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膜由蛋白质、脂类、糖类及无机离子等组成,在红细胞生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红细胞膜缺陷时红细胞变形性差,可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其常用检测方法如下。
正常的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因细胞内外存在渗透压差,水分子进入红细胞,使其发生肿胀,乃至红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出现溶血的特性即红细胞渗透脆性,其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表面积大而体积小者对低渗盐水溶液的抵抗力较大(脆性较小);反之则抵抗力较小(脆性增加)。
1.标本不能用枸橼酸盐或双草酸盐作抗凝剂,以免增加离子强度,影响溶液的渗透压。
2.每次检测均应有正常对照,正常对照与被检者氯化钠浓度相差0.4g/L,即有诊断价值。在乳白色背景下观察、判断完全溶血管,必要时可离心后观察。黄疸患者开始溶血管不易观察,严重贫血患者红细胞太少,皆可用等渗盐水将红细胞洗涤后再配成50%红细胞悬液进行试验。
3.氯化钠必须干燥、称量精确,用前新鲜配制。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
3.8~4.6g/L。
2.8~3.2g/L。
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亦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见于各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HbD、HbE病,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及其他一些红细胞膜有异常的疾病如肝脏疾病等。
将患者血液置于37℃孵育24h,使红细胞代谢继续进行。由于能源葡萄糖的消耗,储备的ATP减少,导致需要能量的红细胞膜对阳性离子的主动传递受阻,造成钠离子在红细胞内集聚,细胞膨胀,孵育渗透脆性增加。有细胞膜缺陷及某些酶缺陷的红细胞能源(葡萄糖和ATP)很快耗尽,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明显增加。
1.所用的试剂及试管应先消毒,试管应加塞;每次试验应作正常对照。
2.试剂pH及温度必须恒定,pH改变0.1或温度改变5℃,均可使结果改变0.01%。
50%溶血为4.00~4.45g/L。
24h 50%溶血为4.65~5.90g/L。
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由于本法灵敏度相对较高,多用于轻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是测定患者血液在37℃孵育48h后,自发产生的溶血程度。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细胞内酶缺陷,糖酵解发生障碍,能量供应不足,不能维持红细胞内的钠平衡,使患者红细胞在自身血清中经温育后逐渐发生溶血。
所有试剂和器材必须灭菌,操作严守无菌规程。
正常人血液在无菌条件下孵育48h后,溶血率<4.0%;加葡萄糖或ATP后,溶血率<0.6%。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溶血率增加,能被葡萄糖或ATP纠正。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戊糖旁路代谢缺陷的患者自身溶血率增加,能被葡萄糖纠正。
3.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产生ATP,其自身溶血率明显增加,不能被葡萄糖纠正,能被ATP纠正。
4.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时结果常各有不同,对诊断意义不大。该试验不够敏感、特异,仅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大诊断价值,其他仅作为筛选试验。
在微酸性含甘油的缓冲液中,由于甘油与膜脂质的亲和性等能与膜脂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红细胞发生缓慢溶血,并随细胞溶解的增加显现吸光度逐渐下降。当光密度下降为起始吸光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即为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 50 )。
1.标本采集顺利,混匀时动作轻柔,避免发生溶血和破坏红细胞;标本采集后在室温静置4~8h,静置时间不足容易出现中间值。
2.酸化甘油试剂的pH 6.85为宜,pH的改变会导致红细胞膜电荷的改变,相互的排斥力减弱,易聚集而加速沉降。
3.控制实验温度为25±2℃,温度过高时,AGLT 50 太长,吸光度变化慢,不便于观察;温度低于20℃,则AGLT 50 缩短,出现假阳性。每次试验中应作正常对照。
每间隔20s,直至290s连续读取吸光度并记录。以起始吸光度值下降一半的时间为AGLT 50 结果。正常情况下,AGLT 50 >290s。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GLT 50 缩短;该试验较为灵敏,可以检出渗透脆性试验阴性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有异常。
(陶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