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人的大脑如何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自己的偏见中。王阳明讲的“心外无物”,其含义就是一个人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何在。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来自他大脑中彼此关联的一大堆概念神经元的组合,而这些概念神经元的产生来源于人的阅历、经历、读过的书、别人的评论等,人在学习和思考的时候会把获得的新知识放到新的神经元中,再与其相关的概念神经元连接上,当作对这条概念的解释。

觉悟是怎么做到的呢?当人拼命地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学识时,这些信息都会作为概念神经元存储到大脑中;当一个人安静下来,关闭吸收外界信息的意识,开始关注自身的时候,大脑中会有一种类似于“暗能量”的东西,把人脑中的各种见识、理论信息的概念神经元组合起来,分类摆放,再给他一个索引。由于这种组合是无意识的、不可控的,人会有一种类似客观规律的抽象猜测,恍然大悟,这就相当于使用这些信息做出了一道菜并被端了上来。人类就是靠这种悟性创造了各种假说去理解宇宙万物的,然后又通过各种科学实验去证明宇宙万物。

智慧常在安静的时候产生,也就是唐代司马承祯在《坐忘论》《收心》篇里提到的“静则生慧”,还有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的“非宁静无以致远”。智慧的“智”字,上面一个“知”,下面一个“日”,可以解释为一个人每日知道的,信息和事物的表象是通过感官所获取到的。智慧的“慧”字最上面有两个“丰”字,意思是极其丰富,引申为广袤无垠的浩瀚宇宙,中间的“彐”出自《易经》的一个符号,是物极必反的意思,引申为宇宙规律,下面的“心”指人的灵魂,所以,“慧”字的意思就是用灵魂在广袤的宇宙中抽象出规律。

智慧发现的是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当你真正掌握了或者吃透了一条原理的时候,一旦提到,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系列解释和案例,而当你用这条知识或者原理跟其他不懂的人交流的时候,对方的脑海中是空白的,结果就是你以为你说明白了,其实对方并没有听懂,这个效应被称为知识的“诅咒”。也就是说,当你吃透了一个知识,你就被这条知识“诅咒”了,因为每一个人对同一条知识索引处的案例和解释都不一样。所以,沟通的本质,其实是对知识的解释,以促使对方接受。在管理中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困难之处。

“外行领导内行”为什么困难呢?这是因为外行会认为,从地图上看这条路是一条直路,没有坑。内行则认为这条路不仅有很多坑,还有河,根本走不过去。因为内行走过,但是外行命令必须过(官僚主义),否则就处罚,内行最终妥协(其实没过去,形式主义)。

2020 年 10 月 27 日,任正非在研发应届生招聘座谈会上发表题为《人才很关键,面试最重要》的讲话中提到“只有牛人才能识别牛人”,可谓一语中的。因为识人,就是通过交流来了解互相脑海中所掌握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抽离出来因果规律。只有掌握的因果足够多,才能以当下为因看到未来的果。但是如果你掌握的历史故事不够多,你就无法正确预测事情未来的走向;如果你依然迷之自信、盲目自大,大概率很快就会掉进坑里去。

人类在解决问题中创造了工具,工具是怎么被发明的呢?洞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大脑面对问题的时候,左脑(主管逻辑思维)会先搜索大脑中存储的明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作为显而易见的答案提供出去;右脑(主管潜意识,潜意识中存在的更多是图像、声音之类的较为模糊的感性的信息)会将这些模糊信息组合起来,提供更有创造力的,更有想象力的答案。左右脑通过胼胝体进行交流,而胼胝体上方有一个部位叫作前扣带皮质,它会作为裁判员决定是采纳左脑建议还是右脑建议。当精神压力大时,前扣带皮质倾向于采纳左脑提供的显而易见的答案;而当精神比较放松的时候,它会更多采纳来自右脑的潜意识提供的,更有想象力的答案。逻辑思维让我们学会驾驶,但是潜意识让我们发明了车。二者可谓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事实上,好的企业已经能够严格区分出一个好员工是擅长严谨的逻辑思维,还是擅长创意,很少有人二者都擅长。因为一般来看很少有人左右脑都发达,所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目标相同、能力互补的接近完美的团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类利用了脑海中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反应,也就是利用了客观规律去管理和改造世界。如果我们没有发明汽车,就只能继续跟别人拼命赛马,但是是否有足够多的好马和好的骑手呢?如果我们要造车,就需要放松下来,去多见识一下车是长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将研究事物并获取其内在规律的一个理论,称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最早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传承过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比较性的就是宋明时期理学家朱熹和王阳明对其的阐释。朱熹认为的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获得对其本质的认识,这个认识不光包括科学规律,还包括哲学、伟大人物感悟到的智慧、好的经验传承等一时无法被科学验证的关于事物本质的最佳理解。王阳明认为,“知”指良知,所以格物致知指革除坏的习惯、习气,找回自己本性中的良知。王阳明还提出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致良知的“致”有三重含义,一是抵达,二是听从,三是一以贯之。所以知行合一就解释为,在做难事的时候瞬间出世,抵达自己的良知,良知会给出一个建议,然后听从良知给出的建议去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困难再重复这个过程,直至贯穿一生,最后达到用良知来战胜欲望,心灵控制肉体的境界。王阳明去世之前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就是他悟道后知行合一半生的写照,死而无憾。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还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知行合一强调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将实事求是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相结合,也就是在良知的控制下去使用客观规律,是从人性出发的已知的和最好的做人做事之道,因为万事万物本身不光蕴藏着智慧层面的规律,同时也蕴含着仁爱层面的规律。

一个人对一个事物本质的理解,就是他的素养。素养这个词出自《汉书·李寻传》,“素”指平素,素养就是日积月累的修养。所以,我们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急于求成,不计较一时得失。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将他多年对投资的思考,融入一本书叫作《价值》,书中他将价值总结为“在长期主义之路上,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万小时”理论。

根据上述脑科学原理,能符合第一性原理做 1 的人,往往来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坚持做一件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每件事情发生之后的一系列因果,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从而笃定地从当下心见未来。 1oQgze6nFY9LOwAGrnRKXCmTnia0KZpIzYVc9RoTkO6TUXahNSzkIz34EVWlT+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