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雨,打车去了熟识的艺廊,只为看一个小小的展览,之后冒雨跑去常去的小餐厅,在门廊下听着雨声一个人喝杯咖啡……

昨天有北京的朋友问:总是在那里生活不闷吗?是啊,这三年来,我们在东京的日常生活极其简单,甚至“单调”,就好像隐身于某个陌生的城市,这里没有人认识你,也没有必须要应对的人情世故,一切都简单、再简单,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做了二十多年媒体工作,对大数据、转化率、扩张、融资等这些“大事”早已失去了兴趣。

平时衣着简单,穿球鞋,骑自行车,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从头开始学习语言和金缮,每天坚持拍照,为年底的出版工作积蓄素材……

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对人和事都已经失去了曾有的执念,也不会再将自己束缚在任何关系里。

是啊,真的很单调。但是真的很自在。

荡秋千的女孩儿:山本熏

周末,一日阴雨,一日晴空,像极了变幻莫测的人生。

黑色宽沿皿:田中直纯

这个周末,小朋友即将进入寒假假期,我们决定一起好好宅在家里。出门办完事顺便去六本木的茑屋书店买了书,有卡玛拉·哈里斯的传记、几本烘焙书,还有 CASA 杂志的器皿专辑。

茑屋书店归来。

竟然有一年多时间没去理发店了,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头发简单地扎起来,高跟鞋和那些小礼服早都收进了柜子深处。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宅”,在简单的生活里找寻乐趣。今天的东京并不冷,傍晚陪小朋友去书店买了《鬼灭之刃》系列漫画。

去看了一所家附近的补习学校,小朋友开始备考初中了,她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想要考入更好的私立学校。这世界上哪里有不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事情呢?所以,向着更好的目标努力吧。

小朋友放学回家从兜里掏出一颗糖,是和她的好朋友在学校的走廊里“擦肩而过”的时候那个小女孩送给她的,写完作业之后,很开心地把糖吃了。并不是一颗糖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这个女孩在她去年刚刚入学,对语言和环境都很陌生的时候,常常叫她跟同学们一起玩儿。有一天下雨,小朋友没有带雨伞,也是这个女孩一直撑着伞送了她一路……

和纸托盘:黑谷和纸

玻璃盖碗:glass atelier工坊

金属提梁玻璃壶:Craft-u

粉引甜品盘:山田隆太郎

白瓷茶杯:村上雄一

过去的几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无法回国,曾有过“被困住”的不适感,但现在有的,是努力平衡之后的轻快和放松。

银釉大盘:龟田大介

春天的时令蔬菜中,是少不了菜薹的,煮时令海鲜的时候常常会放上几棵点缀一下,是为“春天的味道”。

白色双耳耐热皿:石川若彦

咖啡杯:远藤岳

木托盘:熊川荣司

黑色桶状圆皿:横山拓也

东京开始降温。受好友之托,到神保町去寻她要买的经书。此前陪她到这里逛过,也读过尹敏志写神保町书店街的《东京蠹余录》。买好经书,看到书架上方的这套《世界陶瓷全集》和《茶碗全集》,怦然心动。买好书后,心满意足地到紧邻东洋堂书店的马子禄牛肉面馆点一碗细面的拉面。小朋友放学后说起今天的体育课,感叹道:“那叫一个冷啊!”是啊,他们冬天也是穿短袖短裤的运动服,不冷才怪呢!不过即使这么冻,倒也没有感冒过。

新一期 Discover Japan 杂志的专题是“器皿作家50选”,内容除了介绍五十名日本手作人之外,还有一篇关于陶艺家村上跃的采访、一个应季的日本土锅专题,以及关于器皿的基础知识、不同窑口的介绍,还有器皿使用及金缮的相关内容。今年最遗憾的是没有在秋冬季节来临前订购一批土锅。食材、器皿都应该跟随季节的变更来更替,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使用什么器皿,经营者都应该形成整体思路。

参观了Hario在东京的工坊,工作人员是清一色的女性,这个创建于1921年,近百年来一直以手工制作耐热玻璃器皿见长的日本企业,于几年前创建了玻璃饰品品牌,将一块块纯净剔透的玻璃打造成贴身又贴心的首饰。想起《走出非洲》一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拂晓与薄暮却闲适清澈”“晨光清如水晶”……

白色耐热锅:城进

手工制作玻璃耳环/手链:Hario

手工大漆托盘:Jcocomo

柴烧壶承:曾世平

白瓷壶/白瓷茶杯:村上雄一

匀杯:吴瑛姬

柴烧皿:上野刚儿

这几年和日本的陶艺家接触下来才发现,将中国茶器皿做得好的日本陶艺家,基本上都很喜欢喝中国茶,他们中有的人也在跟随中国茶课老师学习泡茶。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愿意深入地去了解它,才会做得越来越好。

夏布茶席:青土

甜品碟:冈健二

桥本熏女士缝制的夏布柿染茶席,每一张上面都有京都宇治的一位老奶奶亲手抄画的葛饰北斋笔下的浮世绘人物。

白色和纸托盘:黑谷和纸

柴烧白瓷壶:境知子

工作累了的时候很喜欢看一集根据谷口治郎同名漫画改编的日剧《散步去》,剧中的中年大叔在森林小路和田间暴走,爬上高山时会振臂高呼,在田野间吃一份简单的梅干便当时也会发出满足的感叹……回到家里,对感情很好的妻子说:

“天上有一轮大大的彩虹,

下着细细的小雨,

好像要被风吹走了似的,

好开心啊……”

人若是有这种简单的心境,即使是平静普通的日常生活,也会时常感到心满意足吧。

粉引器皿系列:粂雅之

小朋友一早上学去,我已经做完四十分钟的听力练习。将陶艺家寄来的新作品放在工作台上,已经默默为它们想好了盛装什么菜肴:大号的深钵适合放满飘着鲜红辣椒的水煮鱼,直径26厘米的大号餐盘可以当作寿司盘……咖啡杯粗犷扎实,也是适合秋冬季使用的器皿。

烧缔钵:荒贺文成(上图中左上)

黑色大号圆皿:安福由美子

其余器皿:粂雅之

大漆托盘:Jcocomo

白瓷茶壶/茶杯:村上雄一

白瓷壶承:丰增一雄

黑色陶土大漆碗:小野泽弘一

粉引抹茶碗:横山拓也

茶仓:谷井直人

去年至今,我住东京,锦儿住悉尼,我们都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北京了。有一天通电话,我们聊了好久关于食物和器皿的话题。书稿一直在写,断断续续地……希望对这段不平凡生活的记录,等到有一天回看,也还能有所收获。

柴烧花瓶:八田亨

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说到了“低谷”。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人生中的低谷,那些困难,只有自己才能咬牙挺过去,外在力量是很难真正帮得上忙的。内心强大一些,快乐一些,是抵御一切的良方。

托盘:早水惠一郎

粉引匀杯:荒贺文成

粉引茶杯:村上直子

粉引轮花皿:荒贺文成

晚饭后小朋友写了一个小时私塾老师留的作业,自己在那里感叹:“想不到我毛果果也有写作业写到晚上八九点的这一天啊!”

想要备考初中,小朋友已经开始进入私塾补课。面试时老师问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上过补习学校吗?我回答没有,他还挺吃惊的。入塾前的咨询足足进行了两个小时,老师还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偏差值”是怎么回事。最难的是,学校要考四门功课,我们决定先从其中两门补起,然后循序渐进,再看看如何进行。补习方式选择了“一对一”,因为日语对小朋友来讲还是比较难的。公立小学的作业不多,但补习班就加量很多了,好在小朋友比较爱学习,她在学校时成绩一直不错,随着语言能力越来越好,感觉她也很自信。

补习学校离家很近,她进入教室和离开教室时一刷卡,我就能即时收到学校的邮件通知了(几点几分进入教室和几点几分离开教室)。这个年纪的小朋友记忆力真是好,我们每天一起背单词,人家花两三分钟一个单词就牢牢记住了,我得多花几倍的时间。加油吧,亲爱的小孩儿!

一早去眼科诊所,因为左眼泪腺发炎会生脓,也会胀痛,去了几次,用了眼药水和眼药膏,好了一阵又会复发。医生的意思是这是个慢性病,要一两个月才能消除,他还建议我去皮肤科做一个过敏测试,看看是不是因为过敏而导致眼睛发炎。取了药回家,路过八芳园时拍下了这一树繁花……

小朋友早上吃完饺子就去上学了。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泡岩茶,开启一天的学习和工作。

经历了昨晚的地震,早上起来先是“断舍离”,收拾出许多东西拿到楼下的垃圾房。今后也会生活得简单、再简单一些的。之后和小朋友去超市买了一些桶装水,整理好应急背包。

白色和纸托盘:黑谷和纸

陶土壶承/茶杯:清水志郎

白瓷片口钵:吴瑛姬

粉引长板皿/匀杯:二阶堂明弘

茶则/花瓶:森田春菜

茶杯:清水志郎

立春茶。选了一只在东京大江户古董市集上购入的玻璃壶,泡了2018年的“春22焙”,插了一瓶白色的“小手球”花,茶汤清澈且有花香,是春天时很喜欢的味道。立春以后,天气变暖,整个人也是舒展轻松的状态。壶承选了陶艺家二阶堂明弘的白色长板皿,匀杯也出自同一作者。陶土杯来自清水志郎,茶则是森田春菜的作品。

灰色陶土钵:田鹤滨守人

黑色椭圆皿:安福由美子

白色粉引双耳皿:村上直子

陶土碗:寒川义雄

这几天和小朋友一起看“滇西小哥”的视频,看她将大把的辣椒、香葱、盐等调料撒到热腾腾的柴火烧的铁锅里,都市生活的清淡和少盐少糖原则瞬间坍塌,只想吃几餐浓厚热烈的农家饭。看完视频,小朋友和我都特别盼望着明年暑假去云南待上一个月。今天收到陶艺家粂雅之寄来的大号深钵,想着用它盛上一大份牛扒烀或者酸木瓜炖猪蹄,再或是云南老火腿煮红豆都会很过瘾吧!在东京做不了这些云南特色菜,但酸汤肥牛还是可以有的。我没有买到海南产的黄辣椒,自己用西红柿丁熬了汤底,最后淋上了一勺热腾腾的花椒油。

白瓷宽沿皿/白瓷碗/奶杯:中田雄一

白色烛台:竹口要

白瓷器皿跟细麻布真是绝配,放在一起怎么都好看。

陶土单耳钵:铃木敬子

糖水橘子。

春七草。

小朋友收到爸爸从北京寄来的一箱中文书和手写信,我们两个人一起把小书架又重新整理了一下。她喜欢旅行,所以对自然科学和探险类的书籍很感兴趣。这二十多本书,怎么也够读上一两年了。

刷毛目大皿:尾形笃

位于镰仓的祥见知生女士开办的艺廊举办了“冬季大皿展”,展品中直径超过30厘米的大器皿,有许多都是柴烧的,实在是非常难得。陶艺家尾形笃先生制作的器皿厚重温润,一直都很喜欢。

东京“紧急事态”再延续两周,3月21日解禁。习惯了在家的节奏,其实也不太想出去。早上和小朋友一起准备早餐,听她聊学校的事情。小朋友前两天拿到了今年“汉字能力检定”考试(简称“汉检”)的合格证,我们一起读了蒋丰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讲到此项考试始自1975年,分为12级,最低的是10级,只考80个汉字;最高的是1级,需掌握6000个汉字。希望小朋友一路加油,每年都能通过1级考试。

今天去了税务局、银行、邮局、超市、花店……赶在实施“紧急事态”之前把需要办的事情办理完毕。学校没有停课,唯有做好个人防护。好好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

粉引宽沿皿:境道一

茶壶/单耳钵:铃木敬子

黑色椭圆皿/黑色舟型皿/白色舟型皿:安福由美子

冷冷清清的中目黑。

陶土甜品碗:冈健二

小朋友最近很忙,刚刚参加完日语考级,又在准备两周以后的期中考试了。她从私塾下课回来跟我感叹:私塾里一个正读小学六年级的男生,不仅国语考试次次得满分,英语水平考试竟然已经考过1级了!还有和她在同一小学就读的一个女生,“汉检”考试已经考过了“准2”级(果果是4级)……她说:“妈妈,这还是人类在干的事儿吗?太超前了吧!”遇到各种密码问题时,她会说:“哎!净整这些有的没的!”;便当盒装得太满的时候,就说:“老妈,你这是在喂小猪吧”;有时候学习超过晚上九点半,我会说,别学了,该睡觉了……“那不行,老师明天还不得手撕了我啊”;吃饭时吃到很咸的菜,会说:“你差点儿没把我送走……”

“代言”

柴烧花瓶:八田亨

黑色大漆托盘:Jcocomo

白瓷壶承/盖碗:丰增一雄

昨晚发生的东京里氏7.4级地震是继3·11日本大地震之后最严重的一次,我和小朋友在桌子底下躲了好一会儿。震后,公寓里并没有人下楼去避难场地,也是相当淡定了。这几年身处东京,最害怕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地震,可是工作和学习都在这里,也不是说走就能马上走的。我常常想,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的人,慢慢地会在内心形成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就我自己来说,这几年日子越过越简单,身边的人和物都“清理”至极简单的状态,平时专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极少分心。小朋友今天放学后说,班里同学交流了昨晚的感受,基本上也都是吓坏了的感觉。

鹈鹚壶:日本手作

八角玻璃杯:小林裕之

鹈鹕壶抵达东京。壶口处设计独特,确实很像鹈鹕的“囊袋”。如果平时喝水喜欢加冰或是泡水果茶的话,壶嘴的设计正好可以挡住里面的冰块和果物,是一款很贴心的器皿。

白瓷壶承/白瓷甜品碟:丰曾一雄

柴烧白瓷壶:境知子

白瓷茶杯:村上雄一

早上起来开冰箱的时候,一块豆腐翻转着摔在地板上,浴室里的晾衣竿又掉下来砸在浴缸里,小朋友的餐巾垫也找不到了……我跟小朋友说:“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意外呢!”“那怎么办啊,妈妈?”“哈哈,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无论发生什么,都得‘接’着啊!而且还得‘接得住’才行啊!”

咖啡杯/方形皿:马渡新平

每天早上小朋友去上学后,我一个人跟器皿共处一张茶桌,拍照、查资料、下订单、整理器皿文字。有时候泡茶,做一个小时的线上听力练习。虽然很少出门,但总有做不完的事,从来不觉得烦。这一年多时间,生活变得简单清净,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事是心境平和下解决不了的。本来就不是热络的人,即使跟好友和家人也很少长时间地聊天,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倾诉的。去户外徒步、读一本书,或者清洁家居,都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

粉引作品系列:荒贺文成

去年因为暴雨导致工坊受损的荒贺文成先生,欠下了很多“作业”,昨天默默寄到东京两大箱子器皿。这次的粉引系列器皿都经过了“止水”处理,所以跟以前的作品相比,更不易残留污渍(但是需要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一遍)。

新作品中的“粉引芝麻”系列,采用来自日本滋贺县信乐地区的多种山土,并加入了红土,从而混合成特殊的陶土,所以此系列的粉引器皿胎土更加厚重。但并未在釉药中添加特殊成分,只是陶土不同,烧制之后在器皿表面形成了不均匀的黑色斑点,使器皿更富变化。相较于均匀的釉色,我更喜欢这样富于变化的器皿。最大号的半月形碗不仅是适宜的餐具,也可以当作花器使用。

这一系列器皿的烧成温度为1236℃。烧制时使用的窑跟以前一样,为氧化烧制。

在粉引制作方面,荒贺文成深受小林东五和中村明久两位前辈的影响,他经常说:“虽然日本的粉引烧造技艺源自古代朝鲜,但是我会尽可能地不让自己禁锢于传统,不断尝试并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托盘:熊川荣司

金色盖碗/茶杯:村上雄一

匀杯:乔爪香代

早上小朋友去上学,大概半小时后我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今天学校因为有感染病例紧急闭校,学生需要现在回家。老师问家里有没有人,是否需要送她回家,并说昨晚和今天早上已经给家长们发过邮件,告知了闭校的原因(我昨晚和今早都没有查看邮件)。放下电话去看邮件,原来老师在昨晚已经发通知了。小朋友回家后说,哎呀!原来不看邮件的糊涂爸妈们还不少呢!她们班差不多有三十个同学都照常去上学,结果在图书馆里等着老师一个个跟家长打电话确认可否回家、家中是否有人。

本来计划今天下午要和小朋友一起溜达到品川,去喜欢的花店和甜品店,也决定不出门了。

托盘:熊川荣司

茶壶/茶杯:小泽章子

实木圆形托盘:下尾和彦

白瓷锔钉碗:“土氣”

通过日常使用,积累对器皿更深入的了解。而审美,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体现。能做一件小而舒适的事,就很开心。

黑色餐盘:安福由美子

白瓷盖碗:竹下努

小朋友的个子已经高到可以穿我的衣服啦。昨天和她讨论了关于之前在国内上学的话题,今天早上她说:“妈妈,我想了一个晚上,我觉得我在南山艺术学园上学的时候特别开心,即使我到日本后是从三年级跳班到四年级,也没觉得学习有多难啊!你要是再让我选的话,我还是会选一所快乐的学校的。”是啊,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父母、家庭、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加起来,才能构成教育的完整性。

金色茶杯:村上雄一

古树白茶。

刷毛目皿:尾形笃

与器皿相伴的又一天。

板皿:铃木键史

粉引片口钵:山田隆太郎

虽然许多中餐食材可以在网上购得,但真正可以吃到好吃的腊肉、腊肠、盐焗鸡、酸菜饺子、小麻花、大闸蟹、酱牛肉、辣牛肉干甚至是咸鸭蛋,还是从加入东京的几个美食微信群后才真正实现的。再加上好邻居自制的八宝饭、汤圆,朋友做的梅干菜……也算是在味觉上妥妥地解了一下乡愁。

白瓷花型皿:竹口要

白色餐具系列:竹口要

天气转暖,最近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白色器皿。

黑色抹茶碗:横山拓也

一向进度很慢很慢的横山拓也先生,突然寄来了这一批预订的抹茶碗。虽然花瓶什么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抵达,但也很开心了。陶艺家交付器皿,其实很像以前做杂志时作者交稿子一样:有的人总是按时交付,一天也不会晚;有的人会拖到截稿日当天;有的人则比较随意,赶不上这一期就等下一期好了。随着慢慢了解和熟悉,除了每一年预订的参展作品大家都不会拖延以外,其他的,都可以慢慢等待……

横山拓也先生制作的这批抹茶碗,其中有一款外部为白色,内壁为绿色的作品,他称抹茶碗外部的白色为“土色”:表面虽呈白色但并非使用了粉引等釉料,这种白是陶土本身的白,所以外表是白色陶土的体现,并没有上釉料。相反,茶碗内部呈碧绿色,是因为使用了“织部釉”。横山先生所在的多治见市是日本著名的“美浓烧”瓷器产地之一,美浓烧瓷器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釉料之一便是织部釉。有的陶艺家在制作时会坚持延续它的传统美感,不会更改它的和式风格。横山先生则对传统美有自己独到的解释和理解,他想要给这种代表传统的绿色添上一点时尚气息,他的作品当然基于美浓烧这一传统,但却并不局限于传统。

我们常说陶土的质地会给人原始的感觉,横山先生则说,比起“原始”,他觉得更恰当的解释是“土的原原本本的模样”。他并非像其他陶艺作者那样自己挖土自己调制,他用的陶土是从家附近一个有点“个性”的陶土商店买来的,这家店里售卖的陶土不像别家那样会筛选得干干净净,而是混杂着石子等,完全保留了陶土最原本的状态。

横山先生在选择陶土时不是“依作品找土”,而是“看土创作”,他依着土的颜色、手感、特性而创作,换言之是在帮陶土找到它最适合的理想模样,即“先有陶土,再有想象力。”

这批器皿中还有一款黑色茶碗经过了三次烧制(气窑),若只是烧一次的话也可以算烧成,但是横山先生认为烧制次数越多,陶土本身含有的矿物成分越会毫无保留地溢出表面,茶碗的“表情”也会更加丰富(烧成温度为1230℃)。

刻花陶土钵/大盘:荒川真吾

陶土窄沿皿:佐野元春

对器皿的认知真是永无止境。荒川真吾的器皿,是如何做出这种复杂的质感的?又是如何控制釉料和烧成方式的?一定要去拜访他,当面请教才能解惑。

陶土钵:铃木敬子

陶土窄沿皿:佐野元春

柴烧板皿/大餐盘:境知子

绿色大碗:小林耶摩人

粉引茶杯:村上直子

陶土刻花大钵:荒川真吾

陪小朋友写作业,对圆周率类的题目我已经辅导得很吃力了,好不容易做完作业,赶紧下楼跑去超市透透气。午餐是烤小羊排、海鲜意面、奶酪沙拉、炒小青菜。荒川真吾的刻花大钵、境知子的柴烧板皿和大餐盘、佐野元春的窄沿皿,很和谐地凑了一桌。

陶土碗:寒川义雄

去年,果果的同学一家搬来隔壁楼居住,虽然我们并不是经常见面,但有朋友住在隔壁,还是凭添了些许安心感。朋友擅美食,八宝饭、小汤圆都会多做一些送给我们。半夜地震时被手机警报惊醒,也会在微信上联络一下。虽然大家平时都各忙各的,但这份有朋友就在隔壁的安心感还是很需要的。

白瓷提梁壶/白瓷匀杯:村上雄一

白瓷花型皿/白瓷六角皿/白瓷茶杯:三浦直子

东京今天下雨了。被前一晚的地震吓坏了,昨天和小朋友一起备足了水和食物,重新装备好应急包。晚上睡觉时应急包和鞋子就放在门口,走廊里的灯也彻夜不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如此渺小,更何况在这个各个国家都严防死守的特殊时期,唯有做好个人防护,多加小心。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也许都会累积成为“命运”,所以泰然处之,来什么就接纳什么好了,该工作工作,该喝茶喝茶。

黑色甜品碗/菱形豆皿:安福由美子

想学习金缮,是因为从事的这份工作中常常有一些器皿会意外破损。有一段时间,我对从东京运输器皿回北京甚至产生了恐惧感,好友安慰我说,你要看开点,碎就碎了吧,它们就是“物”啊!不错,它们是“物”,可也是陶艺家倾注了情感的手作品,我们订货往往需历时一年才能拿到的作品,碎了当然心疼“钱”,但更难受的是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这些得来不易的“物”。所以一定要学习金缮这门手艺,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一一修补好它们。

黑色抹茶碗:横山拓也

陶土板皿:宫田春花

收到横山拓也先生寄来的抹茶碗后,由于新买的抹茶粉还没有寄到,还没来得及好好打一碗抹茶致敬一下。写了采访提纲发给他,其中关于抹茶碗制作的一些问题,他回复说,这部分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回答。这几天泡茶时也会用他的器皿做水方,或者放在桌子上,与茶壶遥遥相对。连续几天,茶课老师在读书群里分享关于“侘寂”的两部著作,说到能感受到侘寂的场景,我觉得有时候看到抹茶碗时,确实会有这样的感受。

夏布茶席:青土

大漆托盘:蝶也秀纪

砖红色抹茶碗:横山拓也

今天是日本的公共假期,放假一天。早饭后小朋友点名要喝岩茶,便泡了2006年的肉桂。她找出汉语词典,自己对照着读中文书,看到有趣的章节就念给我听,小书架上的一排中文书基本上都快看完了。中午准备烤羊排。

托好友寄来策展人江存之推荐的《景德镇瓷录》,一起抵达的还有少许茶人唐望推荐的古树白茶。阳光下读这本专业书籍,尽管进度缓慢,却也明白,从事任何一行,基本功是不能绕过的,也没有捷径可走。

收到小泽章子老师寄来的新盖碗,还有一盒类似抹茶花生酥的烧果子。周末和小朋友在家,泡了古树白茶。

去年6月预订的森谷和辉的玻璃器皿,将近一年终于抵达了一部分。

粉引长板皿:二阶堂明弘

盖碗:小泽章子

白色舟型皿:安福由美子

玻璃片口:日本手作

黑色大漆托盘:Jcocomo

玻璃皿:森谷和辉 N8vNpCOL/KhU9jp8lngeTEDoDvAawI3jMxrnGC8K8TAlfda6F5F5NOqDdcJXCWW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