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音信消息”也。依据《新词源》考证,早在中国唐朝年间,诗人李中就在他的诗作《暮春怀故人》中提到“信息”一词:“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其中的“信息”就是消息的同义词。在西方的早期文献当中,信息和消息也是互相通用的。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1984年出版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一书中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是对信息本质的最深刻且有理论性的科学论断,其首次将信息与物质、能量放在同等地位。诺伯特·维纳从物的交换的角度给出了对于信息的解释:“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当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意大利学者朗高在1975年出版的《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一书中提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和变化着,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可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在产生着信息。
信息既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同时又是以信息化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系统和服务)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独立对象。从本体论而言,它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从认识论而言,信息是主体能够进行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包括主体所关心的这类运动状态变化的表象、含义与价值。信息又是关于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认知形式,是维持人类的社会与经济活动所需的第三种资源(物质、能量与信息)。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信息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这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语境与角度下对“信息”进行思考的结果。时至今日,信息也并无一个达成统一认知的定义,这是由于信息本身是一个有极大影响和指代范围的概念。目前认同度比较高的关于“信息”的定义包括:“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的一切符号系统化知识”,信息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经验、知识与智慧”等。
信息大体可以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人的信息。自然信息大到宇宙,小到基本原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社会信息则一般包括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的信息来源于生理和精神两个层面,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创造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采集、交流与应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数据层、信息层和知识层,其结构如图1-3所示。数据层是未经过组织的事实与符号,信息层是被有意识结构化的事实与符号,知识层则是在社会实践中可以进行应用的理论化信息。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解读、经验积累与表达的循环过程。从设计的角度而言,信息是将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内容,并构造文脉环境、使得其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最终转化成用户可以进行应用的知识。信息虽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事物运动的状态到底是什么,这种状态将以什么方式转变,但不一定具备普遍抽象的本质。因此,信息具有可以被转化成知识的基础,但其本身并不能够被称为知识。
图1-3 “信息”的概念结构图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的交流渠道与传播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信息还体现了当今社会的诸多内涵。比如,信息虽然无法被人看到或触摸到,但是同样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从理论上讲,将任何人说出、唱出、描绘或者拍摄的所有事物进行记录下来并保存为信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几乎所有的信息,只要能够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加工,就一定有足够的磁盘和芯片空间将它们全部进行数字存储。任何信息一旦被存储进计算机,就可以在转瞬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复制并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美学的角度而言,信息的传递和交互性已经在技术的范畴中得以实现,而信息的平衡将是未来的美学原则。对信息进行设计,终极目标是能够针对人们的各种显性与隐性需求创造愉悦的用户体验。对信息进行理解与应用,就要能够掌握信息产生的时间与环境,了解信息的本质特点,从传播速度与广度层面把控信息。
从广义角度,信息是广义主体对广义客体的表征,或者更一般地说,信息是一事物对他事物的表征。这个定义是最一般、最普遍的定义,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它的内涵小而外延广。也许,这个定义能够统一现代科学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概念。也就是说,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计算机操作的信息、生物遗传信息、生物体之间交流的信息、人类社会交际的信息,都可用一事物对他事物的表征来定义。
对信息的广义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信技术观。认为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一种熵,而且仍然有人认为一般信息的单位是比特。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重视和认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香农提出信息论,归功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不过Information一词并不是香农创造的,信息概念的现代应用已经远远超出通讯领域的范畴。第二种是本体论或客观论,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的方式,信息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类信息的运动当然与主体无关,如有人认为信息是一种场的观点,是事物联系的普遍形式,有人将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并列为宇宙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三种是主体论或主观论,认为信息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或是被反映的物质的属性,如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或编码的知识,控制论奠基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和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东西,还有人认为,信息应该是对人有用的东西,有人认为信息必须是新的,必须具有某种价值,等等,特别是在研究经济信息时,对信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观感觉 [1] 。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年)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即一个信息由 n 个符号构成,符号 k 出现的概率为 p k ,则有
这个公式和热力学的熵的本质一样,故也称为熵。从式(11)可知,当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即“不确定性”最高时,信息熵最大。故从狭义角度,信息可以视为“不确定性”或“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一书中指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英国学者威廉·罗斯·阿希贝(William Ross Ashby)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意大利学者朗高在他的《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一书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于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
(1)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反映的对象则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因此信息分为主观信息与客观信息,主观信息必然要转换成客观信息。
(2)普遍性。物质决定精神,物质的普遍性决定了信息的普遍存在。
(3)无限性。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无限性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无限的事物产生无限的信息;二是每个具体的事物或有限个事物产生无限的信息。
(4)动态性。信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5)相对性。不同的认识主体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以及信息量可能是不同的。
(6)依附性。信息的依附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信息必然由客观事物所产生,不存在无源的信息;另一方面,任何信息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质的承担者,信息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7)交换性。信息通过处理可以实现变换和转换,使其形式或内容发生变化,以适应特定的需要。
(8)传递性。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转移或扩散。
(9)层次性。客观世界是分层次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也是分层次的。
(10)系统性。信息可以表示为一种集合,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因此,可以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信息系统。
(11)转换性。信息的产生不能没有物质,信息的传递不能没有能量,但是有效的使用信息,可以将信息转换为物质或能量。
(1)精确性。指对事物状态精确的描述。
(2)完整性。指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包括所有重要事实。
(3)可靠性。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的过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预期的。
(4)及时性。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间隔的长短。
(5)经济性。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6)可验证性。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程度。
(7)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1)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人们认识世界,首先要获取认识对象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获得有关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2)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
(3)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人们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使客观世界变得更加有序。这种有序至少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使得本来有序的客观世界得到改善,变得更加有序;二是打破原来的有序,建立一种新的有序。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信息的保证。
(4)为资源开发提供条件。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要建立在资源之上,所有这些资源可以分为两类,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无论开发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都需要信息。
(5)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生产是人类生存或发展的基础或前提,包括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其中知识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内容,而信息则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
不同于“信息”的名词属性,“交互”是一个动词。在古时期的《京氏易传·震》中就有记载:“震分阴阳,交互用事。”《后汉书·左雄传》中也云:“自是选代交互,令长月易,迎新送旧,劳扰无已。”而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交”的字义包括“相错、结合”“一齐、同时”,“互”的字义是“彼此”之意。“交互”的字面释义为“互相、彼此”“替换着”;除此之外,“交互”还包含着“和谐”的思想,主要是指适合、协调和恰当。
一般而言,交互泛指人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信息交流,表示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双方之间(包含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所发生的信息交换,用户可以做出单方面的反应,而另一方也须根据信息的输入做出相应的反应;交互也可指双方之间涉及实物或服务的交换。交互一词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意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进行双方面互动”。
交互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属性。在进行交互属性研究的过程中,许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于交互的属性有着不同学术角度的见解和观点。
研究学者们将交互看作信息通道的属性之一,这是由于交互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建立动态依赖成为可能。舍扎夫·拉菲里(Sheizaf Rafeali)就认为,交互代表了一个系统中信息互相联系,尤其是之后的信息关联之前的信息的解释程度 [2] ;他将交互视为基于连续信息相关性的变量。凯利·何特尔(Carrie Heeter)则延续了拉菲里的研究思路,将交互与媒体结构、用户应用的过程结合起来展开探讨。此外,路易萨·哈(Louisa Ha)与林肯·詹姆斯(Lincoln James)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定义了交互的属性,指出“交互代表了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对与对方的沟通做出反馈的程度以及渴望促进相互间沟通的需要” [3] 。依据传播学的研究结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信息接收者做出的反馈所生成的信息交换,均可视为交互。交互与用户心理及其行为特征有紧密的联系,无论对于何种传播媒介而言,这种联系均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交互常被看作一种用户进行信息输入从而进行系统响应的过程,是用户参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机制。比如简思·弗雷德里克·简森(Jens Frederik Jensen)认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控制形式及其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是交互的决定性因素。阿里那·贝曾·艾弗里(Alena Bezjian Avery)认为,“从根本上说,交互代表着用户控制信息的能力” [4] 。乔纳森·E.斯图尔特(Jonathan E.Stewart)也指出,“交互反映了信息用户实时参与并调整信息媒体环境形式与内容的程度” [5] 。李杰兴则基于用户媒体和用户两种关系,将交互视为依据信息用户的反馈而变化的事物。概括而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通常认为交互代表着信息用户在某种时候对于某种信息所施加的响应与改变。
在心理学领域,交互通常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状况评价。舍丽·图科(SherryTurkle)认为,交互代表了人际关系与人文主义的一种变量。而在社会学领域,研究学者大多认为,交互的概念代表着多人之间相互适应彼此的行为与联系方式;比如斯塔基·邓肯(Starkey Duncan)就将交互看作一种信息双方相互意识到对方存在的状态。
早在1986年,简·伯德维克(Jan Bordewijk)与本·文姆(Ben van Kaam)就提出了交互的四部分模型,其中的核心概念是对于中心以及个体来源的控制。整个模型由两个维度组成,分别是信息来源的控制、时间和主题的控制。该模型简明扼要地揭示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最典型的交互类型,其在类型学、传播学等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模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训示。指信息从一个信息发送者实时传送到许多信息接收者的过程,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这是一种比较传统而典型的单向沟通模式,鲜有反馈情况的出现。传统的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及电影等均属于这种信息传播类型。训示是一种可以让信息用户在某个单向的信息媒介系统中,从连续不断的信息流中进行选择的方式,交互含量很低。
(2)咨询。反映某个信息个体在信息中心的信息库中查询信息的过程。比如在某个计算机环境当中,信息用户进行信息数据的查询等均属于这种信息传播类型。咨询为信息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以帮助信息用户在某个双向交互式信息系统中完成信息请求,进而做出基于自身需求的选择。
(3)注册。反映的是与咨询相反的信息传播过程,即信息中心对于某用户信息的记录与储存。注册常见于系统对某信息用户的监督过程中,但有时也会被不合法的利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注册展示了一种信息媒体中心去适应某个信息用户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交互含量与咨询是大致相同的,区别在于两者的信息传播方向是相反的。
(4)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信息个体间通过媒介进行直接交流的信息过程,常见的电话、短信、微信等均属于这种信息传播类型。对话允许信息用户在一个双向的系统中进行信息输入并能得到实时反馈,主要包含了人与人的交互、人与机器的交互。由此可见,对话相比其他三种典型的交互类型而言,具有更高的交互含量。随着对于交互类型的深入研究,学者克里斯蒂娜·斯普尔京(Christina Spurgeon)指出,“对话”这一交互类型实际上还包括了“注册”,强调了信息用户同时也是信息创造者这一全新认知,这对于交互类型的发展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里,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和情感上的交流需要,这决定了社会大众对于信息交互活动的必需性。信息交互方式的演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演化,信息在社会环境中传播的速度和完成度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在原始及农业社会时期,自文字出现后,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信息传播,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化。在这一历史时期,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较缓慢、内容也比较简单。比如中国古代的驿站,实质上只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渠道载体,虽然其在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只能传递比较简单的文字信息与符号信息。
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的传播形式开始转向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内容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综合呈现。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发明,意味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接近于光速,这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可以远距离短时间进行传播,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播效率进一步提高。
信息社会时期,信息传播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每一个信息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交互方式,信息互动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特点得到明显增强。快速变革的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跨媒体融合,这既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信息内容涵盖范围,信息开始以互动、双向的形式更多服务于人类的信息交互活动,人类真正进入“地球村”时代。与过去相比,信息社会的信息传播形式由“一点对多点”演变成“多点对多点”,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主体不再被专门机构所垄断。每一个信息用户都是信息的采集者和接收者,信息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参与性的提高使得信息受众趋于小众化、个性化。就像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提到的,“信息技术革命在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个人具有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在这种信息交互的模式中,没有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和观点,任何主流的观点和声音既可能受到广泛的认同,也可能遭到诸多反对意见。信息社会的信息交互方式特点为‘处处是边缘,无处是中心’”。
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交互方式非常多元化,既有通过传统大众媒介(如见面交谈、电话、信件)展开的信息交互活动,又有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视频电话)的互联网应用。信息交互双方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媒介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并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随时进行信息的补充与修改。相比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基于网络的信息交互方式含有一定的时间成本,比起面对面印象的形成较为缓慢,但最终能达到与面对面交流同等的交流效果,信息交流的数量则大致平等。互联网络的存在为信息交互活动营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变化性和主动性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信息应用可能,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扩展了人们的信息交互行为。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基础。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和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展,这为信息内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收入模式和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在谈到传统社会中的信息产生条件时认为,传统的信息交往过程中存在系统性扭曲现象,即信息存在非对称性,信息的沟通是不畅通、不健全的。而在信息社会里,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与大规模普及,人们有效地构建了与以往社会形态完全不同的信息交互环境。信息获取和传递十分方便,信息生产发达,信息消费也非常普及,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及多向的形式。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的互动是信息社会组织的中心,人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信息交互活动。网络化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与信息分享模式具有个性化、目标性、双向性和全球化的特点。不论从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和互动程度等任何视角来看,信息社会都远远胜过了过去任何一个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