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代文运

蜀地文运的勃兴,则是从西汉初期开始的。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中国从此进入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进程。秦始皇雄才大略,是个很了不起的君主,但统治中国的时间并不长。秦始皇死后,秦朝很快就被后来的汉朝取代了。秦末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西汉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继承了秦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在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诸多方面都谱写了新的绚丽华章。西汉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与军事将领,又有治国的能臣与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还有著书立说文章盖世的文人学者。其中也包括出自蜀地的大文豪和著名学者,如司马相如与扬雄等人,他们撰写的著作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到蜀地文人学者的涌现,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和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秦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创了水旱从人、经济富庶的天府之国,那么西汉文翁在成都办学育人,则促进了蜀地文化的兴旺与持续繁荣。李冰在水利与农业方面为蜀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文翁开启了蜀地的好学读书之风,两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都为蜀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文翁是西汉孝文帝时很有作为的一位蜀郡守。他上任之后,着重抓了两件大事:一是继续兴修水利,为蜀地的农田提供灌溉便利,保障了农业的丰产;二是在成都兴办学校,积极培育人才,倡导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

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对文翁办学的经过和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班固在《汉书》中强调了文翁的官吏身份,虽将文翁划归为“循吏”,但对文翁办学的创举和影响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川成都文翁石室内的文翁塑像

文翁石室故址

常璩自幼就熟读《史记》《汉书》,非常敬佩文翁的作为,深知文翁办学对蜀地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很早就搜集过文翁的史料,在《华阳国志》中也详细记述了文翁的事迹。《华阳国志》卷三说:“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因翁倡其教,蜀为之始也。孝武帝皆征入叔为博士。叔明天文、灾异,始作《春秋章句》,官至侍中、扬州刺史。”又说:“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一(作)〔曰〕玉室,在城南。”《华阳国志》卷十又说:“叔文播教,变风为雅。道洽化迁,我实西鲁。张宽,字叔文,成都人也。蜀承秦后,质文刻野,太守文翁遣宽诣博士东受七经,还以教授,于是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化之。景帝嘉之,命天下郡国皆立文学,由翁唱其教,蜀为之始也。宽从武帝郊甘泉泰畤……以为扬州刺史……作《春秋章句》十五万言。” 在文翁培养推荐的人才中,张叔(即张宽)被朝廷征为博士,后官至侍中、扬州刺史,其他担任各级职务的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文翁创立郡学使得蜀地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蜀中涌现了很多文人学者,在文学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足以同齐鲁之地的稷下学派相比,这时蜀文化已开始向汉文化转型。在汉朝大一统的格局下,巴蜀与华夏之间的地域文化,这时已有了更多和更好的融合。阅读常璩的这些记述,从地方史的角度来看蜀地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和《史记》《汉书》的记载相互参照,使我们对文翁的贡献与创办郡学的意义,有了更加客观细致的了解。

文翁在蜀中创办郡学,其直接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移风易俗,二是培养人才。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民俗民风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的。按照史籍中的说法,当时蜀地僻处西南部族众多,故而有蛮夷之风,文教方面更是落后于中原地区。文翁担任蜀郡守之后,对蜀地的这种状况,有意加以改变。但他并没有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来改变百姓的行为习惯,而是从兴办学校入手,来巧妙地改善蜀地的社会风俗。文翁很有眼光,也非常睿智,办学校抓教育就充分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当时任职的官吏大都是蜀中比较有地位有声望的阶层,文翁很果断地首先挑选了官吏子弟入学,并选派其中的优秀者去齐鲁游学,学成归来再传授给其他学生。齐鲁是孔孟之乡,也是儒学昌盛之地,游学是学习与传播知识的好办法,文翁派去的青年人才果然不负所望,将齐鲁的儒学经典著述带回了蜀地,由此而促使蜀学的兴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年轻人都竞相入学,蜀人读书好学从此蔚然成风。文翁办学不仅改变了蜀地文教落后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蜀中人才,促进了蜀地文运的勃兴。文翁办学为蜀地带来了新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连汉朝的最高统治者都知道了,对此赞赏有加,命令天下郡国都效仿文翁,采用官办的形式来积极兴办学校,开创了全国各郡都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的一代新风。

据文献记载,在文翁创办学校的过程中,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成都居住期间也曾执教于石室。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一引《寰宇记》说:“石室,司马相如教授于此,从者数千人。”又根据秦宓引《地里志》的说法“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认为“汉家得士,盛于其世矣”。 其实早在秦宓之前,班固《汉书·地理志》对此就已经有记载了:“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 由此可知,司马相如对汉代蜀地的教育事业,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司马相如是和文翁同时代的人,文翁兴学可能略早一点,应该是建立石室讲堂于前,司马相如执教于后。值得注意的是,据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记述,秦宓曾说:“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故《地里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于其世。” 司马相如是否先在石室讲堂读书,然后又执教于石室讲堂呢?关于秦宓的说法,文翁是否确实曾派遣司马相如去齐鲁求学东受七经?《史记》《汉书》《华阳国志》中皆无此说法,所以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按照常璩的记述,文翁派遣的是张叔等十八人去齐鲁学习儒家七经,并非司马相如。因无其他史料记载可供参照印证,秦宓说的很可能不准确,还是应该相信常璩严谨的记述。但司马相如曾经执教于石室讲堂,则是可以充分肯定的。可见司马相如和文翁一样,也是对蜀地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

司马相如青年时期在蜀中成都等地的故居,因历史久远已难觅踪迹,而传世文献记载的成都石室讲堂保存完好历久弥新,应该就是司马相如在步入仕途之前曾经执教的地方。汉代的成都石室,又称文学精舍讲堂,与文庙相邻,以后一直是历代府学所在,也就是今石室中学的前身,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可谓是人类文明史上创办时间最长的一所学堂。我国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如西安、洛阳、南京、开封等,都是古代学子云集之地,可是随着历史岁月的变迁,千年以前的古老学堂皆已湮没无存,成都文翁石室迄今却依然在发挥着培养人才的作用,这也足以称为中华教育史上的千古佳话了。

文翁是继李冰之后在蜀地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位杰出郡守,因而深受蜀人敬仰。李冰去世后,蜀人为他建了大墓,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九说:什邡的“章山后崖有大冢,碑云:秦李冰葬所”。又引《开山记》说:“什邡公墓化上有升仙台,为李冰飞升之处。”又引《古蜀记》中的说法,认为“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后成化,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 蜀人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功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特地在都江堰附近为李冰修建了祠庙,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来纪念他。文翁为蜀地的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鞠躬尽瘁,他在蜀地因病去世后,蜀中的父老乡亲也特地为他建立了祠堂,每年也要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缅怀与纪念。顾颉刚先生称赞文翁在蜀地推行教育和文化的贡献说:“于是文教大行,蜀郡青年到京城里读书的数目不比齐、鲁少了。武帝看他的教育行政办得这样好,便命天下郡国都模仿他立起学堂,所以后来各地都有文庙和学宫。文翁死于蜀,蜀人替他造了祠堂作纪念,和那位大兴水利的李冰同样致敬。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谁提起四川的好官,谁都会想起这两位贤太守来。” 天府之国由于拥有了李冰和文翁这两位客居于此的杰出人物,是多么荣幸!蜀人每年持续不断的祭祀活动,就由衷地表达了对他们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成都市图书馆内的司马相如塑像

从汉代开始,随着文运的勃兴,蜀地涌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学者。司马相如撰写的大赋,辞藻华美,气势宏大,获得汉武帝的赞扬,产生了轰动效应,当时的文人才子们都竞相仿效,由此推动了汉赋的兴盛。司马相如成了蜀中文人学习的榜样,之后的王褒、严遵、扬雄等人,都是写文章的好手。蜀地堪称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在汉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常璩自幼就熟读了蜀中前辈文豪的著述文章,对他们产生了崇敬之情。常璩后来在《华阳国志》中专门为蜀中先贤立传,对前辈文豪赞扬有加,就真实地表达了他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推崇。

与繁荣的文学景观相呼应的,则是蜀地史学的兴盛。蜀人好治史,特别好治地方史,亦是汉代以来蜀地文人中的一个重要传统。西汉时期,扬雄撰有《蜀王本纪》,严君平撰有《蜀本纪》,可能还有许多蜀人也撰有这方面的著述,惜多已不存。东汉时期,成都人杨终撰有《春秋外传》,郫人何英撰有《汉德春秋》,雒人李尤与人合撰了《东观汉记》,等等,也大都失传。以上是文献史料记载透露的信息,由此可知蜀人治史的传统及对地方史的重视,在蜀地已经形成了一种浓郁的风气。

蜀汉时期,蜀地史学十分活跃,谯周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先后撰写了《后汉记》《古史考》《蜀本纪》《巴蜀异物志》《益州志》《三巴记》等大量史学著作,对当时和后世治史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谯周是西充人,自幼好学,熟读诸子文章并精研六经,对天文与史学都有深入的研究。谯周很有学问,名声在外,但口才一般,穿着不修边幅,不善于与人辩论,却很有见识,擅长写作。出仕蜀汉时,诸葛亮任命他为劝学从事,蒋琬任命他为典学从事,总管益州的学者,后主拜他为太子的老师。在魏国派邓艾从阴平小道攻入蜀地兵临成都之际,后主听从了谯周的献策而投降了魏国。三国归晋之后,谯周被征召至洛阳,后来因病去世。谯周著述颇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他撰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书)之属百余篇”。 其中史学著述数量众多,对蜀中文人影响较大,弘扬了蜀地自西汉以来好学的传统,促进了重视地方风土民俗与历史地理的风气。谯周除了著书立说,还招收了一些弟子,向他们传授做学问的方法,其中有些弟子后来也成了蜀中的著名学者。

秦宓也是蜀汉时期一位博古通今的人才,在刘焉、刘璋时就出仕了,蜀汉时曾任长水校尉等。秦宓在史学方面很有造诣,曾发表过一些很有见识的高论,如与广汉太守夏侯纂谈论益州的优劣时,秦宓说蜀有汶阜之山为江水的源头,禹生石纽乃汶山郡人,疏江决河为民除害功冠华夏,三皇出谷口即今之斜谷,“此便鄙州之阡陌,明府以雅意论之,何若于天下乎?于是纂逡巡无以复答”。 秦宓认为巴蜀的历史文化早于天下,以此抗衡中原,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学术思想对蜀中学者影响很大。《三国志·蜀书》记载,秦宓是谯周之师,谯周“少时数往咨访,纪录其言于《春秋然否论》,文多故不载”。 可惜秦宓撰写的著述都失传了,谯周记录的访谈也散佚了。但从谯周撰写的其他著述可知,谯周在史学方面师承了秦宓,很多学术见解都与秦宓一脉相承。

与秦宓同时代的,有从河南新野入蜀的来敏,他撰有《蜀本论》,记述了古蜀时候的蜀王事迹,可惜此书也散失了。传世的《水经注》中引用过两条记录,记述了望帝与鳖灵的故事以及石牛便金的传说,与扬雄《蜀王本纪》大同小异。

陈寿是谯周的弟子,在史学方面造诣很高,阅读极多,用功甚深。谯周写过《益州志》,陈寿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篇。晋初,陈寿撰写了《蜀书》,记载了东汉末年刘璋、刘焉二牧以及蜀汉先主、后主君臣史事。后来陈寿做了晋朝的著作郎,“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陈寿还将诸葛亮的故事集为二十四篇,还撰写了其他一些著述。

常璩的从祖常宽撰有《蜀后志》《后贤传》《梁益篇》等,记载了晋武帝时蜀中官吏之事,还写有《典言》五篇,并“著述诗、赋、论、议二十余篇”。 从常宽的著书立说,可知常氏家族有读书好学的家风与治史的传统。常璩生于“文献故家”,自幼就受到了这种家风与传统的熏陶,并得其从祖常宽《易》学、史学之真传,这对他的成长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自汉代以来蜀地文化的繁荣与史学领域的活跃,这对常璩的影响很大,给了他丰富的文化滋养,使他成为一位很有学养与见识的文人。正是常璩的勤奋好学和博览群书,丰富了他的学识,其学问逐渐进入比较全面和深厚的境界,从而为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写作基础。 qF19xPeS/ZJSUK6gJgYShj2LMp1Bl3JuJ98P7JiTJF8N6slQbDfZB+X0fSfQG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