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声音只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参考。与其战战兢兢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如无视、拉黑或者㨃回去。就算因此而被某个人讨厌、被某个小圈子排挤、被贴上“不好惹”的标签,也没什么,世界不仅不会因此而变得糟糕,反而会更加清爽和明媚。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知道别人是怎么在背后说你的吗?”
不妨酷酷地回一句:“我不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不喜欢你。”不妨“谦卑”地回应:“如果我的性格或者处事原则让你不爽了,那么我在这里由衷地对你说一句,你能把我怎么样呢?”
写稿到半夜,看见陆姑娘发了一个朋友圈:“文凭输了,家境输了,颜值输了,只剩下卑微的三观、一文不值的自尊心和一本正经的道德底线。”再刷新,那条朋友圈不见了。
我问她怎么了,她给我讲了一个很让人无语的事。由于同事的拖延,导致陆姑娘本该今天处理并上交的材料不得不延迟到后天,所以陆姑娘必须去跟领导解释一下。
她纠结了好半天,因为跟领导说真话,肯定会让那个同事挨批评,可如果不解释,那么这份责任就得自己承担。思来想去,她还是怯生生地找领导了,没多久,那个同事径直走到她面前,把一摞文件当众砸在她的桌子上。
她想解释,但全程语塞,憋红了脸站在工位上,就像一位初次登台的脱口秀演员,好半天也讲不出一句俏皮话。
她说:“我提醒了她好多次,可她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空跟人闲聊八卦,却没空做点儿正事。这明明都是她自己的问题,她怎么一点儿不知道反思,反倒全都怪罪到我身上呢?”
我回复道:“因为坏人的心理素质永远比好人强大。比拼道德底线,好人经常会输给坏人,就像是比拼味道的浓郁程度,香水永远干不过韭菜盒子。”
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的无奈:自私的人很少自卑,无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烦的人很少不开心,反倒是守规则的人更容易被冒犯,懂事的人更容易被亏待,满心是歉意的人更容易遍体鳞伤。
面对别人的非议与批评,你永远都有两种选择,一种叫“自甘堕落”,一种叫“心态超好”。
我所谓的“自甘堕落”,不是指多看几个视频,多喝几杯碳酸饮料,而是整天都在想方设法地吸引别人、讨好别人,纠结于该如何解释自己,如何让人喜欢、满意和关注。
而我所谓的“心态超好”,就是别人笑你太疯癫,你就笑别人:“哎哟,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事实上,那些你不解释清楚就无法理解你的人,多数也是你解释了半天也不会理解你的人。因为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释,讨厌你的人也不会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转变对你的看法,甚至在某些人看来,你卖力解释自己的样子就像一个犯人在开脱罪名。
那么,怎样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首先,你要学会给不同的人打分。
给某某打10分,意味着你特别在乎他,他的评价就像圣旨,他说什么,你都愿意跪着接旨。
给某某打1分,意味着他在你的世界里无足轻重,他的评价就像厕纸,他说什么,你都可以直接扔了。
当你给所谓的“别人”打完分,你就会发现,虽然身边人潮汹涌,但真正重要的人寥寥无几。
其次是“别太自恋”。
很多时候,你觉得别人对你有看法,是因为你一直在盯着别人,因为你对别人也有看法。
穿上了新衣服,你就觉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看你。抱歉,没有人在看你!
心仪的某某与你对视时微微一笑,你就觉得他对你有意思了。抱歉,人家只是礼貌而已。
领导在会上夸了你几句,你就觉得大家都对你另眼相看了。抱歉,散会了,大家就都忘了。
你可以在意别人的感受,但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别人的评价都是注解,你自己才是原文。你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就算你知道有人不喜欢自己,但这并不会影响你做自己。因为成为自己并不需要打败谁、吵赢谁,也无须全人类来投票同意。
你不能因为这个世界有人跟你“道不同”,就不好好走自己的路;你不能因为有人暂时挡了一下你的路,就认为自己无路可走了。因为没有人能够用负面的评价伤害到你。真正让你犹豫的从来不是别人的质疑,而是你自身的不坚定;真正让你痛苦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嘴巴,而是你自己的介意。
如果你早日认清别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没那么重要,你会轻松很多;如果你早点认清自己在别人心中没那么重要,你会快乐很多。
换言之,对喜欢的人和事不遗余力,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快乐秘籍;对讨厌的人和事露出微笑,也是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的生存技巧。
成熟的标志就是,不需要靠别人的巴结来获得优越感,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同来获得价值感,不需要靠别人的表扬来获得存在感,而是允许自己被否定、被批评,但心里明白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这只是别人的个人判断,自己无须认同。
爱因斯坦经常穿一件破大衣出门,朋友看不过去了,就对他说:“你穿得太不体面了,会让人笑话的。”
他无所谓地说:“那又怎样?反正别人都不认识我。”
后来,他的“相对论”震惊世界,但他还是穿着破大衣出门。朋友又劝他:“你现在是个大人物了,穿得那么不体面,会让人笑话的。”
他依然无所谓地说:“那又怎样?反正别人都认识我了。”
面对外界的评价,你反问一句“那又怎样?”,马上就能变得理直气壮。
你觉得我善良、优秀、好看,那又怎样?我又不依赖你的认可而活。
你觉得我狭隘、无能、讨厌,那又怎样?我爱的人依然很爱我。
你说我无礼、强势、自私,那又怎样?我根本就没想过要获得你的好感。
你觉得我的判断不对、选择不好,那又怎样?我活得无比充实,而且幸福。
你要快乐,不必正常;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三观不合,别瞎凑合。
那么你呢?
被当众叫起来发言时,总是战战兢兢的:“我会不会表现得很差?会不会被大家看不起?”
和朋友聊天时,不小心讲错了一句话,心里一直打鼓:“完了完了,她会不会生我的气啊?”
被领导安排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一直在心里反复纠结:“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手头上还有事情要做,拒绝了帮某个人的忙,就一直担心:“他会不会觉得我很自私?”
看见某个人今天的心情不太晴朗,你就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是因为我三天前说错的那句话吧?完了完了。”
晚上睡觉之前,想起白天有个同事帮自己打印了文件,而你却忘了说谢谢,然后辗转反侧:“她会不会觉得我是个没礼貌的人?”
你觉得某件衣服很漂亮,但有人说另一件更适合你,你就会违心地买下那一件。
你精心打扮了一番,想发个美美的自拍照,但身边的人说你的自拍照不好看,刚想点“发送”的手就默默缩了回去。
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想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但又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是小题大做,于是把敲了好久的文字、修了好久的配图都删了。
你像个内心戏十足的蹩脚演员,无时无刻不在心里猜疑:
“我说话的时候,领导转过头去看别处了,是不是对我不感兴趣?我是不是说错了哪句话?”
“我提这个要求会不会太过分了?我说出来他们会怎么看我?肯定会觉得我很小家子气吧?”
“他们那样的眼神,是不是在评价我?他们在说我什么?是不是我那天关门的时候吵着大家了?”
我想提醒你两点:
一、这个世界是没办法被讨好的。你待人温柔,会被说成“太装了”;你为人正直,会被说成“太轴了”;你活泼开朗,会被说成“太不正经”;你安静地努力,会被说成“太清高了”,不如就真实地做你自己,然后坦然承担因此所需的代价。
二、你想做的事,你想穿的衣服,你想看的电影,你想发的朋友圈,都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情,它们既不是国际维和,也不是航天器登月,它们既不用联合国开会投票表决,也不会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它只是你喜欢、你享受、你想试试的事情而已。成与不成,好与不好,都是你的事,都由你自己负责,对他人没有多大的影响。
别人说得再好听,也不过是像买跑车的时候商家赠送的五块钱优惠券,有什么用?
别人说得再难听,也不过是像讲价的时候卖家不肯便宜的那三毛钱,又能怎样?
不要为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旦你违背了自己的意愿,那么后来发生的事情都像是惩罚。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论调:“第一次来这么奢华的地方,你不要表现得大惊小怪的,不然别人会看不起你的。”“你这么有钱,才捐这么点儿?你就不担心别人笑话吗?”“你老老实实地嫁人不好吗?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这不是成心让别人看笑话吗?”
这些所谓的“别人的看法”,不过是他本人对你的看法。他只是想营造一种“大家都这样,就你是个异类”的气氛,以此来胁迫你就范。
那么,人会在什么情况下真的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就是当你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本质上取决于自身的实力”的时候。
就是当你发现“别人评价的好坏并不代表对错,仅仅只代表他们的利益是否受损”的时候。
就是当你明白“绝大多数的‘别人’,这辈子与你只有数面之缘”的时候。
不要试着取悦别人,取悦的收益极低。
你因为戴着面具吸引来的友情或者好感,也会因为被人觉得不真实而慢慢远离你。
你因为讨好别人而获得的认可或者赞美,也会因为你不得不为此疲于奔命而让你不得安宁。
你因为渴求他人的好感而强行给出的“关心”或者“帮助”,也会因为让人觉得窒息而想逃离你。
到最后,去讨好别人的是你,辛苦的是你,被嫌弃的还是你。
你不必非得让那些不喜欢你的人都喜欢你,而是要让那些喜欢你的人觉得自己真有眼光。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喜好不一样,厌恶不一样,痒痒肉也不一样。
做人的最高成就,就是充分地成为自己;人生的最大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当你开始真正地做自己,你会从自我怀疑转向喜欢自己,从渴望被关注转向好好走自己的路。你会更关注“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在做什么”,而不再是关注昨日的懊悔、明日的担忧、他人的悲喜和外界的意见。
所以,悄悄去努力吧,一旦你真的变厉害了,你就会看淡很多是非,你记住的都是别人对你的好,哪怕是当年让你大哭一场的人,现在也能坐下来一起喝一杯。
最后,读一首《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的小诗吧:
“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个东西,它们以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