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城市后工业公园的范围和概念

贺旺在硕士论文《后工业景观浅析》中根据涉及领域的大小对后工业景观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后工业景观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内涵。广义后工业景观的外延包括许多领域:后工业城市再生景观、工业历史遗产保护、后工业建筑改造、后工业景观园林和后工业公共艺术等。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专业。狭义后工业景观的外延限定在城市开放空间和郊野后工业景观,主要包括城市后工业公园、城市后工业广场、郊野废弃地公园和矿区后工业公园。见表 1-3。

表 1-3 后工业景观分类表

资料来源:贺旺. 后工业景观浅析. 2004.

狭义后工业景观中的城市后工业公园,其用地针对的是上位规划中已经确定为绿地的工业遗存地,即把原为工业用地,现规划为公园绿地的用地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上位规划中土地复兴利用的综合性开发由于涉及面广,不仅包含社会、经济、各专业规划,还有政府决策等问题,内容较为复杂。对于工业遗产建筑的功能转换定位、改造设计方法和技术问题,则更多的是对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建筑的改造利用问题,涉及到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课题,工业建筑的室内改造再利用问题,这在中国本身也是一个课题,已有很多建筑师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实践。

根据所涉及的范围,对于城市后工业公园,其概念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界定:

(1)城市的。从表面上看,这是区域位置上的划分,但是城市人口密集,经济生产活动集中,完全不同于大自然中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城市的”表明的不仅是自然地理空间上的界定,也是社会属性的界定。城市后工业公园作为城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城市的属性。从地域上划分,城市后工业公园包括城区后工业公园和近郊后工业公园两种。

(2)后工业的。后工业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后工业时代的和后工业景观的。从后工业时代可以看出此类景观所面临的时代特征;从后工业景观可以看出这类场地的特殊性,此类公园的场地为工业废弃地,保留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强调对工业场地价值的重新认识。反映着场地工业景观的文脉,并通过再利用工业遗迹和设施给予场地全新的功能,在尊重场地历史的前提条件下将环境进行景观更新,而非彻底拆毁进行全盘重建的创造,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唤起人们对于工业文化的体验和工业美学感受。

(3)公园的。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公园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因此,满足人的心理和活动要求也是对城市后工业公园的一个重要功能,但并非全部。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概念:即城市后工业公园是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在废弃工业场地的基础上,通过景观途径对场地自然要素和场地构筑物、建筑物、机器等设施进行改造与再利用,在尊重场地历史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科学和艺术方法,结合新技术手段来改善场地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户外休闲娱乐等多重体验的具有鲜明场地特征的公共空间。恢复生态环境、结合工业遗存创造新景观、提供适宜活动场所是城市后工业公园的三大内容。 KUFq68Rt52YR+t0gJMN2QyzyEfTO1zVfN2IcF1QGZn3fAn5A5wVuwovPdVclu1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