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前四代传承人传略

顾云岩 顾氏外科肇始者。由崇明迁徙浦东后,从事中医外科,在浦东、南市等地开设诊所,诊治外科疾病,开创了顾氏外科。

顾筱岩 (1892—1968)字鸿贤。秉承家学,幼承庭训,继承家业,从师于父兄,先后悬壶于浦东和南市城里,以治疗疔疮、乳痈、疡科、外科杂症誉满沪上,被封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1948 年至香港,曾悬壶九龙。1956 年率先返回上海,任职于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潜心著作。6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编著全国统一外科教材时,他支持子侄门人,毫无保留地将顾氏内治心要、外治秘法全部收录到教材,得到了全国同道的赞许。他既深研经典理论,更重视临床实践,以先贤孙思邈“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为行医指南,师古而不泥古,学今而能化裁,独具胆识,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如提出“外之症实根于内”立论,重视整体治疗,治疗时时顾及胃气;在疮疡论治中十分重视脾胃及饮食调摄在治疗疮疡中的作用,时以食疗和药物相结合,每每取效,而起着相得益彰的作用;强调疮疡论治首辨阴阳,善辨阴阳虚实,掌握阴阳转化规律;强调疮疡初起以消为贵。创研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验方和颇有独到的外治疗法,如芩连消毒饮治疗疔疮,“疔疮虫”外治疔疮等,逐步形成和奠基了顾氏外科流派。著有《外科外敷选方歌括》,并将数十年临床上擅长的疔疮走黄、乳部疾病、委中毒、骨槽风等疾病,以医案、医话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及“文献馆丛刊”中,如《疔疮走黄辨证施治》《乳部疾病谈》《穿骨流疽治疗体会》《委中毒的病因及治疗》《痄腮证治》《漫谈对口疽》《治愈形成空腔窦道的瘰疬一例体会》《骨槽风临证心要》《发背兼消渴治疗体会》《垫棉压迫法治疗耳后发》《外治疗法经验》《漫谈大头瘟的治疗》等。

顾伯华 (1916—1993)字铭章。自幼随父顾筱岩习医,1936 年毕业于私立上海中医学院,即设诊所于上海。1952 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授,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简称“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上海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8 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被选为全国中华中医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常委,上海市教卫高校教授职称评审组成员,1980 年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外科师资进修班班主任。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建设文明先进工作者。顾伯华悉心钻研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并加以融会贯通,并有所发展和创新,继承和发扬了顾氏外科的独特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对疮疡、皮肤病、肛门病、乳腺病、血管病及急腹症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走黄与内陷的辨证施治的规律,在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采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为大法,创制了锦红片治疗急性阑尾炎、胆道感染等各种炎性急腹症均有显效。对乳房病论治方面独具匠心,指出中医文献中的乳癖,包括现代医学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症两种疾病。并提出将乳癖分为肝郁气滞和冲任不调两型,对冲任不调型治则除疏肝理气外,着重加用调摄冲任药物如仙茅、仙灵脾、锁阳、肉苁蓉、菟丝子之品,收到了满意疗效。另外,乳晕部瘘管一病,在古代及近代医著中均无记载,在临床上亦较为罕见。顾伯华早在 1954 年首先发现了此病,并命名为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详尽了描述了临床表现及与乳腺癌鉴别诊断,创立了挂线和切开等法治疗,疗效颇佳。在继承中医传统的一些外治法外,在临床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如橡皮筋挂线治疗肛瘘和乳晕部瘘管,气囊袋压迫止血法治疗内痔结扎术后并发大出血,热烘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垫棉疗法,不但用于溃疡新肉已生、皮肤与皮下组织不能黏合者,还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蓄脓现象者,以及窦道蓄脓,避免了扩创手术,加速和促使疮口早日收敛。对外科常用成药进行了改革,如把小金丹改成小金片;醒消丸改成新消片;六神丸改为解毒消炎丸,又改为六应丸。创立新药清解片、复黄片、痔宁等。这些成药,均按新的方法制成,节约了药材,提高了疗效,方便了患者。先后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医院校外科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和《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外科经验选》《中医外科学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以及在中医外科学术界颇具影响的近 100 万字的《实用中医外科学》等著作,毫无保留地将顾氏外科流派学术奉献出来,使传统中医外科形成系统的医学体系,为丰富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顾伯华创制的锦红新片获上海市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1977),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瘘管的治疗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甲级奖(1986)。顾伯华是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

陆德铭 (1935—)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临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日本气功学会名誉顾问,《上海中医药杂志》主编等。现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顾问等职。

陆德铭 1962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60 年起师从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教授,深得其传,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50 余年,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痈疽、皮肤病、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首倡调摄冲任法治疗乳癖,研制“乳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达 93%以上,并已完成新药三期临床研究;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为大法辨治乳腺癌术后,可抑制复发转移的发生,5 年生存率达 90%以上。首先确立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名、病因病机,阐释诊治规律,改进手术方法,总结治疗方案,具有复发率低、外形损伤小等特点,治愈率达 95%以上。以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为总则,内外合治救治毒蛇咬伤,每挽危急于一线,并为龙华医院开设“毒蛇咬伤救治绿色通道”打下坚实基础。他提出的毒蛇咬伤中毒程度评估要点,已成为救治毒蛇咬伤患者临床准绳。主编、参编《中医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和《实用中医乳房病学》《关节痛》《中医外科诊疗图谱》《实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实用中医外科学》(第一版、第二版)等多部专著。他主持完成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中医治疗”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陆德铭还被美国的《世界著名领导者辞典》、英国的《世界名人辞典》及《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收录。

马绍尧 (1939—2021)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市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研修班指导老师,上海市培养后备学术专家导师,马绍尧工作室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1962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60 年拜顾伯华教授为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

马绍尧以藏象学说为指导,提出从脏腑论治慢性、疑难复杂性皮肤病,从肝论治银屑病,从脾论治湿疹,从肾论治脱发等,把皮肤病的辨证论治从风湿热虫毒,深化到脏腑,开阔了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主编《现代中医皮肤性病学》《现代中医皮肤性病诊疗大全》《实用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皮肤病手册》等 12 部专著。参编《中医外科学》第五版教材、《实用中医外科学》《皮肤病研究》等 10 余部书籍,发表文章 60余篇,主要有《阴阳学说在中医外科临床的运用》《皮肤病的辨证分型施治》《红花草日光性皮炎的中医治疗》《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96 例临床总结》等。由他验方创制的院内制剂“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其学术理念“心肺脾三脏同调理论指导下的湿疹防治研究”获第六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

唐汉钧 (1938—)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唐汉钧 1963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顾伯华先生。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外科学会主任,上海市中医乳房病协作中心主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外妇儿五官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佳医师、第三届高尚医德奖、上海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

唐汉钧内科功底深厚,外科诸法(敷贴、熏洗、垫棉、缠缚、结扎、药捻、挂线、拖线、切开、针砭等)精通。崇尚“治病必求其本”“治外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外病内治,内外结合。重视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经络的平衡,治本尤重脾肾,视健脾益肾为扶正根本,祛邪则善用清热解毒、和营活血、化痰软坚、祛瘀消肿等法。擅治中医外科诸疾,对疮疡、乳腺病、甲状腺病、周围血管病、肛肠病、皮肤病等,均有精深、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乳癌术后调治及抗复发转移,主张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祛邪为标,正气充实,邪不可干。对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除辨证选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摄冲任法外,还擅用益气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对于小腿慢性溃疡之经久不愈或愈后复发,认为与疮周之“瘀”、体质之“虚”有关,在“祛腐生肌”理论基础上,在国内首先提出“祛瘀生新”“补虚生新”的学术观点,丰富了祖国医学愈创治则与理论。据此研制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在继承传统的中医外治药捻(线)法基础上创用中药推注、灌注法,在“祛腐、祛瘀、补虚”学术理论指导下治愈了各种难愈性窦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课题 20 余项,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甲级奖、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 10 余项。发表有关疮疡、疔疮、发背、脱疽、乳痈、乳癌、甲状腺肿、丹毒、烫伤、复杂性窦瘘、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的辨证论治论文 100 余篇,主编卫生部“十一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外科临床研究》以及《中医外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现代中医乳房病学》《中国民间外治独特疗法》《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中国大百科·传统医学卷·外科》等著作 20 余部。

唐汉钧教授十分重视培养中青年医师,教书育人,扶持后学,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30 余名,博士后 2 名,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8 名,上海市髙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学员 7 名,百人计划、启明星、医苑新星、大学后备专家、上海市优青 10 余名,这些学生中现在已有多位成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市名中医,并成为各所属专业领域的学术和管理骨干,多人担任全国专业学会的主委、副主委。

顾乃强 (1938—)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3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曾任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及天山中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系统高评委中医学科委员、中华中医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现定居美国洛杉矶,受聘为黄帝中医药大学、加州中医药大学及友三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承担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等课题多项,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主编《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乳房百问》和《外科医话趣录》,发表论文 30 余篇。

朱培庭 (1939—)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5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已故著名外科专家顾伯华、徐长生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西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医教科副科长、胆道疾病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中心主任及中医外科实验室(国家三级)主任等职。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主任,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中医外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委会顾问,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上海市第二届科技精英提名奖、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上海中医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突出贡献科研工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级荣誉会员”、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并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

朱培庭长期致力于外科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硕果累累。尤其是对胆道结石和胆道感染,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成功研发了一系列防治胆道疾病的中药新药(如胆宁片、升清胶囊及芍杞颗粒)。先后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4 项。获各级奖项近 20 项(主要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市首届优秀产学研工程一等奖,2002 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第四届徐光启科技金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关胆石病、胆道感染等学术论文 200 余篇,主编《实用中医胆病学》为代表的学术论著及编写教材 9 部,申请国家专利 2 项。

主要学术思想及成就包含以下四个方面:①国内首创“胆病从肝论治”理论。该理论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胆石病医疗协作网辐射至全国。②国内率先规范慢性期胆道感染、胆石病辨证分型并制定规范。首次发现“肝阴不足”是该病临床主要分型。同时将该病主要辨证分型归纳为肝胆气郁型和肝阴不足型,制定《胆石病辨证诊疗规范》。该规范于 2002 年被国家食药监局收录于《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沿用至今。③基于“胆病从肝论治”理论,践行产学研一体化。遵循“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研发符合中医辨证规律中药新药 3 项(胆宁片、升清胶囊和芍杞颗粒)。其中胆宁片是上海地区首个国家级中药新药。④胆宁片实现中药国际化,走向国际舞台。胆宁片上市后经二次开发,于 2016 年获得加拿大天然药品注册(No:80073325)。

顾乃芬 (1941—)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20 世纪 60 年代即随父亲从事临床医疗,尽得顾氏外科真传。1967 年大专毕业,1980 年于上海中医学院师资班结业,1993 于第一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结业。在肛肠病、乳房病、甲状腺瘤、皮肤科和疮疡病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顾乃芳 (1941—)主任医师、第五届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工作 55 年。

自 1959 年开始跟随父亲顾伯华抄方学习顾氏外科,1967 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毕业,后曾任安徽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主任。临床诊治经验丰富,效果显著。2001 年 6 月参加第二届世界牛皮癣大会,向大会提交《天然草药治疗牛皮癣临床分析》论文。

现任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特邀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中医、顾氏外科、顾乃强顾乃芳传承工作室”传承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上海市传承人,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顾氏外科”嫡系传承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聘任“第四届皮肤科分会顾问”。

参编或主审《实用中医外科学》《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中华中医昆仑·顾伯华卷》《顾筱岩方笺存真》《中医皮肤科顾乃芳》等多部著作。

2022 年创建“上海市名中医顾乃芳工作室”,目前正在进一步发掘、整理和传承顾氏外科疗法,不断进行传承和创新。

顾乃芳坚持顾氏外科“从整体出发,治病求于本”的治则,专注于中医皮肤科领域,提出和建立了顾氏中医皮肤科“其病在外、实根于内、治病求本、以内治外”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陆金根 (1947—)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工匠、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项目负责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顾氏外科负责人,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顾氏外科负责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上海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顾问。

1973年毕业后至龙华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即师承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教授。于 1990 年确定为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顾伯华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曾获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医学生涯深得著名中医外科泰斗顾伯华教授亲传,全面继承顾氏外科精髓。从事中医外科工作的 40 余年间,尤其擅长中医肛肠病专业,通晓理论,精于手术。在继承导师经验的基础上,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外科病之治疗务必“以消为贵,内治贵早”“腐脱新生之效必系气血之盛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陆金根总是践行“临证为上,衷中参西”的医学实践模式,在洞悉疾病的西医学病因、病理、治则治法的同时,借助于深厚扎实的中医理论根底,融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践行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继承,注重研究,注重创新,崇尚“治病必求其本”“治外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主张外病内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法尤重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确立了两个新的中医病名(瘿痈、肛疽),并被编入统编教材。创立“拖线引流术”治疗多支管性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又无肛门失禁、肛门移位、肛管皮肤大片缺损等后遗症。创立“痔外静脉丛剥离术”治疗血栓外痔,远期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点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15 项,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20 项。发表了论文 120 余篇,主编、主审《实用中医外科学(第二版)》《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中医痔病百问》《实用中医肛肠病学》《肛肠病中西医治疗学》等专著与教材 10余部。

(本书编写组) 4N+433AEl+tLFdp+2f8NOC7icTtx9sb1VoU6NbsA4oBrimRZFvw9DRIrcWzbRV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