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WHO安全分娩核查表”(图5-5),旨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从“孕妇入院”至“产妇及新生儿出院”期间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高质量医疗护理。该核查表共包含了29项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医疗实践内容,分“入院时—即将分娩前(剖宫产前)—分娩后1小时—出院前”4个节点,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相关的关键因素(包括产科出血、感染、难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儿并发症等)进行核查。WHO根据“安全分娩核查表试用版”的现场评价、反馈情况进行了修订,并在印度进行了前瞻性验证和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内容。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已有29个国家注册了WHO合作中的安全分娩核查项目,此外WHO建立了全球协作网络推广核查表并探索可能影响“安全分娩核查表”实施的各类因素,不断改善修订。
201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产科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通过审查资源、查阅文献,为适应中国产科的实际情况对“WHO安全分娩核查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调整,并设定了“产房分娩安全核查表”,目前核查对象为确定临产的孕产妇,将需核查的关键时间节点更改为“确定临产后—准备接产前—分娩后2小时”。期望提高分娩期间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
“WHO安全分娩核查表”的内容根据分娩常规流程将分娩的关键操作简化为4个时间节点。第1个关键节点设在孕妇入院时,需对孕妇进行检查、了解已知的分娩高危因素、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进行相关处理,使孕妇及其陪同人员做好分娩前的准备;第2个关键节点为即将分娩前(或剖宫产前),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并对常规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进行相关的准备;第3个节点在分娩后1小时内,对产妇及新生儿分别给予关注,及时发现并治疗分娩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告知产妇及其陪同人员对于分娩后身体出现的危险征象应积极求助;第4个节点在出院前,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检查,确保达到出院要求、安排随访计划、讨论并提供避孕指导。医务人员需要在关键节点进行核查,并确保完成相应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理解,核查表每条内容的右侧均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附加信息,用以参考并指导分娩关键操作的选择及处理。
图5-5 WHO安全分娩核查表
图5-6 中国产房安全分娩核查表
(陈 练 赵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