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2005年和2010年,我国学者先后完成两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占所有住院早产儿的比例约为8%。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龄产妇增多等原因,极低出生体重儿所占的比例有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各脏器的功能极不成熟,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很高。根据2010年WHO统计数据,死亡早产儿中约2/3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2012年, Pediatrics (《儿科学》)发表了中国的数据,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高达73.1%,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高达36.6%。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新生儿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关键救治技术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肠外营养及抗生素的使用,这些救治技术在我国许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经非常成熟,甚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非常脆弱,对护理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如发育支持护理技术NIDCAP、气道的特殊护理技术、喂养技术、血管通路建立和管理技术以及家庭参与式照护技术等,都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细致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这些小早产儿的预后。因此,这样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们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很高的技术水平,是一个责任特别重、技术含量特别高的专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每年收治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达500例左右,在精细化护理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基于大量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针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新生儿亚组的同仁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着力撰写了各个章节,力求让新生儿科护士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且容易掌握,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最终使全国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其家庭受益。

在本书出版之际,感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长三角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精细化照护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8495810800)”资助,感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新生儿亚组的同仁们的精诚合作,感谢新生儿科的前辈们在新生儿护理发展中的积淀,感谢我的导师黄国英教授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视和张玉侠教授的引领,感谢新生儿科周文浩教授、陈超教授、曹云教授的大力支持,特别要感谢全国新生儿科护士勤勤恳恳的工作和奉献,是你们亲手挽救了千千万万宝宝们稚嫩的生命!同时图书编写过程中难免有疏漏,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关注“人卫儿科学”公共号,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胡晓静
2021年11月 R2+a0Wk+jwRS+rUtcNZnLfNVZk6bYPVwbMGpf1cikPAueEBKNkEbcz+ugmnVr4l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