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某种抗体能与自身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引起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导致的一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方法各有不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抗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冷热溶血试验等。

一、抗球蛋白试验

(一)检测原理

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直接法利用单价抗球蛋白血清与已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可检查红细胞是否已被某种不完全抗体所致敏。间接法则是一种探知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或补体的方法,在免疫性溶血病诊断中采用致敏红细胞测定受检血清相应的不完全抗体及其类型。

(二)标本要求与质量控制

1.标本采集要顺利,不能出现凝集现象。

2.标本应尽快送检,放置过程中可使抗体从细胞表面丢失或结合上非特异性补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3.当体内有冷凝集抗体时,会影响直接法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判读。

4.每批新的试剂要进行性能验证。试剂开启后在规定条件下保存和使用。

5.每次试验宜用正常O型红细胞作阴性对照、阳性血清致敏O型红细胞作阳性对照。

6.观察红细胞凝集时,动作应轻柔,切忌用力过猛。红细胞凝集程度很弱时,应在显微镜下观察。

(三)结果分析与解读

正常人直接法和间接法均阴性。

(四)临床应用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直接法阳性,间接法少数阳性。阳性还见于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和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镰状细胞病、器官移植、淋巴增殖病、恶性肿瘤等。

2.应注意混合型AIHA,可能是温抗体(IgG)和冷抗体(IgM)同时存在,可应用冷凝集素和冷热凝集素试验协助诊断。

3.间接法主要用于Rh或ABO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当间接法阳性、直接法阴性时,应结合病史,考虑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冷凝集素试验

(一)检测原理

冷凝集素综合征的患者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或O型、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

(二)标本要求与质量控制

除观察凝集外,同时要注意溶血现象,如发现溶血,应同时报告。

(三)结果分析与解读

正常情况下,冷凝集素滴度<1:16。

(四)临床应用

1.阳性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1:1 000)。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疟疾、肝硬化、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亦可增高,但多数患者不超过1:1 000。

2.抗体几乎均为IgM,但也有报告IgG或IgA增高,故广谱抗球蛋白直接反应可呈阳性。某些AIHA患者冷凝集素效价很高,有的可达1:64 000以上。

三、冷热溶血试验

(一)检测原理

冷热溶血试验又称D-L试验(Donath-Landsteiner test)。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PCH)患者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冷-热反应抗体(Donath-Landsteiner抗体),在20℃以下(常为0~4℃)时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当温度升至37℃时,补体激活,使红细胞膜破坏而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

(二)标本要求与质量控制

1.如患者近期正溶血发作,由于补体被消耗,可得出假阴性结果。

2.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红细胞用抗补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常呈阳性。

3.此种冷抗体应与由IgM引起的冷凝集素区别。后者在体外pH 6.9~7.0时亦可缓慢地溶血,患者血清中冷溶血抗体滴度一般不高,血清中的补体由于消耗而降低。

(三)结果分析与解读

正常人为阴性。

(四)临床应用

阳性对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有一定价值,D-L抗体效价可高于1:40。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也可见阳性反应。

(陶 玲) 11gaiaWQH2Gf9njnZUqcZ2J9LDMnashuN93ffEONNibbbByPNy8DjFeE6nuJgm2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