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其他参考体系

2.3.1 Cynefin框架

1999年达夫·斯诺登教授发明了一个概念性的框架,并将其命名为Cynefin,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各类问题。

Cynefin框架将所有问题归纳为4种类型,如图2-5所示。

图2-5 Cynefin框架

1.简单问题

简单问题具有不可预测和可重复的因果关系。这类问题对任何有理性的人来说都是不言自明的。就像看到门上锁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钥匙。每一个简单问题都有一个公认的、显而易见的最佳答案。

在这个象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感知→分类→应对”,即感受和识别这些问题,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来选择已有的最佳应对策略,这是“最佳实践”这个概念能够指导应对策略和动作的唯一象限。

2.繁杂问题

繁杂问题仍然具有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并非显而易见,需要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它们。

比如,建设一座桥梁时,这个建筑团队虽然可能已经建造了许多跨过河流或道路的桥梁,但此时面对的交通、天气或地质条件是不同的,需要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整合在一起,才能逐步去解决问题,不能够一眼就看出最佳方案。

在此象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感知→分析→应对”,即先采集信息,然后找到专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设计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3.复杂问题

复杂问题是没有因果关系、不可预测的系统性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之后才能将问题和解决步骤看清楚。

穿越原始森林就是典型的复杂问题。因为原始森林的天气、地形、植物等环境因素在不断变化,探险者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才能逐渐找到路径。

面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探索→感知→应对”,即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而获得反馈,再根据反馈来制定应对策略并调整策略,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4.混乱问题

斯诺登教授认为,在混乱问题中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在混乱的问题面前,首先要快速选择一个大部分人认可的方案去行动,在形势稳定下来后再去分解问题,将问题导向复杂问题域或者繁杂问题域去慢慢解决。

比如突然发生了火灾,被困人员性命攸关、生死系于一线,这个时候,不能通过方法论和逻辑思维慢条斯理地梳理、探索,而是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去救火救人,让这个混乱的局面得以控制。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Cynefin框架中典型的复杂问题和繁杂问题的混合体。每家企业都不一样,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索,才能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场景和转型路线。而在构建企业的数据战略、数据能力的时候,需要借助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精益数据方法的数据战略部分充分吸收了Cynefin框架的思想,对确定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去规划和设计。

2.3.2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去发现用户的痛点问题,并用设计来解决问题。设计思维对解决未知的复杂问题非常有效果,主要通过以下阶段理解用户的需求,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方式解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创造很多新的想法,在原型和测试中去应用实践。

设计思维主要包括5个阶段,如图2-6所示。

图2-6 设计思维的5个阶段

●共情:设计思维强调首先要与用户产生共情,只有共情才能够正确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定义:正确定义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设计思维强调一定要以人为中心来定义问题,不要将问题定义为你自己的愿望或者公司的需要。设计思维推荐采用工作坊这样的互动形式来与用户一起识别和定义问题,从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方案:理解了用户和用户需求,识别和定义了问题,那就可以进入方案设计阶段,这个时候就要定义这个产品或服务的概念。

●原型:设计思维提倡尽早地设计原型,并且将原型作为一种手段来与用户进行沟通。

●测试:尽早对原型进行用户测试,目的是验证前面的共情、定义、方案以及原型阶段是否合理,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优化,最终找到用户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为王,如何探索、设计出最贴近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价值的关键。

精益数据方法借鉴设计思维创造了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在共情的环境下进行头脑风暴,共创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场景和转型路径,详见第10章。

2.3.3 敏捷宣言

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软件开发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敏捷思想应运而生。敏捷思想包括敏捷宣言的4个核心价值和12条原则。

1.敏捷宣言的四大核心价值

敏捷宣言是软件开发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传统的瀑布式开发向快速交付可用软件的开发方式的变革,从团队文化、协作、工具、沟通方式上全面重塑了软件开发的方式。敏捷宣言包括4个核心价值,如下。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在上述每一条中,我们虽然不否认后者的价值,但更重视前者。

2.敏捷思想的12条原则

●最重要的目标是及早并持续不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使客户满意。

●欣然面对需求变化,即使在软件开发的后期也一样。掌控敏捷过程中的变化,以构建客户的竞争优势。

●在更短的周期内经常性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交付时间可以相隔几星期或一两个月,更快地上线软件来获得客户的反馈。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时刻保持紧密的合作。

●激发个体的斗志,以他们为核心构建项目团队,为团队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充分信任团队,从而达成目标。

●不论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方式是面对面交谈。

●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是度量进度的首要标准。

●倡导可持续的开发。责任人、开发人员和用户要共同维持软件交付的节奏和步调,稳定、持续地进行交付。

●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技术和良好设计,由此增强敏捷能力。

●以简洁为本,极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浪费。

●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自组织团队。

●团队定期反思如何提高成效,并依此调整自身的行为表现。

精益数据方法认为,数据的生产和利用是复杂、高度不确定的,精益数据宣言也借鉴和参考了敏捷宣言。 XzKha1QgI9HZuqJMy41gTtfgXuW4yxzstkdES6vfyWhF40kvTRwQUO3CZoSjkA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