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优秀的人能瞬间看透事物的本质

优秀的人一方面读经、读哲学、读科学定律,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一方面通过读史、通过科学实验,掌握这些客观规律的无数个表象,再加上在实践中获得大量经验,这才成就了一个人的优秀。当一个人大脑中对一条规律或者一个事物的本质同时浮现出一堆互相有边界的解释,以及一堆曾经的和现在的表象时,他就相当于吃透了这条规律,一瞬间就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电影《教父》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看透事物本质的人都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读书奇多,而且是博览群书,因为多个学科往往是相通的,可以互相佐证,互相对比;另一个就是经历与见识奇多,而且往往是生在乱世,让他对所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有句话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擅长研究客观规律中“仁”的因素,对于“智”的因素就知之甚少;智者对于客观规律中“智”的因素了解相对透彻,对于“仁”的因素就不甚了解。但是,他们都有地位和言论自由,甚至喜欢以自己所短攻击他人之所长。所以,有智慧的人会吸取他人之长,而愚蠢的人则照搬全收。

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依旧采用过去的法家思想政治理国家,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沉醉于过去成功带来的“信息茧房”中,结果仅仅过了 14 年,秦朝就灭亡了。后来汉高祖刘邦在马上得天下后,遇到了一个手握真理的“先知”陆贾,陆贾向刘邦进言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刘邦听其意见,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履行“休养生息”政策,为汉朝的长久稳定打下了基础。刘邦“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是他为何能成功呢?就是善听。

对真理保持敬畏,常保持谦卑之心,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过去成功的时代局限性,以求知者的心态不断探寻真理,多与不同意见者深入交流,这才是一个明理的决策者应该要具备的素质。因为产生“茧房效应”的根本原因是脑海中缺乏来源足够的案例与解释,导致无法对产生当下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 KZqjsl7BrEepmdfeEf+I48xUVleTH2sIngK4QnKGlLSLSrLtgrSduUqkySgxlZ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