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马克笔及其使用

1.1.1 马克笔简介

马克笔分为硬头马克笔和软头马克笔。这两种马克笔斜头的外观和上色方法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圆头,一种是硬头,另一种是软头。相较而言,软头马克笔更受欢迎,因为它的笔尖更加灵活。

硬头马克笔

斜头宽6mm左右,适用于绘制大面积的服装底色和填充画面背景;软头笔尖直径为1mm左右,适用于小面积上色,以及刻画暗部和细节。

很多品牌都有硬头马克笔,例如Touch Mark、法卡勒、COPIC、斯塔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马克笔笔杆两端接近笔盖的位置各有一个小图标,说明该方向的笔头形状,这样不用打开笔盖就可以清晰辨认,节约时间,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硬头马克笔

软头马克笔

斜头同样宽6mm左右;圆头笔尖细而软,且有压感,可以通过不同的力度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软头马克笔圆头的效果类似毛笔,可以弥补硬头马克笔圆头较硬的不足。

本书使用的是法卡勒三代480色软头马克笔,它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较高、颜色较多的软头马克笔。另外,书中还会用到COPIC的浅肤色R000和R01,它们的颜色偏粉,适合画白色皮肤。

软头马克笔

两种马克笔斜头的上色方法基本一致,软头马克笔的使用需要多摸索和尝试,使用不同力度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大家可以从画一些简单的线条练起。

无论是硬头马克笔还是软头马克笔,画图时最常用的都是斜头这一端。因为这一端的笔头宽、上色快,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笔头与画面的接触面积展现不同的画面效果。

1.1.2 制作一张专属色卡

马克笔的每个颜色都有对应的色号,它相当于颜色的名字。为了方便查找和记忆,我们可以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色卡。之所以强调制作色卡,是因为马克笔在不同纸张上所呈现的颜色不同,电子打印颜色也和实际颜色的差别很大,所以一定要在自己常用的纸张上制作一张色卡。色卡不一定要做得多好,主要是为了方便查看。另外说明一点,本书展示的是法卡勒480色色卡,并不是所有的颜色都会用到,只是提供参考。如果不知道具体应该使用哪些颜色制作色卡,可以根据后面章节中给出的具体色号进行选择。

第1步 确认纸张,需要在自己常用的纸张上制作色卡。

第2步 确认马克笔的数量,然后在纸张上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马克笔的斜头宽6mm左右,所以填充马克笔颜色的格子要高于6mm;填写色号的格子可以稍微窄一些,格子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马克笔数量进行调整。

第3步 画格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可以直接用涂改液进行遮盖和修改。格子画好后按照顺序填写色号,横向或纵向填写都可以。

第4步 在对应色号的格子中填充马克笔颜色。颜色需一笔填充完成,不要反复描摹,最终完成整张色卡的制作。

小贴士

制作240色以内的色卡时,可以画在一张纸上,以方便查看对比。色卡可以按照色号数字做升序排列,例如R354、R355、R356、R357、R358、R359;也可以按照同一个色系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例如R380、R143、R175、R144、R148。

为了方便后面章节对照,笔者将手绘色卡扫描到计算机中做了一份电子版色卡,并进行了简单的色彩分组,主要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和灰色系4组。

红色系: 整体色调偏粉、偏红,过渡自然,从紫色调扩展到红色调。颜色主要包括BV(蓝紫色)、V(紫色)、RV(红紫色)和R(红色)。服装设计效果图中大部分的皮肤色都属于这个色系,白色皮肤的常用色号为R374、R375、R380,偏黑皮肤的常用色号为RV363、RV209、RV130。另外,黄色皮肤的常用色号为E413、E414、E172。

黄色系: 主要由褐色系和黄色系等颜色组成,包括E(棕色)、YR(橘黄色)和Y(黄色)等。E开头的褐色系颜色柔和,主要用来填充头发颜色,常用色有3组:偏红一些的E435、E436、E133、E134,偏绿一些的E430、E246、E431,偏黄一些的E407、E408、E409。

蓝色系: 整个色系偏冷,从黄绿色一直渐变到蓝色,依次为YG(黄绿色)、G(绿色)、BG(蓝绿色)和B(蓝色)。黄绿色和绿色经常被用来画植物和花卉。

灰色系: 法卡勒的灰色系分得特别细致,一共有CG(冷灰色)、NG(中灰色)、TG(炭灰色)、YG(黄绿灰色)、WG(暖灰色)、PG(紫灰色)、SG(银灰色)、BG(蓝绿灰色)和GG(绿灰色)9种,其中最常用的是CG(冷灰色)和WG(暖灰色)。灰色系的马克笔经常被用来绘制金属饰品、薄纱面料和皮革面料。

1.1.3 马克笔使用方法详解

本书范例中使用的画笔以软头马克笔为主,这里对马克笔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具体的上色方法则需要根据画面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斜头的使用方法

基础线条练习

一组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练习,分别用斜头的宽面、侧面、侧锋画单线,呈现出3种不同宽度的线条。从上到下,线条由粗变细,并在起笔和落笔时停顿。

二组尝试在画的过程中停顿,可以看到停顿的位置颜色明显变深。

三组和四组都是用不同宽度的笔头进行穿插练习,以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笔触练习

一组通过改变力度表现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同样是分别用斜头的宽面、侧面、侧锋绘制。这里起笔时稍微用力,让笔尖与纸张完全贴合,落笔时不用刻意停顿,直接顺过去即可。

二组反复练习宽面的笔触,后期画图会经常用到。

三组下笔时力度主要集中在画笔的上边缘,放松画笔的下边缘,让线条整体往上走。第2根线条的效果最佳,可作为练习参考。

四组和三组刚好相反,下笔时力度主要集中在画笔的下边缘,放松画笔的上边缘。同样是第2根线条的效果最佳,可作为练习参考。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涂色块练习

一组直接用斜头的宽面进行平涂上色,下笔时尽量保证每笔紧挨在一起,中间不用刻意留出空隙。

二组是在原有平涂色块的基础上进行同一种颜色的叠加。叠加位置的颜色变深,叠加时可以穿插不同粗细的线条。

三组是在原有平涂色块的基础上用同一种颜色叠加出条纹效果,如果觉得颜色浅也可以用其他颜色叠加。

四组是用同一种颜色进行交叉格子练习,在原有平涂色块的基础上画横向和竖向的线条。线条粗细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涂渐变练习

一组先用马克笔均匀地涂一层底色,然后用同一支笔在画面的下半段叠加上色。这样的过渡最自然,图中使用的色号为E435。

二组的平涂渐变用了两种颜色,在原有E435底色的基础上用E436加深下半段的颜色。选择颜色时要尽量保证两种颜色的色相一致。

三组选择了一种更深的颜色E133,与E435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看起来有些跳跃,所以画图时暗部颜色的选择很重要。

四组是在三组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调整,为两种原本对比强烈的颜色添加了中间色E436。E436比E435颜色深,比E133颜色浅,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用3种颜色表现画面的明暗关系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软头的使用方法

软头直线练习

一组是充分利用软头笔尖的特点,通过力度的变化,在纸张上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力度越小,线条越细。

二组是用同一力度画同等粗细的线条,一定要放松手腕以保证画出流畅的线条。

三组是用软头进行大面积的上色,从左向右进行同一方向的上色,画面左侧的颜色比较深。

四组是用软头填充整个画面,上色时需要注意笔触的方向,保证从两个方向有规律地交替上色,把画面填满。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软头曲线练习

一组是尝试用软头画曲线。画曲线时要充分运用软头笔尖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组左侧的线条稍微带一些曲线变化,拼接右侧的直线条,从而得到现在的画面效果。

三组是利用软头可控制线条粗细的原理进行穿插练习,以得到想要的画面效果。

四组全部由曲线组成,线条相互穿插排列且线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自由组合练习

一组主要由点和线组成。在绘制图案时,不一定要把每一根线条都画得特别完整,可以尝试在部分线条的中间进行停顿或者加点来表示,这样所呈现的画面效果会更加丰富。

二组加大下笔力度,虽然画法和一组相似,但呈现出的画面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画针织面料。

三组简单画了一个交叉网格,随性画的线条看起来更灵活。

四组充分运用软头的特点,通过长短不一的线条来表现不同大小的花朵。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KIWhuu1JhfpaGZC6N1CQsDij1cioX6q+MT6t2uuEFXNuT0P62cyTUUMzZV1dGY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