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是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都是出色的观察家,但在诠释他们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时,容易产生很多错误。于是,孩子们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以错误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三岁的贝丝是一个快乐的、招人喜爱的孩子,她成长得很快,让父母感到很欣慰。她不到一岁就学会走路,自一岁半起就不再使用尿布,两岁时就能用完整的句子把话讲得一清二楚。她既懂事,又可爱,还非常擅长博取大人们的喜爱。可是,突然之间,她变成了一个但凡想要什么就只会哼哼唧唧掉眼泪的孩子,而且还常常尿裤子。在这种看似“倒退行为”出现前的两个月,贝丝的小弟弟出生了。弟弟刚出生的前三个星期,贝丝对这个小婴儿非常感兴趣。她专心地看着妈妈给弟弟洗澡、换衣服、喂奶。每当贝丝提出要帮妈妈忙时,妈妈都温和且坚决地拒绝了。于是,贝丝渐渐失去了对小弟弟的兴趣,不再频频去育婴室了。之后不久,贝丝就开始出现令人困扰的行为。

贝丝已经注意到她的小弟弟得到了家人的全部关注。于是她意识到,这个让她期待已久的小宝宝把她的妈妈抢走了。妈妈现在把很多注意力都放在小宝宝身上,所以不怎么照顾她了。贝丝的观察完全正确,妈妈的确花了很多时间来照顾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婴儿。但是,贝丝却做了一个错误的解读: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被弟弟霸占了,若要重新受到家人的重视,她也应该像小弟弟那样,尿裤子以及什么都不会做。也就是说,她以为自己变回小婴儿,就可以重新赢回她在家中的位置。可她却没有想到,与小婴儿相比,自己其实早已拥有更多的优势 Xp0e/e022nCLz8oawt/7wTMVeuzdR5V+PbbpxJO9LO8PDZcroDVNS0B9hmA4dr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