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人眼里的元素

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才逐渐了解世界万物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一自然现象,逐渐了解各种化学元素的性质,逐渐了解化学元素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并逐渐利用各种化学元素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2500~2000年,就会炼铜了。到了商代,冶炼青铜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可是,用孔雀石(铜矿)和木炭为什么会炼出铜呢?孔雀石、木炭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冶炼时烧的火、炼出来的铜又是什么?这些在当时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又掌握了炼铁技术。用铁矿石和木炭炼铁,但这一技术中也同样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为了回答物质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这个问题,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五行”学说。

《尚书》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中则更进一步指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就是说,“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组成的。金、木、水、火、土,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

古希腊也产生过“四元素说”。古希腊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水、气、火、土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在古印度,人们则认为世界是由地、火、水、风、空间这五种“元素”构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每种元素都是由两种基本性质配合而成的。例如,热和干配合可以生成“元素”火;热和湿配合则形成“元素”气;冷和湿配合得“元素”水;冷和干配合组成“元素”土。这种古代的元素观,把物质和性质完全割裂开来,并把性质看得比物质更重要,认为性质是第一性的。那时的人们认为,改变一种元素的性质,就可以把它从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在这种错误的元素观的指导下,金丹术便产生了。金丹术又称炼金术、炼丹术。炼金,就是企图把普通的元素转变成黄金;炼丹,则是企图制造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金丹术始于我国西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由于金丹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梦想长生的奢望,得到了发展和传播。公元3世纪,从我国传入阿拉伯,然后,又传入欧洲。

炼金家们认为,元素有三种最基本的性质——可溶性、可燃性和金属性。盐代表可溶性,硫代表可燃性,汞代表金属性。他们认为,根据这三种基本性质,按不同的比例,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元素。他们非常看重性质,企图把某种性质加入某种元素,以制造黄金。

由于金丹术本身违反化学规律,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炼金不成,炼丹亦成泡影,枉费心机。特别是炼丹所用的药物大多是有毒的化合物,不仅不能使人长生,反而使一些封建统治者断送了性命。我国东汉时,劳动人民就用民歌讽刺统治者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虽然金丹术违反化学规律,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炼丹、炼金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化学知识,掌握了一些化学元素的特性。炼丹家、炼金家们制造了各种化学仪器,他们还用各种符号表示化学元素,这些都为进一步揭开化学元素的本质准备了条件。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那时,新大陆航线发现,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炼丹术,以制造大批能够用来治病的药剂。在15世纪,瑞士医药化学家巴拉赛尔苏斯提出:化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金银,而是为了制造药剂。不过,他仍未逾越古代元素观的圈子,认为世界是由盐、汞、硫三“元素”组成的。其中盐代表“肉体”,汞代表“灵魂”,硫代表“精神”。人生病,主要是因为缺少了这三“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只要给病人加入他所缺少的“元素”,病就会好了。

在我国,随着生产的发展,炼丹术也逐渐被生产实践淘汰。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一书,便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医药化学知识。

与此同时,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炼金术也犹如“瓦上霜”似的,逐渐消融了。在我国明代,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总结了劳动人民在冶金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化学方面的许多知识。15世纪,欧洲也出现了德国科学家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写的《论金属》一书,同样总结了许多关于金属方面的化学知识。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化学和金属冶炼的发展,促使了炼丹术、炼金术的破产,迫切要求产生新的化学理论。于是,以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为代表的化学家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唯心的古代元素观,提出了唯物的化学元素概念。1661年,波义耳在《怀疑派的化学家》一文中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和在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所得到的那种最简单的物体”。他还指出“化学的目的是认识物体的结构,而认识的方法是分析,即把物体分解为元素”。因此,波义耳就纠正了古代错误的元素观,揭示了“化学元素”这个概念的正确含义,即物质并不是由性质组成的,而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一定的化学元素,具有一定的性质。物质与元素的关系是这样的: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质,叫作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恩格斯高度评价波义耳对化学的贡献,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波义耳虽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给化学元素下了正确的定义,但是,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水平,人们还不能真正把一些物质分解成最简单的成分,因此,还常常把一些化合物当作元素。随着生产向前发展,人们分解物质的技术不断提高,这才把一些列入元素名单的假元素辨别出来,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元素。同时,人们对化学元素概念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波义耳的元素定义发展到原子-分子论的元素定义,然后又发展到现代化学元素概念。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还将继续深入,将更加深刻地揭示化学元素的实质,掌握化学元素的规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mKXCkkjqcjxMJ9rX0tVNw+E6iAqN2mjy2CGG5MUkyCx5l9FrndprwjDeu6LC9+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