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好像一直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老头。一说到孔子,今天我们马上就会想起《论语》里面没完没了的“子曰”这个,“子曰”那个,整天讲大道理,唠唠叨叨个没完。真没劲!
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回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肯定能一眼就在人群里把孔子认出来。
因为他的个子太高了。
根据古籍的记载和现代人的推算,孔子的身高接近两米,而春秋时代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六左右。如果放在今天,孔子相当于姚明那么高,只要他在人群里一站起来,保准你能看见他。
孔子可不是一个人云亦云随大流的人,他的脾气特别倔。不管身边的人怎么说,怎么做,他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话和做事。所以不光是今天的人嫌他唠叨,就是在孔子自己生活的时代,很多人也不喜欢他。
那么,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那个时候人们崇尚武力,不喜欢读书,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很低。孔子站出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热爱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那个时候人们相互伤害,世界上充满了战争和冲突。孔子站出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和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
孔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说着人们不爱听的话,并且一直努力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建立起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奇怪的人,辱骂他,疏远他。可是,他却从来不因为其他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上最酷的事情,就是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一个人也要坚持去说正确的话,去做正确的事情。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酷到没朋友的人。
尽管孔子身边没有什么朋友,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收获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年纪大,有的年纪小,有的聪明,有的鲁钝,有的富有,有的贫穷,有的性格沉稳,有的性格激烈,有的学问精深,有的口才出众,有的善于处理政务,有的长于军事战斗……这些人各有各的特点,却都被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深的学问见识所折服,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学习。
当然,这些学生也不太受到当时人们的理解,他们和孔子一样,被看作是一群奇奇怪怪的人。如果说孔子是一个很酷的人,那么他的学生们,也是一群很酷的人。
传说,孔子在晚年教授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非常杰出,被后世称为七十二贤人。这些学生在孔子年老去世之后,把老师的学说带到了各个国家,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人们慢慢开始接受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并慢慢地重视起儒家学说的宝贵价值。再后来,儒家学说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的主流思想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到今天,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孔子的这些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把孔子在世时教导学生的精彩对话,以及学生说过的精彩语句记录下来,编成了一本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论语》。
孔子和他的学生是一群很酷的人,《论语》是一本很酷的书。在这本书里,孔子对学生有时候语重心长,有时候说说笑笑,一点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古板的架子。他的学生们呢,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问这问那,有时候故意给老师出点小难题,有时候想让老师看到自己的进步求表扬,非常可爱。
孔子的循循善诱照亮了学生们的漫漫人生,学生们的赤诚之心照亮了孔子的晚年岁月。
《论语》全文一共492章,约1.6万字。为了便于青少年读者清晰简明地学习《论语》,本书从中挑选了富有代表性的100章,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学、君子、孝、政、友、仁、礼、知(智)、信、行,涵盖《论语》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每个专题之前设置了专题导读,并在每个章节选段之后对选文进行了详细的现代解读,保证青少年读者能够轻松地进行独立学习。
《论语》是打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关键的钥匙。读懂《论语》,就破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践行《论语》,我们就是文质彬彬的中国君子。实际上,知道《论语》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从知道《论语》说了什么,到知道《论语》说的对,到知道《论语》说的为什么对,再到我们真实按照《论语》的教诲去立身处世,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就让我们先从知道开始吧!
杨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