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异常子宫出血的定义和病因

异常子宫出血指非正常情况下的子宫出血。它可以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全身或生殖系统病变引起异常出血,或是医源性因素如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等;也可以由生殖内分泌轴功能失调引起,此类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

一、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造血功能性疾病等,一般通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能够确诊和排除。其次见于严重的肝肾疾病。

二、妊娠相关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的早期临床症状均有可能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在患者没有明确停经史和腹痛时,容易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因此,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在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常规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检查,排除妊娠相关疾病。此外,一些流产后长期不规则出血或表现为月经紊乱时,也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残留及再次妊娠引起出血的可能。

三、妇科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妇科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非常复杂,包括外阴、阴道的损伤,阴道、宫颈和子宫的炎症,宫颈、子宫、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均可能导致异常出血。对于这些患者,病史询问和妇科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还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以明确出血来源。

四、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常见的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医源性因素包括IUD、甾体激素避孕措施、抗凝剂的应用等。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放置IUD的前几个月或一段时间后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此时应取出IUD,进一步观察,必要时行内膜诊刮。

在使用甾体激素避孕措施,如单一孕激素的皮下埋植初期或到期前,出现不规则出血。

口服短效避孕药时,由于漏服药物,或方法错误,或同时服用其他干扰激素代谢的药物,如抗生素、中药等,可能出现异常出血。

短期内多次重复服用紧急避孕药,也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五、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范畴,这是一类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妇女在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易出现卵泡发育不良或障碍,而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妇女在受到重大刺激或应激时,也可能出现无排卵状况;由于黄体功能障碍,可出现黄体功能不足和内膜脱落不全,从而出现黄体期或卵泡期出血;也有因排卵时激素波动引起的排卵期出血。

六、子宫内膜/肌层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肌层局部在正常的月经“自限”中通过局部分泌的前列腺素、凝血因子/抗纤溶因子的平衡等参与止血,从而保证正常月经经期不超过7天,出血量在20~60ml。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因子失衡或异常,则可能引起子宫出血不止或月经过多。这种情况在常规的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中均无法得到查证,因此也被归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 xDxH5YeYa5K+88+FTWSwCz3s8QFXaaHJlUq+7gef02wjk4JXio73OKP6YUZXVTC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