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2
重度低龄儿童龋伴乳前牙反 的综合治疗及术后管理

病例提供者:石伟华

【基本信息】

患儿,男,4岁。因口内多颗牙龋坏1年余前来就诊。1年多前家长帮助患儿刷牙时发现患儿口内多颗牙龋坏,否认自发痛、咬物痛、牙龈肿胀等。未曾治疗。1年来龋坏牙数量增加,余无不适。患儿足月顺产,混合喂养至约2.5岁;约 1 岁时开始家长帮助清洁牙齿;现患儿自己刷牙,2次/d,使用牙线,使用含氟牙膏;幼儿园每年涂布2次氟泡沫;喜点心、饮料等甜食。否认牙外伤史,否认口腔不良习惯。家族史无特殊。全身体健。

【临床检查】

口腔卫生状况差,见大量软垢、菌斑、食物嵌塞。

55 M 、54 M,D 、53 D 、52 DLa 、51 LaMP,D 、61 LaMP 、62 DLa 、63 D 、64 M 、73 D 、74 M,D 、75 M 、83 D 、84 M,D 、85 M 龋。 ,反覆 约3mm,反覆盖约1mm;上颌前牙舌向倾斜,乳尖牙关系正常,末端平面近中型;前牙可后退至对刃位,无咬合创伤,乳尖牙无咬合干扰(图2-1)。

图2-1 治疗前口内像及根尖片

A.上颌 面像 B.正面 像 C.下颌 面像 D.右上象限根尖片 E.左上象限根尖片 F.上颌前牙区根尖片

G.右下象限根尖片 H.左下象限根尖片

【诊断】

1.重度低龄儿童龋。

2.

【临床决策分析】

(一)治疗方案

1.口腔卫生宣教。

2.行为管理。

3.龋病、牙髓病等系统治疗。

4.前牙反 矫治。

(二)术前治疗行为的评估及行为管理方式的选择

初诊时患儿哭闹喊叫、乱打乱踢,无法与其建立有效沟通。告知家长可选择门诊保护性固定下治疗或全身麻醉下治疗两种方式,及相关治疗过程、费用、风险等,家长选择门诊保护性固定下治疗。

(三)治疗顺序的选择

先行口腔卫生宣教及龋病、牙髓病等系统治疗,待患儿及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口内龋病、牙髓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前牙反 矫治。

根据患儿的适应能力和过程考虑每次的治疗内容,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先做侵入性小、简单、持续时间短的治疗,如口腔检查、涂氟、简单充填等。待患儿适应环境并与医师建立信任关系后再行复杂治疗。

(四)术后注意事项

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治疗过程】

1.口腔卫生宣教 进行个性化口腔健康行为指导,强调刷牙、牙线、饮食管理、氟化物使用等。

2.行为管理 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初次就诊时采用保护性固定下进行治疗。在后续系列诊疗中,采用告知-演示-操作(tell-show-do)、正强化、非语言性交流、分散注意力等多种方法,患儿的配合程度由VAS(Vanham’s anxiety and behavior scale)分级5级逐渐改善至VAS 1级,可在无需固定的状态下,非常配合地完成各项治疗。

3.龋病、牙髓病的系统治疗(表2-1)。

表2-1 龋病、牙髓病的系统治疗

4.前牙反 矫治 使用上颌 垫式舌簧活动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 。矫治期间,除清洁外24小时配戴,反复强调坚持配戴的重要性。每2~3周加力一次,至建立正常覆 、覆盖。然后逐次磨除 垫,调磨咬合早接触点,矫治完成(图2-2)。

图2-2 治疗完成后口内像及根尖片

A.上颌 面像 B.正面 像 C.下颌 面像 D.54根管充填后根尖片 E.64根管充填后根尖片

【术后复查】

1.3个月复查 口腔卫生情况有较大改善,无新发龋、继发龋等。

2.7个月复查 口腔卫生情况良好,53 MP 充填体脱落,行树脂充填(图2-3)。

图2-3 治疗完成后7个月复查口内像及根尖片

A.左侧 像 B.正面 像 C.右侧 像 D.上颌 面像 E.下颌 面像 F.右上象限根尖片 G.左上象限根尖片

【经验与体会】

这是一例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伴有乳前牙反 的病例,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分析口腔内现存问题,综合患儿口腔卫生状况、诊疗行为情况、家长配合程度等,统筹安排诊疗内容及顺序,取得良好效果。在病例诊治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的处理与大家分享:

1.该病例中,除根据儿童口腔科诊疗常规系统治疗口内龋病、牙髓病以外,还借鉴“慢病管理”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该重度低龄儿童龋患儿进行综合管理:

(1)针对性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卫生宣教应根据患儿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循序渐进,逐步(step-by-step)培养患儿及家长掌握正确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例如,本病例初诊检查时口腔卫生情况差,且多为邻面龋,所以首先通过讲解演示告知家长正确地为儿童刷牙的方法,着重强调正确使用牙线的方法和必要性;每次复查时,了解近期刷牙及牙线使用情况,重新评估口腔卫生状态,指出清洁不佳的位点等以帮助其持续改进。

(2)行为管理:有效的行为管理不仅能保证高质量、顺利地完成治疗,避免治疗过程对儿童身心的伤害,还可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态度。该病例初诊时患儿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家长要求采用非药物方法进行行为管理。分析该患儿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年龄小,对医疗环境及牙科疾病不了解而产生恐惧。针对于此,在系列治疗中综合运用告知-演示-操作(tellshow-do)、正强化、非语言性交流、分散注意力等多种方法,由无痛、简单、不费时的治疗逐步过渡到有痛和复杂治疗,后期治疗时患儿已可配合顺利完成各项治疗。

(3)维护治疗:S-ECC的系统治疗结束后应进入维护阶段,通过定期复查,对其进行诊断性监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治疗,旨在预防和减少龋病的复发。在本病例中,多次强调定期复查的必要性以促使家长建立定期复查的意识,该家长现已能主动进行定期复查;复查时了解近期患儿口腔健康行为,包括饮食习惯、氟化物使用情况、口腔卫生习惯是否发生变化,进行针对性指导,持续改进,以期达到建立并维持正确的口腔健康习惯的目标。

2.遗传因素、先天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乳尖牙磨耗不足、口腔不良习惯等后天局部因素均可造成乳前牙反 。该病例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下颌需向前用力吮吸而引起。由于该患儿上颌多颗牙反 、上颌前牙牙轴舌向倾斜,约Ⅰ~Ⅱ度反覆 ,故选择上颌 垫式舌簧活动矫治器矫正前牙反 。该病例的矫治中有以下特点:

(1)矫治时机的选择:由于配戴矫治器的过程中维护口腔卫生难度增加,患龋风险提升,故在完成口内龋病的系列治疗,且已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后开始矫治,同时在整个矫治过程中密切监测口腔卫生情况及龋病情况。

(2)矫治难点为要求患儿坚持合作配戴矫治器:矫治前要求家长对患儿合作配戴潜力进行评估,每次复诊时了解配戴情况、反复强调合作配戴的必要性以保证矫治效果。

【小结】

本病例为重度低龄儿童龋伴乳前牙反 ,在S-ECC的治疗中应借鉴“慢病管理”的理念,根据患儿特点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综合管理。矫治乳前牙反 时应根据患儿特点选择恰当的矫治时机,分析矫治难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保证矫治效果。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主诉为多颗牙齿患龋来就诊的4岁患儿。接诊医师检查患儿口腔时除检查到多颗牙齿患龋外,还发现乳前牙反 的问题。因此,本病例诊断为重度低龄儿童龋和乳前牙反

儿童牙齿患龋后,因反复肿痛,家长较容易观察到。往往以龋病为主诉前来就诊。儿童口腔科医师不能只检查患儿主诉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全口牙齿的发育、萌出与替换是否正常,咬合关系、颅颌面以及全身的发育情况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本病例中,患儿因龋病前来就诊,医师检查发现患儿有乳前牙反 问题,在完成口内龋齿治疗后,进行了前牙反 矫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度低龄儿童龋患儿,大多都存在不当喂养方式和口腔清洁较差等问题。在本病例的治疗中,医师先进行了口腔卫生宣教和个性化口腔健康行为指导。作为医师治疗的第一步应把引起疾病的主要病因去掉,这一点非常重要。

患儿初诊时不配合治疗,医师在家长知情同意下进行了行为管理,患儿配合程度从VAS 5级逐渐改善至VAS 1级,显示出主治医师具备良好的非药物行为管理的能力。儿童口腔科医师必须掌握非药物行为管理技术,这也是评价一个儿童口腔科医师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病例在分析了患儿乳前牙反 的可能病因后,采取了上颌 垫式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由于治疗时机的把握,方法的选择和针对矫治难点的对策均较好,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葛立宏)

参考文献

1.秦满.儿童口腔科诊疗指南与护理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szp6y4yl8oXTy+i87pyK09Y1NRr+gsbV8d0M5l9TrdUBxoFgtWAcPCArOG1+v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