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他的门生说:“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 。假如这句话没有夸张,那末晏殊作品之多,超过“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 。这一万多篇诗,跟五代时王仁裕《西江集》的万馀首诗一样 ,散失没有流传。到清初才有人搜辑《元献遗文》一卷,后来又有人作《补编》和《增辑》,当然还可以添补些,可是总寥寥无几。

据说他爱读韦应物诗,赞它“全没些儿脂腻气” 。但是从他现存的作品看来,他主要还是受了李商隐的影响 。也许因为他反对“脂腻”,所以他跟当时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作者以及宋庠、宋祁、胡宿等人不同,比较活泼轻快,不像他们那样浓得化不开,窒塞闷气。他也有时把古典成语割裂简省得牵强不通,例如《赋得秋雨》的“楚梦先知薤叶凉”把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那件事缩成“楚梦”两个字,比李商隐《圣女祠》的“肠回楚国梦”更加生硬,不过还不至于像胡宿把老子讲过“如登春台”那件事缩成“老台” 。这种修词是唐人类书《初学记》滋长的习气 ,而更是摹仿李商隐的流弊 。文艺里的摹仿总把所摹仿的作家的短处缺点也学来,就像传说里的那个女人裁裤子:她把旧裤子拿来做榜样,看见旧裤子扯破了一块,忙也照式照样在新裤子上剪个窟窿 oXYgr3GVQ1bY9YCnX/e91JgCgFAvUGKZ3ZSUaCC+HALegocGugiYr0T8MRXq0b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