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外来天体的撞击事件

“撞击事件”是指自从地球形成(地表冷却、地壳由表及里逐渐固化)之后,在4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期间,地球曾多次受到外来天体的撞击。初期的撞击也可视为地球形成过程的“吸积”阶段。吸积阶段的属性特征是:被吸积天体物质的总量宏观、且是距地球轨迹较近的天体物质,被吸积的天体物质构成了地球总质量的百分之多少?难下结论。但是,从近轨吸积到远轨天体的对地球的撞击,从时间过程与量值关系上看应是呈下降曲线;从距离上看应是呈上升曲线。在这个过程当中,地球表面从高温熔融状态到降温冷凝固化。在此期间,地球运行的空间环境温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当初太空的绝对零度(-273℃)渐变为原始大气形成后的地球大气空间温度。现今大气中间层温度最低为-90℃、南极内陆测得的温度最低值为-88.3℃,北极-70℃,与太空形成了较大的温差。温差使这期间地壳所经历的由薄变厚的过程变得更加缓慢、漫长。

天体对地球的撞击间歇参与了地壳由薄变厚的大部分过程。其中,根据地壳断裂的状况分析,在其形成过程的中后期里重创不少于两次。根据相关天体的运行轨迹分析,第一次撞击应以椭圆形运行轨迹且长轴线与黄道平面余角较小的太阳系内的小行星为主线。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所说外来天体的撞击,是泛指规模宏观的、能量巨大的并且是产生全球效应的事件,非指一般小微个体陨落现象。发生在中后期天体对地球撞击事件的阶段,当时的地球如同太阳系内的其他大行星一样,也是一颗浑圆一体、无水无生气的普通行星;刚性地壳形成,约达到7km深厚,薄厚大体均匀,如西瓜壳那样。第二次是彗星由南向北对地球的撞击,当以彗核部分为主。地球受到质量较大天体的N次撞击,根据地壳破碎面积和程度来分析,均发生在不同的方位:击穿地壳裂向八方。彗星系列对地球的撞击,应是以抛物线(e ﹦1)或双曲线(e >1)两种轨迹的非周期性彗星的可能性大些,双曲线和抛物线两种轨迹的天体对地撞击的入射角要大于椭圆轨迹(e <1)的天体,在同等质量时对地壳的撞击破坏更大。虽然这三种方式都不是对地球垂向撞击,但第一次椭圆轨迹的小行星对地球的重撞除了起到对地壳的毁坏、馈赠、支出的效果之外,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起到启动了地球的自转、至少起到了自转的助力作用。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向是东西方向,由西向东。当撞的小行星质量足够大时,撞击有可能使部分地球物质获得了足够的能量冲向太空、逃逸出地球的实体空间,在地球的运动空间变成地球的环绕体;大量溅冲出的物质体获得的撞击能量,一般在冲量力矩尽失后再次回落地球,形成了对地球的二次密集的回落撞击。

彗星及其他天体的撞击使地球发生了以下变化:

1.“彗冰馈赠”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给地球带来了大量的固态冰,其总量超过X万亿吨,或者说是地球总水圈之和。另外还夹带来了千百亿吨的尘埃物质。这些主要源于彗星的彗尾部分,如果有彗核或其他较大质量的天体时也有可能撞入地壳之下,并且根据它的密度和比重淀入壳下相应的层面,如果含铁量足够大时,兴许合成了地球的外地核。另外,当彗冰铺天盖地地砸向地壳时,根据质量不同,有的陷在表层之中,有的砸入更深的地层之下。中国华北东部一带地区生产生活所用的深达千米的奥陶纪水系,很有可能来自彗冰入地。在地温压融后形成独立的封闭水系,这种独立的封闭水系可通过开采与地面沉降现象相佐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滦煤矿矿井奥陶纪地质层透水,涌水压力极大,初始涌水量即达每分钟数百吨,涌水点无法封堵,涌水量迅速加大,几十个小时矿井被淹没,上井口数台大泵抢装开排后,秦皇岛此系水位急剧下降。这说明该水系具有无渗透补充源的独立封闭属性;其形成之初应该是以固体占据地下空间的形式存在的。固态冰的馈赠使地球获得了日后生物发展所必需的液态水。早期规模彗冰的馈赠在没有对地壳形成重创时,已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即拉开了苔藓→酶菌→氨基酸→蛋白质→核糖核酸(RNA)的低等生物预衍序幕。

2.“地壳开裂”外来天体对地球的初期阶段撞击时,大气层尚未形成,对冲撞地球的天体不增加额外的摩擦阻力。因此外来天体物质以大约18km/s的时速及其所产生的冲击力,按45°的入射角,对斜长7~10km的地壳实施撞击。无论天体的质量、密度大于或小于地壳都会出现如同飞鸟撞飞机一样的效果。更何况小行星类天体,或有彗核的撞击,然后冰山接踵而至,地壳如同冰面受到重磅炸弹的轰炸。浩瀚的彗冰对地球的砸击覆盖面至少达到1/4~1/3的球面积。地壳垂向断裂的范围还要大于受到砸击的范围,地壳受到彗冰的撞击时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一些彗星有着宽广而长远的物质体系。虽然一颗彗星的全部物质不可能都撞上地球,但如有彗核的引领,即使是普通大小的早期彗星,有其十分之一的物质对地表撞击也是饱和性的撞击。因此说,地壳在受到若干时长的彗冰砸击后,带之而来的是总量宏观的天体物质对断裂地壳的重压。先后数万亿吨的冰山从落地过程伊始,并非均匀落在地表上,因此,有的地方冰山堆砌叠加的高度或厚度要倍数于或数倍于地壳的厚度,致使有些环断面积小的地壳小板块不负重击、重压:下沉、倾斜;地壳的平面结构开始出现缺失。当板块(破碎后的地壳)受到水平运动力(公转离心力)的作用影响时,导致发生了板块之间的侧向挤压覆盖,局部地壳因叠加而变厚,或因出现水平断层而使壳下水平断层脱落。由于彗星的整体之大,形成了若干时长的连续性撞击,加之地球的自转因素,导致撞击覆盖了地球的南、北、东、西大部分面积。因此,造成地壳水平缺失的现象也绝非局部和偶然现象。同样,在此后的几十亿年中地壳叠加变厚与地壳下层板块脱落也绝非局部偶然现象。

3.“彗冰融升”彗冰撞击地面时会产生巨大的热能量;地壳裂透时熔岩上升涌出,之后地球上呈现了“天崩地裂、水火交融”的场面,熔岩融冰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夹杂一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升腾天空形成原始大气。融化的冰水迅速形成洪流汇集低洼盆地,不停跌入地热裂隙并气化升空,源源不断地充实原始大气的空间密度。

“低洼盆地”是彗冰砸压出的逐渐形成现今的洋盆和湖盆。融冰从赤道开始汇及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大西洋南部。这是因为南半球曾被重创,盆大且深。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融冰较慢,所融之水经赤道流向南半球的几个大洋盆。融冰之水逐渐汇集为洋,尚未融尽的彗冰山渐渐浮起并开始缓慢北漂,形成当时的北水南流、南冰北漂的局面。一次重撞事件的连锁过程所引发的,包括地球进入昏暗阶段和冰河时期长达亿万年。

“气体升腾”是撞击高峰时产生的巨大热能量和熔岩热能叠加作用所导致。期间因撞击热爆冲起的尘埃物质高达数万千米的太空,烟尘气雾遮日,黑霾笼罩了地球,在太空看地球如同土星一般,地球进入昏暗时期数千万载。其间,地球上由于冰融于热而气化升腾,高空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处于极度饱和状态,在高空的冷凝作用下形成水分子颗粒与高密度的尘埃相结合,导致泥水回落如注、填灌地表凹处,形成撞击事件后的原始沉积和冲积地表地貌,这也是构成二者的主要细颗粒物质的来源。由于太阳光辐射被高空尘埃遮挡,地表热被融冰消耗,地球很快进入首次大冰河期。融冰未尽的彗冰山与融化之水被封冻一体,罩于断裂的地壳之上。

4.“激活地球”各类天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了综合绩效:满足了地球生化过程所需要的物质成份;加大了地球的整体质量和体积;增加了地表面积;造成了地壳缺失;形成了地壳板块;出现了板块的运动空间;地球公转离心力开始作用于各个独立板块并使其在熔岩层面缓慢移动;地貌开始变迁;大气开始出现;地球气候形成风与垂向温差;地热溢出;其时真可谓是:融冰化水无处不江河,众海成洋便地现湖泊…… 1YK0YAA3zXXcKUAIkgBaMtIiOzL5r8QBReGif1fXctxgMUOuT2YkUFhwJNbeF6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