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生态学、生态思想的觉醒与西方生态伦理学

3.2.1 生态学的发展

在英语中,“生态”与“生态学”是同一个词——Ecology,一般认为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Oikos”和“Logos”,前者原意为Home或Household,意为居住地的意思,后者则是科学研究的意思。从词源意义上看,生态学应该是致力于对活生生的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研究。在这一观点中,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被看作如同器官与身体一样结合在一起。 作为一门学科,1869 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领域,提出生态学的概念。赫克尔认为,所谓生态,是指整个生物圈内万事万物共生共存、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0 世纪初,美国生态学家亨利·考尔斯(Henry Cowles)和弗瑞德里克·克莱门茨(Frederick clements)提出了生物群落的顶级理论以及顶级演替假说,认为任何给定的区域和气候条件下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和永久的“顶级群落”,这一理论隐喻了生物群落是一个有机结构体。 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坦斯利(Arthur 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即“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它包括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系统内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取代了生态学主流思潮中的有机模式,人们开始把动物、植物、土壤、水、气候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1953 年,尤金·奥姆德(Eugene Odum)在《生态学原理》中向我们展示了更大范围的同时也是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模式。在书中作者认为虽然物种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各种有机物之间是互惠共生和协调合作的,互利互惠是两个相互作用物种间最强的有利作用模式。

1970 年代以来,恢复生态学作为生态科学的分支之一迅速发展起来。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1973 年 3 月,美国弗吉尼亚多种技术研究所和州立大学召开了题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第一次专门讨论了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学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各类生态系统的日益退化以及相继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加剧,他们开始注重不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研究和实践,实施了一系列大的生态恢复工程(包括不同采矿废弃地、湿地、草地、森林的生态恢复),并在生态恢复的实践中,开展不同受害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生态学提供了植物物种的生长如何与其他种群发生联系的方式,以及生物种群与土壤条件和气候如何相关的解释,并且观察和记录生物演替的可见现象,这些直接影响了城市后工业公园发展得技术手段与方法。 OVcC9Y3LuzWKRPV5kjD5lqQCJDIAQ5gelbNJPpzL79zZnGpK5oqmAIuRR8471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