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吃不好,有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吃不香,也吃不好,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

1.牙齿松动该怎么办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牙齿松动是正常现象,不需要马上处理,等掉光了再补更省钱省事。其实,松动的牙齿不及时诊治不仅会加速邻近牙齿的松动和脱落,还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影响身体健康。应对牙齿松动可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刷牙:

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牙刷宜选用老年保健牙刷,注意正确的刷牙方式。饭后可以使用牙线来清除牙间隙的食物。

(2)合理饮食:

食物的质地应软硬适中,避免坚硬的食物损伤牙釉质。保证奶类、豆制品等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多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锻炼咀嚼功能,同时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可以在专业牙科医生的指导下,给牙齿做保健操,坚固牙齿,预防牙周炎。

(3)定期洗牙,及时补牙:

每年至少到正规医院或诊所做1次口腔检查和清洗,如有牙齿脱落,及时补牙。

2.老年人口干怎么办

有些老年人吃馒头、饼等偏干的食物时感觉难以下咽,喝水也不管用,还有一些老年人在夜间睡眠中也会口干难忍,需要起床喝水。究其原因,老年人口干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①生理性口干主要是因为唾液腺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导致唾液分泌不足,加上有些老年人喝水偏少,吃得过咸,更容易出现口干;②病理性口干多由义齿导致的真菌感染、张口呼吸、糖尿病、神经衰弱、药物等原因引起。所以要改善老年人口干症状,需排除有无相关病史和用药史,查明原因后针对性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外,生活调理可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每次50~100毫升。每天饮水量不低于1 200毫升,以1 500~1 700毫升为宜。心力衰竭、慢性肾病、水肿或腹水等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饮水量。饮水首选温热白开水,也可以选择淡茶水。

(2)可以选择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鲜芦根、荸荠、梨、藕等。推荐食疗方:竹茹饮,以竹茹30克、乌梅6克、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

(3)食物干稀搭配,每餐可以搭配一碗清汤,菜不宜过咸,可以用米醋调味。

3.老年人可以常吃益生菌吗

服用益生菌不仅可以改善便秘、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还可以防治义齿引起的口腔炎和口腔念珠菌病,对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那么老年人是否需要每天补充益生菌呢?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肠道微生物群种类减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同时肠黏膜萎缩,肠道蠕动时间延长,故容易出现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但目前对于益生菌的补充仍存在争议。老年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益生菌制剂,但可以摄入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奶酪、豆豉、味噌、泡菜等。同时还可以选择含可溶性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银耳、燕麦、山药、番薯、果冻、果酱、苹果、柑橘、葡萄、海藻类、豆类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被肠道的细菌利用,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肠道功能。

4.老年人得了胆囊炎和胆石症怎么办

老年人的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浓缩,并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易发生胆囊炎和胆石症。不少老年人因症状较轻,便认为胆石症不碍事而忽视了治疗。殊不知,胆石症往往会引发凶险的并发症,如胆囊穿孔、急性肝坏死,诱发胆囊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老年人胆石症的治疗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高龄、合并其他疾病、家属的顾虑等。若手术治疗需进行术前评估,克服高龄患者机体及疾病的不利因素,创造条件去施行适宜且老年人能耐受的手术。在缓解期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注意以下原则:

(1)早餐一定要吃好:

经过了一夜,胆汁的黏稠度很高,优质的早餐可以促进胆汁顺利排出。

(2)少吃多餐,不宜过饱:

少量多次,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引流。

(3)在食物品种的选择上:

需要遵循低脂、低胆固醇的原则。限制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脑、内脏、咸鸭蛋、鱿鱼、蟹黄等。

(4)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

可切碎、煮软,使膳食纤维软化。

(5)多饮水:

以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少量多次饮水。

5.3个老人中就有1个营养不良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营养不良是缺吃少穿的年代才会发生的,其实营养不良是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过度摄入某种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也属于营养不良。

在临床上所说的营养不良一般是指蛋白质和/或能量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发生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基于全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比例达到30%,也就是说,3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可见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突出。引起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差、味觉嗅觉下降、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改变以外,独居、长期单独进食、忌口太多、情绪低落等也会增加营养不良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初步判断老年人是否有营养不良,比如衣裤变松,一向胃口好的老人突然变得挑食了,伤口不容易愈合,感觉疲劳和乏力等,初期这些变化都不容易被发现和重视。

6.自查是否有营养不良

要想早期发现营养不良,要学会营养状况的自检:

(1)从饮食方面看是否有营养摄入不足:

每天是否吃到3~4个拳头大小的主食,2~3个鸡蛋大小的蛋白质类食物,半斤果蔬,4杯以上液体,比如水、茶、果汁或牛奶。

(2)定期称量体重:

注意体重是否有变化,如果非自愿,近3个月内体重丢失超过5%,6个月内体重丢失超过10%,就需引起重视。如不方便测量体重时,可以观察眼眶有无凹陷,眉弓是否突出,拇指和食指对捏,观察虎口处是否凹陷等。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主动去体检或营养咨询,老年人营养不良应早期预防、早期干预。除了饮食上,保证食物的质和量以外,良好的就餐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家人应多陪伴老人一起进食,能够让老人享受家庭的喜悦氛围和亲情快乐。独居、孤寡老人可以选择集体食堂用餐,增加可选择食物的品种,促进食欲。 LNP2R+8SmcgZo4++27iw9iIhj1thYtRiPkjlb5IrVVo+NWNXyUMUpIuavh+Ncp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