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辛西娅和父母的例子,暴露了亲子关系中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跟同伴亲近,就会疏远父母?原因就在于:依恋本质上具有两极性。

人的依恋,就跟磁极一样,具有两极化的特征,你离地球的北极越近,离南极就会越远。人性也是如此,尤其对孩子或其他不成熟的人更是这样。亲近一个人,就会排斥这个人的竞争对象,这就像刚和新男友坠入爱河的女生,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前男友十分恶心。其实,前男友并没有变,只是她对前男友的依恋情感没有了。因此,一个人会被另一个人认可,也会被他否定,主要是看当时关系的指针是朝着哪个方向。依恋情感发生变化时,即使是原来无比亲近的人,现在也会觉得讨厌至极。这种改变有时发生得很快,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父母或许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孩子哭着回到家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突然就被“最好的朋友”甩了,觉得非常痛苦和沮丧。

从亲近到疏远,从喜欢到讨厌,从关切到蔑视,从深爱到憎恨,这些强烈又对立的情感,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孩子对同伴有多亲近,就会对父母有多疏远,依恋中不存在中立的东西。依恋把孩子的世界分成了喜欢和不喜欢、吸引和讨厌、愿意接近和设法逃避这样的两极。当同伴开始主导孩子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主导关系就会被取代,孩子的不同依恋对象——父母和同伴,就像情敌一样相互竞争着。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依恋的两极性是件好事,能维护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两极性最早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认生”的阶段。婴幼儿越依赖某个成年人,他就会越排斥其他人。婴幼儿觉得某个陌生人离自己太近,让自己不舒服,就会害羞地躲开,扑向自己亲近的人。这些都是孩子依恋两极化的体现,不过,很多父母没有看见这些,却总是训斥孩子太过失礼。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依恋的两极性也存在负面性。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认生”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认生”本能会转变为其他的疏远表现。比如,青少年不再会像小孩子那样,用吐舌头的方式直接表达不满,但他们却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示出相同的态度——远远地盯着你、表情冷酷、翻白眼、不和你对视、不和你接触、不和你互动,等等。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各种育儿技巧在行为层面解决问题,常常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想象下面的这个场景,会让我们对依恋的两极性有更深刻的体会:

假设你有个读3年级女儿,她叫瑞秋。自从她上幼儿园起,你每天都送她去上学,大手拉小手,感觉非常幸福。把她送到学校后,你总会抱住她,亲她,跟她说一两句亲密的悄悄话,然后再离开。然而,瑞秋最近的心思都在同伴身上了,她想一直和她们在一起。慢慢地,她就像变了一个人,言谈举止、穿衣喜好都变了。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样拉着她的手出门,走在路上,碰到了她的几个同学。这时,虽然你还是拉着她的手,但是她的手却拉得不那么紧了,走路也总是比你快半步或者慢半步,总之,就是故意不和你并排走了。后来,你们又遇见了几个她的同学,她突然就松开了你的手,向前跑去。到了学校后,你还是像以前一样弯下腰想抱抱她,她却挣脱你的怀抱,好像很难为情的样子。最后,她没有热情地拥抱你,只是勉强地把胳膊搭在了你的肩上,挥手说再见的时候,都不正视你了。

这一切,必然会让你觉得受伤与失落,但其实,你刚才所经历的就是依恋的两极性:从亲近到疏远。当有更加宝贵的新关系出现时,孩子就会挣脱原先抓紧的手,为同伴无情地抛弃我们。

依恋两极性的负面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拒绝和父母有相同点。依恋父母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想变成父母的样子,而同伴导向的孩子,则非常讨厌和父母一样,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变得和父母不一样。如果说相同意味着亲近,那不同就意味着疏远。正因如此,同伴导向的孩子会刻意培养一些和父母完全不同的爱好,或保持与父母相悖的观点,他们就是想和父母完全不一样。

有时,人们可能会把孩子这种偏要和父母不同的执念,误认为是他们在追求个性。实际上,这是两回事。孩子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不是只在亲子关系中才会如此。真正追求个性的孩子,在任何压力面前都会坚持自我,而事实上,很多声称“有个性”的孩子却恰恰相反。他们在融入同伴群体的过程中,会被彻底同化,但凡有一丁点儿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都会让他们非常不安。成年人眼中孩子的“个性”,其实是孩子的一种伪装,伪装背后,是他们求同的强烈内驱力。而倘若此时我们能看见这种求同的真实原因,就等于向孩子靠近了一步。

还有一种比疏远更极端的排斥行为,就是去嘲笑那些自己想要疏远的人。这种行为,其实是受到了本能的支配。就如亲近和疏远,是关系的两个磁极,“效仿”可能是最好的赞美方式,而“嘲笑”则是最侮辱人的贬低行为。只有看见,我们才能发现这两者的深层含义。

孩子越是想通过共性来亲近同伴,就越容易把成年人当作嘲笑的对象。喜欢和求助的对立面,就是厌恶和蔑视,当孩子把同伴当作自己的导向后,就会理所当然地把父母当作自己嘲笑、愚弄、侮辱和贬低的对象。一开始,孩子会在背后说父母的坏话,这样做通常是为了赢得同伴的好感,但随着同伴导向的程度不断加深,他们对父母的攻击也会愈演愈烈。可悲的是,这种恶意的行为,原本是用在敌人身上,因为只有在对待敌人时,才可以坦然采取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然而,现在孩子却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父母,无论是对父母、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亲子关系而言,这都是一种伤害。同伴导向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对本能的控制,一举一动只是在跟风而已。而这就是主导关系相互冲突、依恋两极分化后的结果。教养的真相,我们只有层层剥离才可发现,借此我们才能看见孩子的真实世界。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得像没有父母一样,特别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关于父母他们只字不提,父母成了被忽略的角色。孩子一旦选择忠于同伴,就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站在父母这一边,不应该听父母的话。虽然父母会感到难过,但要明白孩子并不是故意要背叛和疏远父母,他们只是在追随自己的本能——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失控了的本能。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才能真正看见,否则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 wrvjY+vLVm4FNJE1zQlPDQmKoT/he9AayvBZ3lIpw2fsj0zDQJ0pfrNO2VGeq8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