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后工业景观概念和内涵

王向荣教授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描述,“后工业景观”源自英文“post-industrial landscape”的直译,也有译作“工业之后的景观”的。 基本含义是指在以前作为工业生产用途,废弃之后进行的景观重建,字面意义上只是对景观进行一个时间上的划分,未能涉及其他方面具体内涵的界定。

任京燕在硕士论文《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与手法初探》中,对后工业景观设计作了如下定义: 后工业景观设计是用景观设计的途径来进行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在保持工业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强调了对工业场地的尊重和利用景观手段对工业废弃地的功能置换。

贺旺的硕士论文《后工业景观浅析》中在分析总结以上定义的基础上,也对后工业景观给出了定义: 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具有全新功能和涵义的景观。

此定义中“工业遗存”替代了“工业废弃地”,进一步强调了对工业场地价值的再认识,并以改造、重组与再生方式保留和延续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强调了景观必须延续工业景观的文脉,必须具备保留和再利用工业遗迹和设施的特征,必须是基于场地历史和环境的景观更新,而非彻底拆毁后全盘重建的创造,给予了后工业景观更加深刻的价值内涵和场地特征。这与本文对后工业景观内涵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本文研究只针对本专业涵盖内容进行,因此对后工业景观作出如下定义: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利用景观设计的途径,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改造、重组与再生,对场地功能的全新置换,以改善环境为主要目标,营造出的具有鲜明特征和场所记忆的新景观。

后工业景观伴随着郊野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城市工业地段的景观更新实践逐渐产生,是一类相对特殊的新的景观设计领域,其规划设计场地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后工业景观与后工业时代下的景观概念完全不同,但它与后工业时代下的景观一样,是植根于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是后工业时代下的景观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后工业景观具有后工业时代下的景观的一切共性,并同后工业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hYCWDW5biXd6gVMx1qPfMU3grLjFchBcE9r1Z3Adfrro09Ix5O/3o7SlpwV7L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