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撒马尔罕的使者

当朱元璋在东北亚称雄时,帖木儿也开始崛起,雄霸一方。帖木儿出生在撒马尔罕附近的一个农村,是蒙古巴鲁剌思部人。巴鲁剌思人在中亚长期定居之后,已与突厥融合,无论从血统、语言、信仰、习惯,还是文化等方面看,帖木儿完全是一个突厥人。帖木儿性格严肃忧郁,不喜表示欢乐,深厌矫饰之人。

1363年,帖木儿与姻兄忽辛集中精锐,大败东察合台汗国,夺取撒马尔罕,此年乃是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1370年,在明朝建立两年之后,帖木儿灭西察合台汗国,建立帖木儿帝国;1380年,帖木儿征服伊朗;1390年,帖木儿将钦察汗国及莫斯科收入版图;1398年,帖木儿南下攻略印度;1400年,六十五岁的帖木儿回到亚洲,攻打叙利亚阿勒颇;1402年12月,帖木儿破大马士革城,东取巴格达;1403年,帖木儿率大军北上,直指阿卡拉;此年7月20日,帖木儿歼灭奥斯曼军主力。帖木儿主要攻略方向是西方,对于东方,双方也保持了交往。

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帖木儿首次遣使来华,贡马十五,驼二。朱元璋诏宴其使,赐白金等礼物。由此年开始,帖木儿多次遣使来贡。但帖木儿持续遣使、纳贡称臣只是表象,他曾说:“整个世界有人居住的空间,没有大到可以容纳两个国王的程度。”

帖木儿对明帝国称臣纳贡、屡遣使者,原因有几:一是形势所迫。从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帖木儿频繁征战各地,又有大患奥斯曼帝国尚未清除,故而纳贡称臣,加以敷衍。二是与明廷交往,可以刺探虚实,为未来开战做准备。三是进行朝贡贸易,可以获取商业利益。就个人而言,帖木儿受尊号“成吉思可汗”,认为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帝王,那就是他帖木儿,哪肯屈人之下。

《明太祖实录》中记录,帖木儿在给大明的贡表中称:“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惟知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永无极。”贡表中帖木儿卑躬屈膝,口口称臣,实际这是被明廷文臣改写过的贡表,并非帖木儿本心。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派遣傅安、郭骥,率领一千五百人的使团,携带国书、币帛前往帖木儿王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帖木儿在细浑河(今锡尔河)接见了明使。大明国书中,将帖木儿当作了臣属,激怒了孤傲的帖木儿,“骄倨不顺命”。

将使者羁押之后,为了夸耀王朝的广阔无边,帖木儿命傅安等周游数千余里,历时六年才返回。傅安等被羁留“凡十三年,艰苦备尝,志节益励” ,出使西域时方壮龄,比归中国,已是须眉皆白,同行御史姚臣、太监刘惟俱已故去。随行官军一千五百人,生还者不过七成而已。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帖木儿再次扣押陈德文所率明廷使团。

虽有各种不满,但帖木儿尚未决定对明廷用兵。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朝陷于内乱。“得闻契丹国皇帝唐古斯汗(朱元璋)死,契丹人叛,国中大乱” ,帖木儿认为有机可乘,遂有东向之意。明建文四年(1402),帖木儿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回师撒马尔罕,召开蒙古各部首领会议,正式宣布脱离与明朝的藩属关系。洪武二十八年(1395)至建文四年,帖木儿先后击败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北印度、埃及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帖木儿帝国,此时他自信有资格、有实力与大明较量。

此时的大明,在朱棣的经营之下,也是如日中天,通过陆上丝绸之路,遣使联系各国。如永乐二年(1404),哈密王遣使来贡,明廷封其为忠顺王。永乐四年(1406),明廷在哈密设立卫所,对西域各地实施控制,确保贸易之路的安全。

永乐二年,西班牙使者克拉维约正在撒马尔罕。撒马尔罕乃是东西方贸易的中枢,据《克拉维约东使记》载:“四方货物,云集撒马尔罕城者甚众。由俄罗斯及鞑靼运来竹布、皮革,由中国运来丝货,美丽非凡,尤以绸缎为最。又麝香一物,世界他处所无。红玉、钻石、珍珠、大黄等物,亦皆来自中国。中国货物,在撒马尔罕者,最良且最为人宝贵。”

在靖难之役中胜出的朱棣所遣使者在此年抵达撒马尔罕,责问帖木儿:“中国皇帝遣使之意,为帖木儿占有中国土地多处,例应按年纳贡。近七年来,帖木儿迄未献纳,特来责问。”帖木儿在宫殿中接见了西班牙使者,在呈递表文之后,西班牙使者被引导至帖木儿御座右方座位。此座本属明朝使者,但帖木儿要贬低明朝使者,故而令西班牙人上座。落座之后,有王公一人走到明朝专使之前传旨:“帖木儿现与西班牙国王亲善,待之如子,视中国专使如敌寇。”

为了摧毁异教的庙宇,为了实现唯一帝国国王的雄心,帖木儿决心发动一场攻打明朝的战争,宣传真正的信仰,顺便拿下辽阔、古老而又富庶的中国作为战利品。在做好了战争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后,帖木儿于永乐二年冬(1404年11月)领兵从撒马尔罕出发东进。这年冬天出奇地寒冷。部队受尽冻馁之苦,踩冰渡过药杀水(即锡尔河)。帖木儿大军起程不久,朱棣就得到消息,敕甘肃总兵左都督宋晟:“宜练士马,谨斥堠,计粮储,预为之备。”

两个月后,帖木儿大军抵达兀提剌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尔克斯坦南帖木儿火车站东北)。不久,帖木儿病倒。经当时医道最精湛的大夫治疗,未见起色,反而日益严重,也出现了并发症。1405年2月18日,帖木儿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

帖木儿死后,为了汗位,各派力量进行了激烈争夺。永乐五年(1407),帖木儿的孙子哈里勒胜出,改变帖木儿的政策,与大明修好,遣回被扣多年的明使傅安等人。永乐七年(1409),帖木儿幼子沙哈鲁,击败了哈里勒,成为新的统治者。沙哈鲁对大明也持友好态度,经常遣使臣入贡。在成为汗的次年,即永乐八年(1410),沙哈鲁遣使入北京,进贡方物,此后又连续多次遣使,来华进贡文豹、西马、方物。

在西域各国的贡品中,狮子最受欢迎。因中土不产狮子,在中土看来,狮子如同神兽一般,能出现在中土,乃是皇帝圣德远及,柔怀远人所致,更是天大吉兆。永乐十三年(1415),西域贡狮,满朝文武齐向皇帝道贺,一时间阿谀奉承的诗赋连篇累牍。在马屁文中,威猛凶悍的狮子,到了中土,被皇帝的威德所慑,“亦皆帖然驯伏”。在文人的笔下,狮子产于西域,原本凶猛异常,来到中土,狮子感受皇恩后,“帖然自驯服,感此仁化彰。玉阶齐率舞,灵囿恣翱翔”

万国来朝,对于朱棣来说是极大的心理享受;看着各国使者群集,自然生出“德泽洋溢天下,施及蛮夷”之快感。朱棣予中亚、西亚诸国使臣以厚待,使者由陆路来华,一般先到哈密卫,由哈密卫派人护送至京,“既入境,则一切饮食、道途之资,皆取之有司”

大明也不断遣使前去撒马尔罕,宣示天威。永乐十一年(1413)七月,“西域大姓酋长沙哈鲁氏不远数万里遣使来朝” 。永乐十二年(1414),朱棣遣宦官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等,出使撒马尔罕。中国使团前往撒马尔罕,若无意外,来回要两年多时间。陈诚先后出使西域多次,自称“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汗青”,在明朝与各国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永乐十四年(1416),陈诚第二次出使撒马尔罕。在与沙哈鲁交往的初期,朱棣是以天下共主的姿态,嘉奖沙哈鲁:“前闻尔仁智过人,能遵天命,关怀民瘼,慎治甲兵,恩辑其属,朕甚嘉之。”这是对沙哈鲁的才能表示满意。朱棣又表示:“即遣使者来朝,贡马匹方物,以明尔之忠诚,嘉锡殊宠,尔实应得无愧。”朱棣嘉奖沙哈鲁一片忠诚,遣使来贡,完全是帝王对臣子口吻。沙哈鲁在回信中,则以平等的口吻答复,既显示了强劲的武功,又请朱棣信奉伊斯兰教,以示回击。

在此后的交往之中,朱棣与沙哈鲁之间,开始以平等姿态交往。如朱棣表示:“愿自是以后,两国国交,日臻亲睦。信使商旅,可以往来无阻,两国臣民,共享安富太平之福也。”从居高临下到平等的态度,表明大明朝廷对沙哈鲁、对撒马尔罕有了更多的了解,既认识到帖木儿帝国的强大实力,也意识到帖木儿帝国之志并不在于东方,也不想恢复元朝曾经的疆域与荣耀。而两大帝国,都面临着蒙古各部持续的压力,各自都需要着手处理,自然无须在口头上分出高下。

不过,在中华帝国内部的书写中,沙哈鲁还是恭敬地对大明纳贡称臣。陈诚在《西域番国志》中,甚至没有提到帖木儿帝国,只是记录了帖木儿帝国的各个城市,并有意识地将这些城市描述为对大明称臣的国家,如哈列、撒马尔罕、俺都准、八剌哈、迭里米等。如陈诚在《狮子赋》中记录:“永乐癸巳春,车驾幸北京。秋七月,西域大姓酋长沙哈鲁氏不远数万里遣使来朝。”据此记录,沙哈鲁已被贬低成了一个大姓的酋长,而非雄踞一方的大帝国首领。

永乐十六年(1418),陈诚再次出使撒马尔罕。永乐二十二年(1424)四月,六十岁的陈诚又一次前往撒马尔罕,行到甘肃,将要出塞时,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乃返回京师。

经由洪武、永乐两朝武力征战与和平交往,在四边稳定了边疆,建立了以明廷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此体系下,经双方朝贡互动,保持了东北亚地区内陆与海疆相对的稳定。但在历史的发展中,此体系仍然面临着游牧部落,以及海疆上四处出没的倭寇、海盗,乃至后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持续不断的进袭。 4Gjs8mtAx6VBdrbyymm+WY9PqxYqV1y5r595wON8EKMGIg5cuc6TOZNodOWNNS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