等层出不穷,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当补充或更新教育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时代性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因此教育应有超前意识,要选择那些能为幼儿理解的,体现时代特点的新的科技知识,以开拓幼儿的视野。

传统性是指要着重选择那些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种子,并能激励幼儿长大后为祖国科技发展作贡献,为国争光的内容,如中国古代指南针、活字印刷等发明。时代性和传统性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教师在具体选择内容时,可将古代的桥和现代的桥构成“桥”的教育内容。

拓展阅读

幼儿园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方式

幼儿园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要坚持全面性这一原则。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存在“偏而不全”等突出问题,即幼儿园里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形式方面的内容居多,相对缺少精神文化层面的传承,造成一些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为此,在制定幼儿园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时,既要重视现象活动层面的文化内容,更要重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从而引导幼儿园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全面涵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传承,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还应把握关键性原则。关键性指向内容的必要性、重要性。关键经验不是一般的经验,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幼儿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的传统文化内容。关键性还指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切实指导作用,这些内容要能够切实转化成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转化成幼儿可以获得的学习经历与经验。比如,近年来对儿童“读经”的大讨论就牵扯到读什么经,用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来教育儿童的问题,争论的一个焦点就在于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是否符合现代儿童生活的需要、是否适合作为现代教育的内容。

3.广泛性和多样性原则

当今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呈现出极大的广泛性、多样性,它们都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无数疑问,提出各种问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选择幼儿非常热衷且愿意去探究的自然现象或变化的活动,如水结冰、种子发芽、蝌蚪变青蛙、我长大了等;解决幼儿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活动,如争抢玩具了怎么办、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等;反映社会重大事件的活动,如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神州十四号发射,以及平日的各种节庆日等,都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好“教材”。由此可见,广泛、多样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不仅能满足幼儿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幼儿适应环境、解释周围世界、关心周围世界、积累丰富经验,更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产生广泛兴趣。

4.地方性和季节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教育条件不尽相同,且各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有较大的差异,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即使是人造产品、科技成果,有的也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相关。因此,各地的儿园在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时,应尽量反映幼儿园周围环境和社区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编制一些乡土教材,使活动的内容区域化、本土化,以保证幼儿直接感受本地区的特点。幼儿活动内容中涉及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与季节变化有着必然联系。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受季节的影响,各种天气变化更是与季节有关,依据季节性原则来选择活动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幼儿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幼儿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要经过教师的设计,才能传授给幼儿。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的方法很多,要结合幼儿园具体的课程模式进行选择。

1.以领域教学内容为主导,进行分科教学

分科教学的依据,就是按照《纲要》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各地有具体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分科教学。教师可以参照教材,自由选择教学内容。

2.以主题活动课程模式为主线,选择教育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课程模式是幼儿园经常采用的,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活动内容,同时要兼顾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横向来看,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外部联系,不同类别的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纵向来看,内容自成体系,即现有知识内容与原有相关知识、经验的联系。

3.以季节为主线,选择教育活动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是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各领域的和季节相关的教育活动内容集中编排。这种选择的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经常使用到的,并且效果好,便于幼儿整体认知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设计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本要素中最核心、最灵活的要素。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会明显不同。初学者首先要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一般方法,在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和实践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达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类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为完成教育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它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指导幼儿学的方法;另一种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按不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不同方法。

1.口头语言法

指运用口头语言指导幼儿学习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语言评价法等。

案例呈现

小班谈话活动:好吃的早餐

早餐之后……

教师提问:(1)刚才咱们早餐吃的是什么?(2)你还吃过哪些早餐?(3)你最喜欢吃什么早餐?(4)吃了早餐后你感觉怎么样?

分析: 此例采用的是谈话的方法。这些问题可让幼儿自由结伴交谈,也可让全班幼儿集中谈。老师参与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运用提示和平行谈话的方法,始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早餐”上,并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

2.直观教育法

指教师借助于实物、教具,设计相关的教育情境,将教育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幼儿,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方法。如演示法、示范法、榜样法、情境表演法等。

案例呈现

中班讲述活动:我帮爷爷奶奶做事

教师:今天要学习把几张小图片排成横排,然后讲一句话,先看老师怎么做的。

教师挑选小朋友、报纸、爷爷的图片排成横排,然后讲:我帮爷爷拿报纸。视情况再示范一次,如我帮奶奶挂衣服等。

分析: 此例采用的是示范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示范,为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帮助幼儿明确如何排图讲句子,使之更直观、更易掌握。

3.实践法

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充足的实物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练习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如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探究法、移情训练法、练习法等。

案例呈现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蝴蝶

(在自然角)观察蝴蝶标本,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教师启发性提问:蝴蝶的身体像什么?蝴蝶头部有什么?蝴蝶身体两侧有什么?

分析: 此例采用的是对个别物体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师运用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可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二)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要求

1.根据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活动方法

特定的目标往往需要特定的方法来实现,如认知领域有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通常,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述法、讲解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可选用探究法、启发式谈话法等;要求达到应用层次的,则应选择练习法、迁移法和讲评法等;而对于高层次的目标,如分析、综合、评价,则应选择比较法、解决问题法、讨论法等。所以在选择教育活动方法时一定要考虑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方法。

2.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选择教育方法

不同的教育活动内容制约着教育方法的选择。即便是同样的教育活动目标,领域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例如:同样是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科学领域多用探究法、实验法,而艺术领域多用练习法。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选择方法

教育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如幼儿对某一事物已有大量的感性经验,教师就无需选择演示法,反之,可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同时,对处在不同年龄的幼儿和思维水平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发现法和讲解法,对于小班幼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角色扮演法、游戏法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育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要考虑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这样选择的方法才能有成效。

4.各种教育方法有机结合,发挥最佳功效

每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比如讲授法,它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比较有效,但对技能的教学则效果较差。在进行技能教学时,讲授法只有在初期告知操作规则时才是有效的,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讲授法,幼儿就会失去练习的机会,很难促进幼儿相应技能的形成。由于教育活动目标的多层次化、教育活动环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方法的多样化。要保证教育活动目标的全面实现,教育活动中往往要求选择几种能互补的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wBRCHRJpeA/RBKtw/9WkN7kTFCmUyqa8nTaOkkVLCP95SLBb8xLxBGZNaDB8Cj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