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肛肠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一、肛门

肛门是人体消化道末端的开口,是肛管的下口,与体外相通,位于人体躯干部的最下端,臀部正中线、会阴体与尾骨之间,肛门周围皮肤布满大量的毛发、皮脂腺和汗腺,黑色素沉着,平时肛门紧闭,男性呈椭圆形裂状,女性呈圆形星芒状。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松弛呈圆形,直径可达3cm(图1-1-1)。

图1-1-1 人体肛门

肛门缘皮肤比较松弛且有弹性,因外括约肌和肛门周围皮肤收缩,皮纹呈放射状皱褶。手术时切除适量皮肤不会引起肛门功能障碍,若切除过多则可造成肛门狭窄。肛周皮肤神经丰富,由体神经支配,感觉敏锐,对疼痛特别敏感,故局部发生病变或手术可引起剧烈疼痛。肛周毛囊、汗腺、皮脂腺亦比较发达,易藏污纳垢造成感染和发生肛门潮湿而易生皮肤病变。

二、肛管

肛管是肠道的终末端,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缘。从齿线(又称齿状线)至肛门缘为解剖肛管,长2~3cm,从肛管直肠线到肛门缘为外科肛管,长约4cm,无腹膜覆盖,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与肛提肌围绕。肛管向下、向后与直肠形成一近90°的角,称为肛直角。其前壁较后壁稍长,平时为一纵裂,排便时扩张成管状,长度变短,直径约3cm。肛管的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前者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在排便和麻醉时,内括约肌可向下移位与原来处于外下方的外括约肌皮下部平齐,甚至越出外括约肌皮下部,这点在做内括约肌切断时要引起注意。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肛管皮肤,我国成人肛管周长10cm,至少应保留2/5,否则会造成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肠液外溢等并发症(图1-1-2)。

图1-1-2 肛管

临床常将肛管分为四个界线和三个带区,即四线三带。

(一)四线

1.肛门皮肤线

即肛门缘,是消化道体外最低的界线。

2.肛管白线

肛管白线又称内外括约肌间沟或Hilton线,在肛门缘与齿线之间,因该处血管分布较少,皮肤呈灰白色,又名肛门白线。其深部是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指诊时可触及一环状沟,故又称为括约肌间沟。

3.齿状线

又称梳状线,在肛门白线的上方,为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故又称黏膜皮肤线。是原始肛膜的附着线,系肛瓣和直肠柱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的环形线,距肛缘约2cm,约在内括约肌中部或中下1/3的交界处。线以上是直肠,以下是肛管;上方属于内胚层的直肠管,为单层柱状上皮;下方属外胚层,其皮肤为复层立方上皮和鳞状上皮,约80%的肛肠炎性疾病起源于此,具有重要的解剖和临床意义(图1-1-3)。

图1-1-3 齿状线

(1)齿线上下的上皮、神经、血管、淋巴均不相同(表1-1-1)。

表1-1-1 齿线上下分布表

1)上皮:齿线以上为消化管黏膜上皮,即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齿线以下为皮肤,即移行扁平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故齿线以上的直肠癌多数为腺癌;齿线以下的肛门癌为扁平上皮癌,两者本质也不同。

2)神经:齿线以上属自主神经支配区,故齿线以上行内痔注射、手术缝合等操作,患者无疼痛感。齿线以下属脊神经(肛门神经)支配区,齿线以下的炎症、血栓性外痔或手术刺激肛门部皮肤时,可使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挛缩,引起剧烈疼痛。肛门疾病患者主诉以痛和出血最多,两者同时出现时诊断价值最大。无痛出血病变在齿线以上;痛与出血并存病变在齿线以下。

3)血管:齿线以上由直肠上动脉分布,其静脉与门静脉系相连。齿线以下由肛门动脉分布,其静脉属下腔静脉系。

4)淋巴:齿线以上的淋巴注入内脏淋巴结;齿线以下的注入腹股沟淋巴结(躯体淋巴结)。故肛门癌的转移先至腹股沟淋巴结,而直肠癌一般认为不在此处转移。

(2)肛柱:又名直肠柱,为肠腔内壁垂直的黏膜皱襞,有6~10个,长1~2cm,宽0.3~0.6cm,儿童期比较显著。肛柱是肛门括约肌收缩的结果,当直肠肛管扩张时则此柱消失。肛柱上皮对触觉和温觉刺激的感受甚至比齿线下部肛管更敏锐。各柱的黏膜下均有独立的动脉、静脉和肌组织。肛柱越向下越显著,向上渐趋平坦。

(3)肛瓣:各肛柱下段之间借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相连,这些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肛瓣,有6~12个。肛瓣是比较厚的角化上皮,是原始肛膜的残迹,它没有“瓣”的功能。当大便干燥时,肛瓣可受粪便硬块的损伤而撕裂。

(4)肛乳头:呈三角形小隆起,在肛柱下端,沿齿线排列,2~6个,基底部发红,尖端灰白色,高0.1~0.3cm,肥大时可达1~2cm。肛乳头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含有毛细淋巴管,表面附以皮肤。肛乳头的位置极不恒定,多数位于肛柱旁和下端,也可在肛瓣上或肛窦的下端,有时一个肛柱上有多个肛乳头,肛乳头形状常为锥体形,也可呈圆筒形或弦样,大的可呈梅花样或梨形(图1-1-4)。

图1-1-4 肛乳头瘤

肛乳头肥大时常无症状,与直肠息肉鉴别点是:前者在齿线处为皮肤覆盖,表面光滑,呈乳白色或淡红色,不易出血,触诊较硬,常为多个;后者在齿线以上,多在直肠壶腹部,为黏膜覆盖,色暗红,易出血,触诊较软,常为单个。

(5)肛窦:或称肛隐窝,是位于肛柱之间肛瓣之后的小憩室,其数目深度和形状变化较大,一般有6~8个,呈漏斗形;上口朝向肠腔的内上方,窝底伸向外下方,深度一般为0.3~0.5cm,比较恒定而大的隐窝通常在肛管的后壁。隐窝内易积存粪屑和受损伤,感染后可发生肛窦炎和肛乳头炎。炎症向肛门腺蔓延可形成脓肿,为肛裂和肛门直肠脓肿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6)肛腺:肛腺亦称肛管肌内腺,其形态、数目、结构样式和分布范围因人而异,肛腺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有3~18个,常开口于肛隐窝内,但有少数开口于肛管和直肠壁。肛腺导管走向在齿线下方者占68%,在齿线上方者占28%,横跨齿线分布齿线上下者占4%,肛腺是感染侵入肛周组织的门户,95%的肛瘘均起源于肛腺感染,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图1-1-5)。

图1-1-5 肛腺

4.肛管直肠线

位于齿线的上方,距齿线1.5~2cm,为肛管直肠环上缘的水平线。指诊时,手指渐次向上触及狭小管腔的上缘,即达该线的位置,是判断肛瘘走向、位置高低的重要标记,也是耻骨直肠肌的上缘线。

(二)三带

1.柱带

为肛管直肠线到齿线的环带区域,其间有肛柱(即直肠柱),为肛垫所在的区域,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

2.痔带

即痔环,又名肛门梳,为齿线到肛门白线的环状区,因受内括约肌紧缩而成环形隆起。此处表面平滑光亮,是黏膜与皮肤的移行部分,从齿线由单层柱状上皮转变成复层立方上皮及未角化的鳞状(复层扁平)上皮。

3.皮带

为肛门白线到肛门缘的环区,由外括约肌皮下部所环绕,表面为角化的复层鳞状(复层扁平)上皮。

(三)肛垫

肛垫是指肛管内由直肠柱相对集中、局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增厚而成的组织块,是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人皆有的正常人体解剖结构。

1.肛垫的解剖结构

肛垫位于肛管内齿状线上方,系宽1.5~2cm的环状组织带,人们习惯称痔区、柱带,又称肛管直肠移行区、柱区,为内外胚层的分界区。由肛垫黏膜、黏膜下血管组织和纤维肌性组织组成。因括约肌的收缩使其呈Y形分割为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叶状关闭肛管的上口,肛镜检查可见3个隆起的黏膜块。

2.肛垫的功能

肛垫是人类进化形成的特有的解剖结构,由于其位置和解剖结构的特殊,具有闭合肛管、括约肛门、抗病免疫和辨别感觉等主要功能。

(1)自制功能:

肛门肛管的闭合决定于内、外括约肌的弹性厚度和肛垫的厚度。由于内括约肌有高度的张力,可持续性收缩而不易疲劳,因此在静息状态下肛门的闭合主要靠它来维持,但并不完善。外括约肌是随意性横纹肌,虽有较强的缩肛能力,但因易疲劳、不持久,一般随意性收缩仅能维持50秒,且不能持久有效地对抗腹内压的升高而随意关闭肛门。肛垫内血管丰富类似勃起组织,有很大的可塑性,可通过血液量的多少动态地调节其弹性和大小。加之其三叶状的排列形态犹如心脏的三尖瓣,成为适应肛管腔扩大与缩小变化的理想活瓣装置,可有效地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

(2)免疫功能:

肛垫位于肛管移行区,覆以肛管移行区(ATZ)上皮,ATZ上皮含有大量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肛腺上皮细胞等黏液分泌细胞,分泌含黏蛋白、黏多糖、中性多糖及糖原等多种具有重要防御功能的物质,这些多蛋白复合物覆盖肛垫黏膜表面,形成厚厚的一层黏液保护膜,成了一道黏液屏障,不仅有冲刷润便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能有效地阻止病害物质入侵;由于肛垫黏膜血流量高,其上皮细胞又多为复层,上皮呈栅状排列组成细胞连接复合体,上覆多糖蛋白复合物等可有效地阻止病菌、病毒进入和防止肠内有害刺激物的损伤,形成了肛垫防御机制中的第二道防线——黏膜屏障。因此肛垫的黏膜免疫反应在肛垫免疫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阻止病菌的入侵和帮助组织修复。

(3)感觉功能:

肛垫黏膜上皮内感觉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尤以齿线附近最为密集,是肛门反射中重要的感受装置,对直肠内容物的性质有精细的辨别能力。静息时,由于括约肌呈收缩状态,肛垫被保护在肛管内,有效地防止与直肠内容物接触,因而无辨别觉。然而当直肠充胀时,可使内括约肌短暂松弛,致肛管上口短暂地张开,此时少量直肠内容物即可趁机进入肛管,与肛垫黏膜上皮短时间接触,使肛垫能受到不同温度或压力的影响,来分辨不同内容物的性质,从而进行有效的取样反射(sampling response),产生良好的控便作用(图1-1-6)。

三、直肠

直肠位于盆腔内,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向下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底移行于肛管,与肛管形成一近90°的角,称为肛直角。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肠腔较小,是整个大肠最狭窄之处,自此以下逐渐扩大成直肠壶腹,至穿盆底处又再度变狭小。直肠全长12~15cm,行程并非笔直,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进一步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又形成一弓向前的弯曲,称直肠会阴曲。此二曲在乙状结肠镜检时是必须注意的解剖特点。直肠在额冠状面上还有三个侧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是三个侧曲中最显著的一个;而最后直肠又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因而直肠侧曲呈右-左-右的形式。但直肠的始末两端则均在正中平面上(图1-1-7)。

图1-1-6 排便过程中肛垫的作用

图1-1-7 直肠的弯曲

对于男性,腹膜外直肠的前面相邻的器官由下向上是: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输尿管和膀胱壁。所以外科常通过指肛检查,隔着直肠前壁,触摸上述器官以诊断疾病。腹膜内直肠的前面,隔着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的上部和精囊相邻,有时回肠袢和乙状结肠沿着直肠壁伸入到直肠膀胱陷凹内。

对于女性,腹膜外直肠直接位于阴道后壁的后方。腹膜内直肠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后穹及子宫颈相邻,陷凹内也常有回肠袢和乙状结肠伸入。

直肠不仅是排粪的通道,而且具有一定的储粪功能,其储粪和排空功能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又由于其具有的顺应性,对保持肛门自制有一定作用(图1-1-7)。

四、结肠

(一)基本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是从回肠末端至肛门的粗大肛管,长度120~200cm,平均约150cm,约占小肠的1/4,沿腹腔外周围成“冂”形。结肠可分为左右两半:由横结肠中部至盲肠的一段为右半结肠,来源于中肠,由肠系膜上动脉分布。由横结肠中部至直肠的一段为左半结肠,来源于后肠,由肠系膜下动脉分布。

大肠管径5~8.5cm,以盲肠处管径最大,向直肠方向逐渐变细,至乙状结肠末端其内径仅约2.5cm,到直肠末端管径又变大,在肛管上方直肠处形成直肠壶腹。这是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肿瘤出现肠道梗阻症状早于盲肠部肿瘤的因素之一。

结肠有多个生理性狭窄,因该处常处于收缩狭窄状态,称生理收缩或生理括约肌收缩。灌肠时生理收缩处局部一小段肠腔狭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短者似肠壁长出的薄隔膜,长者呈光滑长管状,但均可变,黏膜亦完整无损,不可误认为病变(图1-1-8)。

图1-1-8 结肠基本结构

(二)结肠的解剖特点

1.结肠带

是结肠纵肌层聚集而成,有三条在结肠表面,距离相等,宽0.6cm,其中一条位于横结肠系膜附着处,称系膜带;另一条在大网膜附着处,称网膜带,两者之间的一条为独立带。三带在盲肠端集中于阑尾根部。在乙状结肠与直肠的交界处三带分散为直肠纵肌。

2.结肠袋

由于结肠带比结肠短1/6,因此使结肠壁皱缩、形成一系列袋状突起,称结肠袋,并由三条结肠带将结肠袋分成三行。

3.肠脂垂

由结肠表面浆膜下的脂肪组织集聚而成。沿结肠带两侧分布,在结肠近端较扁平,在乙状结肠则多呈蒂状。肠脂垂的外面被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多,可发生扭转,甚至陷入肠内,引起肠套叠(图1-1-9)。

图1-1-9 结肠

(三)结肠各段特点

1.盲肠

盲肠宽约8.5cm,长约5.6cm,盲肠一般是在右髂窝内,但如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的回转有异常,胃肠的位置也可能高达肝下,低至盆腔内,或者甚至位于左侧。盲肠的长度与宽度极相近似,为6~8cm。盲肠与升结肠移行部的左后壁,有回肠通入大肠的开口,名回盲结肠口,此口的上下各有一半月形皱襞,名回盲瓣或结肠瓣。回盲瓣有上、下二唇,呈水平位,两侧愈成系带,回盲瓣及其系带均突入大肠腔内,为回肠末端环肌层增厚所致。

2.升结肠

升结肠长12~20cm,直径为6cm。位于腹腔右侧,上至肝右叶下方,向左弯成结肠右曲而移行于横结肠,下端平右髂嵴,上端在右第10肋处横过腋中线。结肠右曲位于第9、10肋软骨深面,后面与右肾前下外侧部相邻;上面及前外侧与肝右叶的下面接触;内侧前方紧靠胆囊底,胆石有时可穿破胆囊到结肠内。内侧后方有十二指肠降部,在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时,应注意防止十二指肠的损伤,尤其在粘连时更应注意。

3.横结肠

横结肠长40~50cm,在胃大弯下方,两端固定,中部呈弓形下垂,是结肠最活跃的部分。横结肠完全包以腹膜,并有较长的横结肠系膜,平卧时横结肠在脐上方,站立时其最低位可达脐下,有的可下降至盆腔。女性横结肠位置较低,容易受盆腔炎侵犯与盆腔器官粘连。横结肠上有胃结肠系膜韧带连于胃大弯,下有大网膜附着。横结肠系膜根部与十二指肠横部、十二指肠空肠和胰腺关系密切,在胃、十二指肠胰腺等手术时,系膜内的结肠中动脉可能被损伤,造成横结肠的缺血性坏死。分离横结肠右半时应防止损伤十二指肠和胰腺。

4.降结肠

结肠左曲垂直向上,并稍向内至髂嵴平面一段,称降结肠。降结肠长25~30cm,前面及两侧包有腹膜,有的有降结肠系膜。后方有股神经、精索或卵巢血管,腰方肌及髂外血管,内侧有左输尿管,前方有小肠。降结肠较升结肠距正中线较远,口径较升结肠小,其位置也较深。

5.乙状结肠

位于盆腔内,由降结肠下端至第三骶椎前方,正中线左侧与直肠相接。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有的长13~15cm,有的超过60cm,平均长约40cm,平常在盆腔左半,如长而活动的可到右髂部。因长而活动容易外置,也容易扭转。乙状结肠通常有两个弯曲;由起端向下至盆腔上口附近形成第一个弯曲,然后转向上方,再转向下形成第二个弯曲,继续移行于直肠。

五、肛门括约肌

(一)肛门内括约肌

为直肠环肌在下部增厚的部分,从肛管直肠线到肛门白线围绕肛管中上部,厚0.48cm±0.004cm,宽约3cm,属平滑肌,是不随意肌,没有肌内神经节,只需以极少的能量消耗即能维持长时间的收缩状态而不疲劳,又有帮助排便和括约肛门的功能,具有消化道环肌层易痉挛的固有特性,故而肛管的炎症刺激可引起痉挛性肛门狭窄及肛裂等病变。

(二)肛门外括约肌

是随意肌,围绕肛管。传统的概念按其纤维走向将其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层(图1-1-10)。

图1-1-10 肛门外括约肌

1.皮下部

由环形肌束构成,位于内括约肌下方,在肛缘皮下围绕肛管下部,可触及,高0.3~0.7cm,厚0.3~1.0cm。前方少量肌纤维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后方纤维附着于肛尾韧带,此肌束的上缘与内括约肌下缘相邻,形成括约肌间沟。两者之间有联合纵肌纤维构成的肛门肌间隔穿行至肛管皮下与括约肌间沟相应。

2.浅部

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深部之间,为扁平肌束,起于尾骨下部后面及肛尾韧带,延伸至肛管分成两部,高0.8~1.5cm,厚0.5~1.5cm,从肛管两侧包绕内括约肌于肛管前会合。男性大部分肌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部分继续向前延伸,越过球海绵体肌达阴囊皱缩肌;女性前方肌束分叉向外侧延伸,止于耻骨支并混入阴道括约肌内,少量纤维止于会阴体,浅部前方尚有纤维向外延伸形成会阴浅横肌。故肛管前后方留有三角形缺口,其前后部位肌肉支持比两侧较弱,也是肛管前后容易发生肛裂的原因之一。

3.深部

为厚的环形肌束,高0.4~1.0cm,厚0.5~1.5cm,环绕内括约肌和直肠纵肌的外面,其后部纤维与上方紧接之耻骨直肠肌纤维相融合,前方有些纤维交叉,向外延伸与会阴深横肌连续,附着于对侧坐骨结节。大部肌束与耻骨尾骨肌沿直肠前壁延伸的纤维联合,构成肛管直肠肌环的前部。

外括约肌主要由第二、三、四骶神经的肛门神经及会阴神经支配,其作用为平时闭合肛门,排便时舒张帮助排便。

(三)耻骨直肠肌

是维持肛门自制的关键性肌肉,起于耻骨下支背面和闭孔筋膜,止于肛管顶部侧壁、后壁和骶骨,与对侧相应肌束连接形成U形袢,绕过肛管直肠交界处将其向前上方牵引形成肛直角。它位于耻骨尾骨肌内侧部的下方,联合纵肌的外侧,外括约肌深部的上缘,该肌在行进中还分出纤维至盆膈裂孔内器官,参与构成各器官的括约肌,如尿道外括约肌、阴道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及前列腺肌等,耻骨直肠肌的前后部肌束性状不同,发育程度亦有个体差异。此外,一部分肌纤维与直肠纵肌层相交织成联合纵肌下降介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其肌纤维与内、外括约肌交织。耻骨直肠肌的前部呈水平位,列于前列腺两侧,后部向内下方扭转变为垂直位,其外面邻坐骨直肠窝,内侧面与耻尾肌联合纵肌之间隔以耻骨直肠肌内侧隙。耻骨直肠肌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切断后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肛门失禁。

(四)肛提肌

为随意肌,薄而阔,左、右各一,联合成盆膈,其上、下面覆盖着盆膈上、下筋膜。按其肌束的起止和走向,可分为两部分(图1-1-11)。

图1-1-11 肛门部肌肉示意图

1.耻骨尾骨肌

为肛提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耻骨弓后面和肛提肌腱弓前部,其肌纤维向内、下、后走行。内侧部肌纤维经前列腺或阴道和尿道两侧成U形袢,一部分纤维止于其壁上,一部分止于会阴中心腱,故而在男性又名耻骨前列腺肌,在女性名耻骨阴道肌,可以协助阴道括约肌使阴道口缩小。外侧部肌纤维向后止于尾骨尖及两侧缘的骶骨前韧带及肛尾韧带。

2.髂骨尾骨肌

主要起自肛提肌腱弓后部和坐骨棘内面,为一退化性肌肉,其前部肌束在肛尾缝处与对侧相续,后部肌束附着于骶骨下端,正中肌束附着于肛门和尾骨之间,止于尾骨。

3.肛提肌

组成盆膈,由第二、三、四骶神经的肛门神经或会阴神经支配,其作用为载托盆内脏器,固定直肠,并能升降盆底和肛管,使肛管和直肠保持一定角度,随意启闭肛门,维持肛门自制和帮助排便。

(五)联合纵肌

直肠在穿过盆膈时由直肠纵肌在肛管直肠交界处汇合肛提肌、耻骨直肠肌和盆膈上、下筋膜的一些纤维互相交错而成,是由平滑肌、横纹肌和筋膜纤维混合的筒状结构。向下行于内、外括约肌之间,止于肛管皮肤,并分为内侧纵肌、中间纵肌、外侧纵肌三层。向下至内括约肌下缘水平面,均止于中央腱,由中央腱分成许多纤维束,内侧束向内下斜穿内括约肌至痔环的黏膜下肌,外侧束向外下方穿入外括约肌深浅部,末端纤维一部分绕过内括约肌下缘,止于肛门白线;一些纤维向下呈放射状,穿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止于肛门皱皮肌,另一些纤维束经外括约肌皮下部与浅部间,附于坐骨结节,形成间隔,将肛门周围间隙与坐骨直肠窝分开。联合纵肌将肛管的各种组成缚在一起,保持肛管位置和肛门功能。其穿越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肌纤维组成结缔组织网,当中央间隙有感染时则可沿这些纤维蔓延,生成各种间隙脓肿。

(六)肛管直肠环

肛门外括约肌的深、浅部,联合纵肌、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所形成的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指检时,在肛管后方及两侧有U形环带感。其作用是维持肛门括约功能。肛直环收缩时,U形肌束的左右两支如张开的血管钳压迫肛管侧壁使其闭合,同时将直肠向上托起使之与肛管形成一个80°~90°的肛直角,肠壁后壁黏膜向腔内突进形成瓣膜样突起,阻挡粪便下降,起到机械屏障作用(图1-1-12)。

图1-1-12 肛直角

六、直肠周围间隙

在肛管、直肠外科解剖间隙中含有脂肪结缔组织,任何原因引起的肛窦炎和炎症都可以波及邻近组织即黏膜下、皮下及会阴骨盆腔等,尤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大多发生在肛门周围定型的组织间隙内,但也有发生在非定型的组织内,所以在临床上必须了解这些间隙的解剖结构。

(一)肛提肌下间隙

1.中央间隙

中央间隙是肛周的主要间隙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间隙围绕肛管下部一周,上为联合纵肌的下端,下为外括约肌皮下部。间隙内有联合纵肌的中央腱,其纤维膈直接或间接与其他间隙连接。向外通向坐骨直肠间隙;向内通向黏膜下间隙;向下通入肛周皮下间隙;向上通进括约肌间间隙并经此间隙与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相通。肛门感染后在此处形成中央间隙脓肿,脓液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其他间隙,反之,来自其他各间隙的脓液在未通向皮肤和肛管之前均先汇集于中央间隙,为肛管感染蔓延的重要途径。

2.坐骨直肠间隙

坐骨直肠间隙传统又称为坐骨直肠窝,在肛管两侧左右各一,为楔形,下端为肛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筋膜与皮肤;上端为闭孔内肌筋膜与肛提肌筋膜交界处;内侧为肛管、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外侧为坐骨结节、闭孔内肌筋膜;前有会阴浅横肌和会阴筋膜;后有臀大肌和骶结节韧带。窝内充满脂肪,有痔下血管神经通过,血流缓慢,抗病力较弱,容易产生脓肿。其容量为50ml左右,如积脓过多而致窝内张力过高时,脓液可穿破肛提肌,进入骨盆直肠间隙内。因为肛提肌上下两个窝内的脓肿较大,而连通的瘘管一般较细,就形成哑铃形脓肿。

3.肛周皮下间隙

肛门周围皮下间隙环绕肛管下部,内上为外括约肌皮下部,下为皮肤,内侧为肛缘内面,外侧为坐骨直肠窝,间隙内有痔外静脉丛。皮下间隙借中央腱的纤维膈向上与中央间隙相通,向内与黏膜下间隙分隔。

4.肛管后间隙

肛管后间隙位于肛管与尾骨之间,上界为肛提肌筋膜,下界为肛门后部皮肤和肛门周围筋膜。外括约肌浅部及肛尾韧带将其分为深、浅两部,即肛管后深间隙和肛管后浅间隙。深部位于肛尾韧带深面,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通,其前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深部;脓液可经此向一侧或两侧坐骨直肠窝内蔓延,可形成严重的后蹄铁形脓肿、瘘管。浅部位于肛尾韧带的浅面,两侧与肛周筋膜连接,常是肛裂引起皮下脓肿所在的位置。

5.肛管前间隙

位于肛管与会阴体之间,上界为会阴深横筋膜,男性与尿道及生殖器相邻,女性与阴道后壁相邻,下界为肛门会阴部皮肤和肛门周围筋膜,前侧为会阴体,后侧为外括约肌,受会阴体浅横筋膜将其分为肛管前浅间隙和肛管前深间隙,浅间隙在会阴体的浅面可与肛周皮下间隙通连,深间隙位于会阴体深面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通连(图1-1-13)。

图1-1-13 肛管前间隙

6.括约肌间间隙

位于联合纵肌三层之间,共有四个。最内侧间隙位于内侧纵肌与内括约肌之间,借穿行内括约肌的纤维与黏膜下间隙沟通;最外侧间隙位于外侧纵肌与外括约肌之间,借穿行外括约肌浅部的纤维与坐骨直肠间隙沟通;内侧纵肌与中间纵肌之间的间隙向上与骨盆直肠间隙沟通;外侧纵肌与中间纵肌之间的间隙向外上方与坐骨直肠间隙的上部沟通。所有括约肌间间隙向下均汇总于中央间隙,是感染沿肛管扩散的重要途径。

(二)肛提肌上间隙

1.黏膜下间隙

黏膜下间隙位于肛管齿线以上黏膜与内括约肌之间。向上与直肠的黏膜下层连接,间隙内有肛门内侧膈,此膈的下部与内侧中央膈融合一起。黏膜下间隙借来自括约肌间内侧膈的纤维穿过内括约肌与括约肌内侧间隙连接。

2.骨盆直肠间隙

骨盆直肠间隙位于骨盆内直肠两侧肛提肌的上方。其上为腹膜,下为盆膈上筋膜,后有直肠与侧韧带。男性前有膀胱和前列腺,女性有子宫及阔韧带。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的脓肿称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此间隙位置深隐,发生脓肿常不易发现,其感染常由括约肌间隙到中央间隙,再向坐骨直肠窝及肛周皮肤蔓延。

3.直肠后间隙

直肠后间隙又称骶前间隙,位于骶骨骶前筋膜之前、直肠之后,上为腹膜,下为盆膈上筋膜,与骨盆直肠间隙有直肠侧韧带相隔。间隙内有骶骨丛以及骶中痔中血管等。此间隙的脓肿称为直肠后脓肿。

4.肛提肌直肠间隙

肛提肌与直肠壁接触处盆筋膜分裂上、下两层,两层间的裂隙环绕于直肠后外侧,称肛提肌直肠间隙,为肛提肌上、下间隙感染互相蔓延的通道之一(图1-1-14)。

图1-1-14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七、大肠和肛门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肛门、肛管、直肠、血管

1.动脉

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直肠的血液来源,尚有来自髂内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分支(图1-1-15)。

图1-1-15 结肠动脉

(1)肠系膜上动脉:

起自腹主动脉前面,约第一腰椎平面,位于腹腔动脉起点以下1.0~1.5cm处。该动脉在胰腺后面和十二指肠横部前面穿出,随即进入小肠系膜,其分布于右半结肠的主要分支:

1)结肠中动脉:

在胰腺下缘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在胃后进入横结肠系膜,分成左、右二支。右支在肝曲附近多与结肠右动脉的升支吻合,分布于横结肠右1/3。左支多与左结肠动脉的升支吻合,分布于横结肠左2/3。因其主干在中线右侧,其左侧横结肠系膜有一无血管区,因此常可在此区穿过横结肠系膜进行手术。

2)结肠右动脉:

在结肠中动脉起点下方1~3cm处起于肠系膜上动脉,主要分布于升结肠。

3)回结肠动脉:

在结肠右动脉起点的下方或与后者同时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该动脉经腹膜后向下向后,分成升、降二支,升支与结肠右动脉降支吻合,降支至回盲部分前、后二支,分布于回肠末端、回盲部和升结肠下端。

(2)肠系膜下动脉:

约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以上至少4cm,距骶岬上方10c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动脉的起始处常被十二直肠横部掩盖,所以直肠切除时,如在腹主动脉处高位结扎该动脉,须将十二指肠稍向上向右移动。动脉的走行呈弓状向下向左跨越左髂总动脉延续为直肠上动脉。其分支如下:

1)结肠左动脉:

起点距肠系膜下动脉根部2.5~3.5cm。该动脉在腹膜后向上向外,走向脾曲,分升、降二支。升支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动脉吻合,分布于横结肠左1/3和脾曲;另一降支则分布于降结肠,并进入乙状结肠系膜与乙状结肠动脉分支相吻合。

2)乙状结肠动脉:

数目不等,2~4支,一般分为1、2、3乙状结肠动脉;其起点也不一致,有的可自肠系膜下动脉先分出一个主支,再分成2~4个小支,或者几个小支均直接自肠系膜下动脉分出;有的第1乙状结肠动脉起于结肠左动脉。

3)直肠上动脉(痔上动脉):

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血管,由直肠系膜的根部进入盆腔。当直肠系膜在盆腔腹膜的反折处终止后,该动脉继续在直肠后壁的中部下行至第三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二支,动脉分支平面可有个体差异。直肠上动脉的分支最初在直肠的后面,以后绕至外侧,每支再分数支穿直肠壁达黏膜下,其终末支相互吻合,并与痔中、下动脉的分支在齿线以上亦有吻合。

4)直肠下动脉(痔中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的一个分支,在腹膜下向前、内行,经直肠侧韧带达直肠下段的前壁,主要分布于直肠肌肉,其终末支与痔上、下动脉均有吻合。

5)肛门动脉(痔下动脉):

通过阴部内动脉间接起自髂内动脉,经过坐骨直肠窝时再分为数支,主要分布于肛提肌、内外括约肌和肛管,也分布至下部直肠。肛门动脉与痔中、上动脉与对侧的血管虽也有吻合支,但一般很小,不会导致大出血。

6)骶中动脉:

起自腹主动脉分支部上方约1cm处的动脉后壁,沿第4、5腰椎和骶尾骨前面下降,行于腹主动脉、左髂总静脉、骶前神经、痔上血管和直肠的后面,其某些终末分支可沿肛提肌的肛尾缝下降至肛管和直肠。骶中动脉在外科上的意义是切除直肠将直肠由骶骨前面下拉,并与尾骨分离时,切断次动脉有时会引起止血困难(图1-1-16)。

2.静脉

大肠的静脉多呈单干与同名静脉伴行。结肠的静脉主要汇集成肠系膜上、下静脉,最后加入门静脉。而直肠肛管的静脉,则构成丰富的静脉丛(痔丛),因分布的位置不同,又分为痔内静脉丛和痔外静脉丛。

(1)痔内静脉丛:

最发达,位于齿线以上直肠柱的黏膜下层内。此丛由静脉球组成。静脉球穿行于环、纵肌层之间。以小支和上位的黏膜下丛及下方的皮下丛和尿道及生殖器的静脉相吻合。

图1-1-16 肛门直肠部血液供应示意图

(2)痔外静脉丛:

由齿线以下,肛管的皮下静脉、外括约肌附近的皮下丛以及居于丛肌层与直肠筋膜间的筋膜下丛所构成。此丛的下部,经肛门静脉加入阴部内静脉,中部经直肠下静脉加入髂内静脉,上部和痔内静脉吻合。由于阴部内静脉、髂内静脉属下腔静脉系,痔内静脉丛主经直肠上静脉,注入肠系膜下静脉,属门静脉系,无瓣膜,所以下腔静脉系和门静脉系在肛门附近吻合交通,成为侧支循环的径路之一。当患有门静脉高压时,常发生痔静脉怒张,严重时静脉管壁破裂,引起便血(图1-1-17)。

图1-1-17 外痔静脉丛

(二)肛门肛管直肠淋巴组织

肛门直肠淋巴组织可分为上、下两组,通过吻合支紧密连接。

1.上组

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下的淋巴网,相互交通,在直肠壁外形成淋巴管丛,向上、向两侧和向下、向后四个方向引流。

(1)向上沿直肠上血管及肠系膜下血管到直肠后淋巴和乙状结肠根部淋巴结,最后到腹主动脉前面和两侧入腰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2)向两侧沿直肠下血管行走至直肠侧韧带内的直肠中淋巴结,再至髂内淋巴结,然后沿髂内血管入腰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3)向下可至肛提肌上的淋巴结,或穿过肛提肌至坐骨直肠窝内的肛门淋巴结,伴肛门血管及阴部内血管到臀部淋巴结至髂内淋巴结。

2.下组

在齿线以下,汇集直肠下段解剖肛管和内、外括约肌以及肛门周围皮下的淋巴网,经会阴或阴囊而入腹股沟淋巴结,然后至髂外淋巴结。齿线上、下方淋巴管是交通的,不存在界限,肛门、肛周及会阴区的淋巴流向法则是以肛门口为中心画横线,若肛瘘外口位于横线的背侧,则肛管中央线的背侧一定有内口,且瘘管为曲线;若瘘口在横线腹侧,腹侧瘘管为直线,这与肛周浅淋巴流向腹股沟淋巴结的方向相关。

肛门直肠和结肠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时,应熟悉淋巴组织的分布。恶性病变初起时,可由淋巴管向上、向下及向两侧传播到远处淋巴结内。因此,原发恶性肿瘤虽小,也要切除全部淋巴组织。

另外,直肠淋巴还分为壁内系统和壁外系统。前者位于直肠壁黏膜、黏膜下、肌间和外膜下壁内各淋巴管丛相互连通,出肠壁后,直肠外面形成广泛交通的淋巴管丛,汇入后者即壁外系统。壁外系统分为:①上行路引流上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下部的淋巴,主要淋巴管及淋巴结沿肠系膜下血管及其分支排列;②侧行路引流直肠两侧、直肠生殖膈、直肠侧韧带、骶附近等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③下行路引流末段直肠的淋巴向下穿行肛提肌与坐骨直肠窝内的淋巴管相交通入髂内淋巴结。

(三)肛门肛管直肠神经

肛门直肠的神经在齿线以上为自主神经,在齿线以下为脊髓神经。

1.直肠神经

由自主神经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下腹下丛(盆丛),其组成成分主要来自腹主动脉丛的骶前神经(交感神经)和来自骶二、三、四的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

直肠的交感神经来源有两个,即由骶前神经(即上腹下丛)和盆丛(即下腹下丛)而来。骶前神经在第四、五腰椎体和骶一椎体前方分出一对腹下神经,在直肠两侧向下、向外到膀胱底后方盆丛并与副交感神经相连,由此发出神经纤维分布于直肠、肛门内括约肌、膀胱和外生殖器,有抑制肠蠕动并使内括约肌收缩的作用。

(2)副交感神经:

由骶神经(第二、三、四骶神经节)而来,组成盆丛。随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膀胱、阴茎血管、阴蒂和肛门内括约肌。它有增加肠蠕动、促进分泌、使内括约肌松弛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对直肠的功能调节很重要。直肠的痛觉是由副交感盆内神经传入,而与交感神经无关。它还具有一种对排便的反射和意识,控制排便作用的感觉神经纤维,可感知直肠被粪便充满或完全膨胀的胀满感及排便的紧迫感。直肠内引起胀满感觉的感觉器,上部较少,越往下越多。如手术切除直肠过多,容易发生自我控制不良,严重时还会发生肛门失禁。盆内脏神经除分布于直肠外,尚分布于膀胱、尿道和生殖器官。由于盆内手术时易受损伤,常会引起膀胱尿道功能损伤和性功能障碍,因此术中应予保护。

2.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神经

(1)自主神经由骶神经节和盆丛而来,分布于肛管、肛门周围皮肤内的腺体、血管和皮肤。

(2)脊髓神经主要由第三、四、五骶神经(或第二、三、四、五骶神经)和尾神经而来,合成肛门神经,支配齿线下部肛管、肛门周围皮肤、外括约肌和肛提肌,也有神经纤维分布于会阴部和阴囊皮肤。

阴部神经支配尿道括约肌,第三、四骶神经分布于膀胱、前列腺、尿道、子宫和阴道,与肛门神经有密切联系。因此,肛门部病变和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反射性功能紊乱,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月经失调和痛经等。肛门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及坐骨神经也有联系。肛门部疾病也可引起腰部、髂嵴、骶骨、股后部疼痛。

肛门周围的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因此炎症或手术刺激均可使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痉挛而引起剧烈疼痛。 eQGONQfb7MvfumNftu1X1TFa+ioAz88EIBXKUORQnibVB/8qjHvK1/NjW18KZb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