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河道

点评

水系是汴京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要冲地位正是以水系为基础。汴河联通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北宋曾巩《河渠》),可以视作东京城的生命线。除了汴河外,还有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穿城而过,同时与护城河、城内的沟渠、池沼联结,城外与黄河、洛河、泗水等相通。汴河不仅承担漕运功能,还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防洪排涝、景观建设息息相关。《清明上河图》正是对河道与生活的形象化呈现。

本节中许多桥名以及相关地名乃民间俗称,由此亦可窥见当时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和传奇,如“彭婆婆宅”的彭婆婆乃是宋徽宗潜邸小妾,后被放出嫁给平民,又被徽宗召入禁中,颇具传奇;“高殿前宅”的高殿乃是担任殿前副都指挥使的高俅,“太师府桥”的太师乃是蔡京。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所录的名字都是他自己所经历的时期的俗名,而很多人物也是与他同时代的。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 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 自东南陈州门出。河上有桥十一 :自陈州门里,曰观桥 ,在五岳观后门;从北,次曰宣泰桥;次曰云骑桥;次曰横桥子,在彭婆婆 宅前;次曰高桥;次曰西保康门桥;次曰龙津桥,正对内前;次曰新桥;次曰太平桥,高殿前宅 前;次曰粜 麦桥;次曰第一座桥;次曰宜男桥;出戴楼门外,曰四里桥。

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 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 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 ,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 焉。

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 :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 ,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次曰顺成仓桥。

入水门里,曰便桥;次曰下土桥;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 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 。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 ,楼观 对耸。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干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火 舟船矣。

西去,曰浚仪桥;次曰兴国寺桥,亦名马军衙桥;次曰太师府桥,蔡相 宅前;次曰金梁桥;次曰西浮桥,旧以船为之桥,今皆用木石造矣;次曰西水门便桥;门外曰横桥。

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 ,自新曹门北入京。河上有桥五:东去,曰小横桥;次曰广备桥;次曰蔡市桥;次曰青晖桥、染院桥。

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 ,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河上有桥三,曰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之类。

又曹门小河子桥,曰念佛桥。盖内诸司辇官 、亲事官之类,军营皆在曹门,侵晨上直 ,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 ,得其名矣。

注释

①陈:陈州,今河南淮阳。蔡:蔡州,今河南汝南。②辽绕:同“缭绕”,回环旋转。③十一:应为十三。④观( ɡuàn )桥:以通五岳观而得名。⑤彭婆婆:宋徽宗做端王时的妾。⑥高殿前宅:即高俅宅邸。高俅因官职为殿前都指挥使,简称高殿前。⑦粜( tiào ):卖出粮食。⑧西京:北宋以洛阳为西京。洛口:洛水流入黄河的河口。⑨泗州:唐、宋时期,泗州城是汴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⑩方物:本地产物,土产。⑪仰给:依赖。⑫有桥十三:“十三”误,桥实为十四座。⑬丹艧( huò ):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⑭西河平船:一种行驶于东京西汴河上的浅底船。⑮石笋:高大的石柱。楯( shǔn )栏:栏杆。⑯阙( què ):古代皇宫、陵墓等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⑰楼观:高大建筑物的泛称。⑱遗火:失火。⑲蔡相:指蔡京。⑳般挽:这里指转运。般,同“搬”。京东路:北宋十五个区划之一,其辖区包括宋州(今河南商丘)。粮斛( ):粮食。㉑遮拥:掩藏保护。㉒内:指宫中。内诸司:皇宫中的各官署。辇官:指掌管内诸司车辆、器物的官员。㉓侵晨:天快亮的时候。上直:上班。㉔瞽( ɡǔ )者:盲人。求化:求人施舍财物。

译文

穿过京城的河道有四条。穿过外城南城墙的叫蔡河,河水来自陈、蔡一带,由西南处的戴楼门流入京城,曲折环绕,从东南处的陈州门流出京城。蔡河上有十三座桥:在陈州门里面的是观桥,在五岳观的后门外面;从北面数起,其次是宣泰桥;其次是云骑桥;其次是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其次是高桥;其次是西保康门桥;其次是龙津桥,正对着皇宫大内的前面;其次是新桥;其次是太平桥,在高殿前宅前;其次是粜麦桥;其次是第一座桥;其次是宜男桥;出了戴楼门之外,是蔡河上的四里桥。

流经城中的是汴河,河水从西京的洛口分洛水流入京城,之后向东流至泗州,注入淮河,此河道运送东南方的粮食。凡是东南一带的土产,都从此河进入京城,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仰赖这条河道供给。

自东水门外七里,到西水门外,汴河上一共有十四座桥:从东面数起,东水门外七里处的叫虹桥。此桥没有桥柱,整体全是以巨木凌空架起的,并用红色颜料加以涂饰,宛如天上的彩虹。汴河上的上土桥和下土桥也是如此构造。其次是顺成仓桥。

进入东水门里是便桥;其次是下土桥;其次是上土桥;此后汴河向西流,经过汴河角子门处的桥叫相国寺桥;再往西是州桥,正名是天汉桥,正对着皇宫前的御街。此桥与相国寺桥都较低平而不能通行舟船,只有西河平船可以通过。桥柱全是青石制成的,桥上的石梁、石柱栏杆及近桥两岸的石壁上都雕刻有海马、水兽和飞云的图案,桥下紧密地排列着石柱。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此桥乃皇帝车驾通行的御路。州桥的北岸是御路,其东西两侧的阙楼相对耸立。桥的西边有两只方形的浅船,船头置有数条又粗又长的铁枪,岸上有三条铁索。一到夜晚就将船都绞到水面上,这样做大概是为了防备不慎失火的船只顺流而下,威胁州桥以及下游舟船、建筑等的安全。

再往西去是浚仪桥;其次是兴国寺桥,又叫马车衙桥;其次是太师府桥,在蔡相府宅的前面;其次是金梁桥;其次是西浮桥,旧时是以船只横置水面而架设的桥,如今都用木材和石料建造了;其次是西水门便桥;汴河西水门外是横桥。

京城东北处的河叫五丈河,来自济州、郓州的漕船,转运京东路的粮食进入京城,从新曹门的北面进入京城。五丈河上有五座桥:东北水门向东去,有座桥是小横桥;其次是广备桥;其次是蔡市桥;其次是青晖桥和染院桥。

京城西北处的河叫金水河,从京城西南方向,分京、索二河之水,修筑夹堤,在汴河上架设木槽,使河水跨过汴河,从西北水门流入京城,在两岸高墙的保护下流入皇宫,灌注后苑的池塘。金水河上有三座桥,分别叫白虎桥、横桥和五王宫桥。

此外,曹门小河子上的桥叫念佛桥。因为宫内各官署的辇官、亲事官之类,驻扎的军营都在曹门外。他们每天天快亮的时候去宫里上班,路过此桥时,总有盲人在桥上念经化缘,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 2NWHW8Dm3zZIqz0wDKp7sZZgFTr7Ig/O73iKyTqvkw1Wmb2Ul8oUOPHMbR3ywQ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