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一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是疾病防治的理想目标,也是千百年来从医者的夙愿。人类历史上的人口大量减少事件往往并非只由战争引起,更多是由天花、麻疹、流感等传染病流行造成的。例如18世纪死于天花的人数保守估计在1.5亿以上,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约4 000万~5 000万人死亡。预防接种真正实现了“治未病”,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预防接种在减少儿童死亡、提高人类寿命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798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表了关于牛痘疫苗可预防人类天花的论文,宣告人类正式进入疫苗时代。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类已研制出至少预防40种疾病的70种疫苗,很多传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借助疫苗,1979年10月的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布:Smallpox is dead from the earth!人类首次从地球上消灭了一种疾病(天花)。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消灭I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后,2019年10月又宣布在全球消灭了II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人类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指日可待。
我国自1978年起的“四苗防六病”,到“五苗防七病”,到现在的“十五苗防十五病”,免疫规划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彻底消灭天花,进入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99%以上,减少发病至少5亿人次。可以说,在过去40年间,扩大免疫规划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公共卫生进程。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的疫苗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也正在加快从疫苗生产大国向疫苗研发强国挺进的步伐。
回顾疫苗学的发展史,这不仅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也彰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完美交叉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多种疫苗,如九价HPV疫苗和高效价带状疱疹疫苗等获得批准。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疫苗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证安全和高效的同时,应使用方便,并易于储存运输,这迫切需要研发新一代疫苗或对传统的疫苗进行升级换代。同时,我国政府对预防接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提升目标人群的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也对预防接种的实践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疫苗的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并且效果已经被充分证实,但是我们依然发现,目前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校学生对于疫苗的了解远不如对临床药物了解得多。在当今国际上反疫苗组织活动猖獗,疫苗犹豫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医生作为健康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如何提升医生群体的疫苗防病意识,使其正确传递预防接种信息,从而坚定大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傅传喜教授从事疫苗研究多年,并具有免疫规划管理经历,率先在高校开设《疫苗学》课程。傅教授牵头30余位长期从事疫苗研发、管理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历时两年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疫苗学教材《疫苗与免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深入浅出的笔触系统介绍了疫苗学科。本书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经典疫苗,也涵盖了新型疫苗研发的进展;结合我国最新的法律制度和预防接种规范,系统介绍了预防接种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是一本必备的医学教材,有助于他们学习疫苗知识,充分认识疫苗在对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接种工作和管理者,有助于其接受疫苗学领域的系统培训。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或科研工作者,则有助于他们掌握各类疫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