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微生物对消毒灭菌方法的抗力

4.1 影响微生物抗力的因素

4.1.1 微生物的种类的影响

微生物对消毒灭菌的敏感性按照从高到低排序为: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真菌孢子、细菌芽孢。不同种或同种不同株间微生物内在的抗力相差也很大。

4.1.2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

消毒灭菌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显著影响它们的抗力。

4.1.3 微生物的数量的影响

数量越大,所需消毒灭菌的时间就越长。消毒灭菌前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基本步骤。

4.1.4 有机物的影响

微生物附着在人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机物污染的环境物体、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使微生物的抗力更强,消毒灭菌前清洗不彻底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

4.1.5 作用温度的影响

无论是物理杀菌因子,还是化学杀菌因子消毒灭菌,通常都是温度升高,杀菌效果好;温度降低,杀菌效果差。

4.1.6 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

在同样的作用温度条件下,高水平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强于中、低水平消毒剂;相同种类的消毒剂,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种类相同、浓度相同的消毒剂,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4.2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2.1 消毒

4.2.1.1 物理消毒:

是指利用物理的作用(包括光、热、蒸汽、压力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湿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

4.2.1.1.1 湿热消毒法: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4.2.1.1.2 紫外线消毒法:

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吸收波长为200~280μm的紫外线能量后,其遗传物质发生实变导致细胞不再分裂繁殖,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目的的消毒方式。

4.2.1.1.3 微波消毒法:

靠热效应发挥作用,其特点是在一定含水量的条件下才能显现热效应。

4.2.1.2 化学消毒:

是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2.1.2.1 根据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可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1)高水平消毒剂:包括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

(2)中水平消毒剂:包括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3)低水平消毒剂:包括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和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

4.2.1.2.2 根据消毒剂的化学成分,可分为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1)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能有效杀灭多种微生物和原虫,具有经济、使用方便和高效的特点,由于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一般不宜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主要用于物品表面和环境的消毒。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和酶、氨基酸、核酸等发生广泛的反应,可以分解DNA的碱基,使DNA的双链解开和断裂,可用于内镜器械的消毒或灭菌。

(3)醛类消毒剂:通过醛基的烷基化,或与蛋白质、氨基酸基团之间的交联作用,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因具有脂溶性,易通过细胞膜进入菌体中起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对金属无腐蚀性,主要用于软式内镜等精密器械的高水平消毒。

(4)醇类消毒剂: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具有中效、速效的杀菌作用,无毒、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主要用于不耐热的精密器械的表面消毒。

4.2.1.2.3 各类消毒剂的功能及其杀灭对象见表2-4-1。

表2-4-1 各类消毒剂的功能及其杀灭对象

注:“+”为有效,“±”为部分有效,“-”为无效。

4.2.1.2.4 化学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浓度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准确的作用时间。

(3)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的稳定性。

(4)消毒剂如需配比,配比方法和配比浓度正确。

(5)消毒剂在低温下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

(6)是否容易受到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

(7)对物品材质是否有腐蚀性。

(8)消毒后是否存在残留。

(9)消毒剂有无毒性,毒性对人体的影响。

(10)消毒剂的使用是否存在危险性。

(11)对存储的环境和运输方式的要求。

4.2.2 灭菌

4.2.2.1 物理灭菌:

利用物理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

4.2.2.1.1 压力蒸汽灭菌:

属于湿热灭菌,利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大量的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导致细菌及细菌芽孢蛋白凝固变性。饱和蒸汽必须干燥和纯净。压力蒸汽杀菌的基本要素是作用时间、作用温度及饱和蒸汽三大要素。主要特点是杀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效果可靠、作用快速、无任何残余毒性,适用于包括液体在内的各种不怕热的物品的灭菌。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根据其冷空气排出方法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含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及正压排气灭菌器等不同类型;预真空(含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普通型和快速型两种。

4.2.2.1.2 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的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实现的,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等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等物品的灭菌。

4.2.2.1.3 辐射灭菌:

是利用射线的辐照来杀灭一切微生物和芽孢的技术,主要包括X射线灭菌和伽马射线灭菌。其灭菌机制是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蛋白质、核酸、酶等,干扰DNA的合成,破坏细胞膜,从而使微生物生长和分裂停止,导致死亡;间接作用引起生物体内水分子电离和激发,生成自由基,引起微生物死亡。特点是穿透力强,不升高温度。

4.2.2.2 化学灭菌:

是利用化学消毒剂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细胞膜,从而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达到灭菌的作用。

4.2.2.2.1 环氧乙烷灭菌:

是通过环氧乙烷与蛋白质分子上的巯基、氨基、羟基和羧基以及核酸分子上的亚氨基发生烷基化反应,造成蛋白质失去反应基团,阻碍蛋白质的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导致微生物死亡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纸质制品、化纤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等。不适用于食品、液体、油脂类、粉剂等灭菌。

4.2.2.2.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60℃),利用过氧化氢气体进行灭菌,并用等离子体技术分解残留过氧化氢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不适用于布类、纸类、水、油类、粉剂等材质的灭菌。

4.2.2.2.3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

甲醛具有还原作用,能够与菌体蛋白(包括酶)的氨基酸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达到灭菌作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方式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管腔器械、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合成材料和物品等。 lY+otVqtpWz5HhpVWh06oAUgaRNqpOxSlkznSi0NjzRLwhAPUQR/6vxGoptpAf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