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异常外周血细胞或有形成分形态

一、异常白细胞形态

(一)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2~3叶为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可发生变化,出现核象左移或核象右移。

(1)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象左移。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细菌性病原体引起的核象左移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核象左移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关。核象左移伴白细胞增高称再生性核象左移,表示骨髓造血旺盛,机体抵抗力强;核象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称退行性核象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2)核象右移:

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象右移,见于叶酸、维生素B 12 缺乏时巨幼红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核象右移若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在炎症恢复期,一过性出现核象右移是正常现象。

2.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下列形态改变。

(1)大小不均:

即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悬殊。

(2)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称中毒颗粒。

(3)空泡:

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

(4)杜勒小体: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局部出现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天蓝色或灰蓝色,是胞质局部不成熟的表现。

(5)核变性:

包括核肿胀、核固缩、核溶解及核碎裂等。

3.中性粒细胞的其他异常形态
(1)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成熟中性粒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增多,常为5~9叶,甚至可达10叶以上,各叶大小差别很大,核染色质疏松。巨幼红细胞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多见。

(2)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

如Pelger-Hüet畸形,为家族性粒细胞异常,核分叶能力减退,常呈杆状、肾形和哑铃形,染色质致密、深染,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状;Chediak-Higashi畸形,胞质中含几个至数十个直径为2~5µm的包涵体,呈紫蓝色或淡灰色,可影响粒细胞功能,易出现严重感染。

(二)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1.异型淋巴细胞

当受到病毒、病原体感染或过敏原刺激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改变,称为异型淋巴细胞或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以下三型。

(1)Ⅰ型(泡沫型):

也称浆细胞型,最常见。胞体较正常淋巴细胞稍大,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呈粗网状或不规则聚集粗糙的块状,胞质较丰富,深蓝色,一般无颗粒,含空泡或有多数小空泡而呈泡沫状。

(2)Ⅱ型(不规则形):

也称单核细胞型。胞体较Ⅰ型较大,形状不规则,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Ⅰ型疏松,胞质丰富,淡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较深,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

(3)Ⅲ型(幼稚型):

也称未成熟细胞型。胞体较大,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细网状,可有1~2个核仁,胞质较少、呈深蓝色,多无颗粒,偶有小空泡。

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指在淋巴细胞的主核旁边另有一个游离的小核。常见于接受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或其他理化因子、抗癌药物等对淋巴细胞造成损伤时。

二、异常红细胞形态

血涂片中出现异常形态红细胞且数量增多,常提示特定的病理性改变。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血涂片中为圆形,大小较一致,直径为6~9μm,平均7.5μm。红细胞的厚度边缘部约2μm,中央约1μm,染色后四周呈浅橘红色,而中央呈淡染区(又称中央苍白区),大小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3~2/5。Wright-Giemsa染色后正常和异常红细胞形态见图3-1。

图3-1 正常及异常红细胞

(1)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microcyte):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球形细胞的直径也小于6μm,但其厚度增加,血红蛋白充盈好,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

2)大红细胞(macrocyte):

直径大于10μm。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也可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3)巨红细胞(megalocyte):

直径大于15μm。常呈椭圆形,内含血红蛋白量高,中央淡染区常消失。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肝病。

4)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红细胞大小悬殊,直径可相差一倍以上。见于病态造血,如增生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部分溶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在巨幼红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大小不等尤为明显。

(2)红细胞形状异常

1)球形细胞(spherocyte):

直径小于6μm,厚度增加大于2.9μm。细胞体积小,球形,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其球形细胞常超过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也可见到球形细胞,但数量偏少。

2)椭圆形细胞(elliptocyte,ovalocyte):

红细胞的横径/长径<0.78,呈卵圆形或两端钝圆的长柱状。正常血涂片中可有约1%的椭圆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达15%以上。

3)口形细胞(stomatocyte):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像微张口的嘴形或鱼口状。正常人血涂片中偶见,少量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及酒精中毒,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时可高达10%以上。

4)靶形细胞(target cell):

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大,中心部位又有血红蛋白存留而深染,形状似射击用的靶。有的靶形细胞的中央深染区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出的半岛状或柄状。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形细胞常占20%以上。缺铁性贫血、其他类型的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或脾切除后也可见到少量靶形细胞。

5)镰形细胞(sickle cell):

形如镰刀状,见于镰状细胞贫血(HbS 病)。

6)泪滴形细胞(dacryocyte,teardrop cell):

细胞呈泪滴状,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7)棘形细胞(acanthocyte)或刺突细胞(spur cell):

细胞膜外呈长短不一致、间隔分布不匀称的棘形、刺状突起。见于棘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脂质代谢异常、脂肪吸收不良、脾切除后、色素性视网膜炎等。

8)锯齿形细胞(echinocyte、crenated cell、burr cell):

细胞膜外呈短并间隔均匀的钝锯齿状突起。见于肝病、尿毒症、消化性溃疡、肝素治疗等。

9)裂细胞(schistocyte、schizocyte):

为红细胞碎裂产生的碎片,形态呈非规律性改变,如梨形、新月形、哑铃形、逗点形、三角形、盔形等。见于红细胞因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的破坏,如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心脏瓣膜溶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严重烧伤。

10)红细胞缗钱状排列(rouleaux formation):

涂片中红细胞连在一起呈串条状,如古代铜钱串,称缗钱状排列。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3)红细胞着色异常

1)低色素性(hypochromic):

Wright-Giemsa染色后红细胞的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2)高色素性(hyperchromic):

Wright-Giemsa染色后红细胞的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球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

3)嗜多色性(polychromatic):

Wright-Giemsa染色后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灰红色,实为刚脱去细胞核的网织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约占1%。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多见。

(4)红细胞结构异常:

指Wright-Giemsa染色后红细胞内存在特殊有形成分或结构。

1)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 stippling):

红细胞内含有细小的蓝色点状物质,有时与嗜多色性并存,也可发现于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贫血,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铅中毒时出现量增多并呈粗颗粒状点彩,因此可用于铅中毒的筛查。

2)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ies):

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为1~2μm,可呈一个或数个,是核碎裂的残余物或由染色质断裂、丢失所致,也可出现于晚幼红细胞中。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纯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3)卡波环(Cabot ring):

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目前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见于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等。

4)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

外周血涂片中除新生儿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若出现均属病理现象,提示红细胞需求量、释放量明显增加或血髓屏障破坏。主要见于:①各种溶血性贫血;②白血病;③髓外造血,如骨髓纤维化;④骨髓转移癌;⑤脾切除后。

5)缗钱状排列:

红细胞排列如缗钱状,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三、外周血异常血小板形态

(一)大小异常

血小板有大小之分。

1.大血小板

直径为4~7μm,主要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髓系细胞白血病、巨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小血小板

直径常<1.5μm,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二)形态异常

血小板可呈杆状、逗点状、蝌蚪状、丝状突起等异常。

(三)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1.血小板卫星现象

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周围的现象。

2.血小板片状聚集

常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聚集或抗凝不佳等。

3.血小板不聚集

血小板功能异常,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纪爱芳) WJY2ToC/jNuyrWyhBM8+lu7usZNBsf10Z9nARaO/+RGFUqR0WXI54q0OwQSRc8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