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局面,“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为薄弱环节。为更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建设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当前从最核心、最根本、最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它是将我国多年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整合并结合当前国情提出来的,是针对农村发展的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重要的工作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是以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理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现实根据的。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判断的科学性,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以坚定自信的姿态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区分历史时代的根本依据。社会主要矛盾不变,则时代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代必发生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1.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长久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不便,有些地方人烟稀少,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则因为交通便利,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优势。这样的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和新技术新产业的创新等得到逐步改善。

2.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村在医疗、教育以及基础建设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重点加快农村的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3.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由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经济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这些领域的发展还不够充分、不够平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的各领域都将深入发展、逐步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而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全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正对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二个维度,这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异,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略,反映了党的农村发展战略思想在内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曾有过不同的侧重与表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为党和政府处理与农民的关系确立了准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统揽新世纪国家发展全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基于对“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判断,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致力于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是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实现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小康;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所以振兴乡村对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也是解决当前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总抓手。

1.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

长期以来,为顺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采用传统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将农业发展仅仅局限于农作物生产。不可否认,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收入增长、完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往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弊端。乡村产业落后,造成一二三产业均不发达。乡村振兴,不但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也可以解决整个国民经济脱实向虚、城市畸形发展、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新时期,农业发展应破除单一、固化的生产结构,走多元化产业融合的道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2.实现“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

乡村落后,使得乡村变得不生态、不宜居,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病态。乡村振兴,可以在乡村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安居生活,成就国人安居梦想。

由于我国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相对较大,且传统农业发展在生产经营上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对土地资源利用过度,直接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忽略了对耕地土壤的保护,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现有耕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的双重约束下,转变乡村地区发展模式,构建山水湖泊的绿色生态体系是适应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实现“乡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线

乡村作为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可以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也间接清除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糟粕,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凸显。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资本和网络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大部分乡村地区在道德建设上存在很大缺失,拜金主义、封建迷信、赌博泛滥等陈旧陋习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出乡村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支撑,重建乡村道德体系。而乡风文明就是以乡村地区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大对乡村地区的原始文化特色的保护力度。同时,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4.实现“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

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也可以缓解因农村人口大规模、常态化、无秩序流动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鉴于当前乡村社会发展实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一种符合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综合性治理体系。它与以往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的要求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多元共治的治理手段。在当前乡村地区基层管理混乱的背景下,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消除乡村民主管理中的弊端。

5.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民收入来源极其不稳定,依然没有摆脱贫困的现状。因此,解决农民物质上的需求不仅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生活富裕就是要保障农民的物质收入,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农民为发展主体,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保障农民基本收入来源,以此来缓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促使城市与乡村共享我国现代化发展成果。

6.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系列转折

一是由发展城市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发展乡村。二是由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变为脱虚向实,重点是发展乡村实体经济。三是由单纯一二三产业割裂发展转变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乡村产业融合体。四是由产业依赖转变为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并重,重点是打造产、镇、人、文、治兼备的乡村新生活载体。

(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将有更多的农村地区,在城乡融合互动中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劳动力流动的城乡互动模式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兴旺发展

到2035年,现代化的农村与城市将形成体系上互相融合、功能上各具特色的格局。其中,劳动力的城乡互动模式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特色。在城乡人才形成交融互动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将在农村蓬勃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村创业者将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实现劳动分工和产业就业。正如当前已红遍全国的“淘宝村”,未来将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新产业从农村蓬勃兴起,形成改变人们生活的重要力量。

2.城乡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社会良治体系逐步形成

未来中国,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将迅速走向趋同,农民转移就业和市民化问题将得到更好解决,各级政府也将形成公共服务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城乡全面融合的态势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乡村居民将逐渐自觉地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人,自下而上的有效治理秩序将不断优化。由此,以自治为主要形式、以法治规范各类关系、以德治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乡村良治体系将逐步形成。

3.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文化焕发新生

到2035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番,基本达到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创造和经营管理创新,如农村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也将在农村得到迅速推广。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的基础上,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依托民俗风情呈现的乡村文化将展现出巨大的时代魅力与风采。

4.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突破,农村更加生态宜居

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将实现全面恢复,预计农村硬化道路覆盖率将超过9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将超过9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将超过60%,化肥施用量也将实现零增长。农村的土壤污染修复管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森林草原保护机制等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制度创新基本完成。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的中国农村变成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宜人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中国农村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将全面深化,中国农村的面貌将加快转变。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将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涌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未来中国农业变得强大起来,中国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是实现富民强国百年梦想的标志。当美丽乡村遍布神州大地时,美丽中国即成为现实,这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标志。 9JzN4OpPLwDMihlF2i3RdOK4MolqTbcOzjEqm3mK/yNg6fntA4hv+UdxzZoZrx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