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眼前节全景OCT在结膜囊肿中的应用

结膜囊肿又称上皮囊肿,是一种常见发生于球结膜的半透明囊肿(图3-1-1~图3-1-3),结膜囊肿形成原因复杂,因先天性或慢性炎症刺激、手术外伤等所形成。一般发生于球结膜,呈半透明囊肿,主要原因是上皮细胞碎片残留在结膜下引起,而后上皮细胞增生,继之中央部萎缩变性形成。手术引起的结膜囊肿最常见于翼状胬肉手术、斜视手术后,也可见于视网膜外路手术或玻璃体手术、青光眼阀植入等。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结膜囊肿亦有报道。结膜囊肿较小的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囊肿较大者可以有局部异物感、干涩、溢泪等,并且影响外观和睑裂闭合,我们利用AS-OCT,不仅更加准确地测量出囊肿的形态与大小,还可以发现显微镜下难以发现的细小囊肿。结膜囊肿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仅有轻微的异物感。临床诊断应与滤过泡相鉴别。结膜囊肿本身对眼压没有影响,且囊壁完整,囊腔内为透明液体,用手可推动,滤过泡则不可以。结膜囊肿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而滤过泡没有。Bhargavi Pawar等报道了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出现的结膜滤过泡,滤过泡经囊肿穿刺针穿刺可见房水流出。青光眼术后继发结膜囊肿易误诊为巨大滤过泡,结膜囊肿可能会自动消失,但大部分均需要治疗。

图3-1-1 结膜囊肿放大照相

图3-1-2 结膜囊肿放大裂隙灯照相

图3-1-3 结膜囊肿放大裂隙灯照相

治疗方法有热灼烧、YAG激光和手术等。目前手术切除仍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治疗方法,单纯手术切开引流注入丝裂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物的方法复发率高,且反复多次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手术切除不仅没有影响到滤过泡,还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结膜囊肿的预防主要是减少手术时与结膜的不必要的接触,避免结膜上皮组织经行切口植入。青光眼术后继发结膜囊肿易误诊为巨大滤过泡,术前可行UBM检查进行鉴别。手术切除术中应小心谨慎探查囊肿是否与前房沟通,切除标本应行组织病理检查,Tenon囊包裹性囊肿病理显示为结膜下异常增厚的胶原纤维结缔组织,而结膜囊肿则显示为结膜上皮性囊肿。

临床医生在裂隙灯下无法准确观察病情的情况下,通过AS-OCT可以更加直观了解整个结膜囊性结构,对单个或多个结膜肿物进行较为精准的定量诊断和评估(图3-1-4~图3-1-8)。

图3-1-4 AS-OCT显示单个结膜囊性病变组织

图3-1-5 灰度图显示囊性结构更清晰

图3-1-6 AS-OCT显示两个结膜囊性病变组织

图3-1-7 AS-OCT显示两个结膜囊性病变组织开始融合

图3-1-8 AS-OCT显示两个结膜囊性病变组织融合为一个大的囊性组织 lIf8OvhT3HSITEeJBU1sb4k7Ko0cipE+MXEqcnyPPt9YIzHS5AalYKr3C8zOoz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