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心脏

心脏包括心包、心肌、心内膜和瓣膜,位于中纵隔。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和心室的构成由外向内为心外膜(心包的壁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为富含糖原的横纹肌,心肌纤维互相连接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心脏瓣膜是心内膜向心腔折叠而形成的瓣状结构。心包分为壁层(纤维膜即心外膜)和脏层(浆膜),心包被覆单层间皮细胞,形成心包腔。心脏的原发性肿瘤实属罕见,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是心脏黏液瘤,但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最常见的是心脏横纹肌瘤。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更是罕见,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血管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一、心包囊肿

心包囊肿不多见,通常位于前纵隔的胸膜横膈角处,又名胸膜膈角囊肿,一般连于心包和前胸壁之间,有时借纤维蒂附于心包外。大体常为壁薄、大小不一的单房囊肿,内含清亮液体;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扁平细胞,囊壁无平滑肌纤维。

二、心脏黏液瘤

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绝大部分起源于心房,尤其是左心房靠近卵圆窝的位置。

【诊断要点】

大体常表现为分叶状肿物,部分呈球形;色灰白,可伴出血改变;质软、脆,呈凝胶状外观。镜下见肿物由大量黏液样基质和散在的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组成。瘤细胞常围绕仅被覆内皮细胞的血管排列,其周围出现大范围的黏液晕环,与周围浓密嗜酸的基质形成明显反差(图6-1);瘤细胞也可呈小巢状或单个散在排列。需强调的是其核分裂象极其罕见。在心脏黏液瘤,间质出血很常见,出现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聚集和铁、钙包被的纤维结缔组织结节(Gamma-Gandy小体)。钙化偶可非常广泛,以致整个瘤体变成钙化团块。另外少部分心脏黏液瘤可出现腺样结构(约5%),被覆上皮从扁平到柱状不等。

心脏黏液瘤偶可复发,手术切除不干净或肿瘤破裂种植可以导致复发。年轻人的复发性黏液瘤似乎都有家族性倾向,研究认为它是“黏液瘤综合征”[卡尼综合征(Carney complex)或Swiss综合征]多中心性病变的一部分。

【鉴别诊断】

发生于成人的少量复发病例的原发病变可能是软组织肉瘤的黏液型,通常存在多形性细胞灶性聚集、核分裂象、坏死和广泛血管增生,但心脏黏液瘤无此表现。

图6-1 心房黏液瘤
瘤细胞常围绕仅被覆内皮细胞的血管排列,其周围出现黏液晕环,与周围浓密的嗜酸基质形成明显反差。

三、横纹肌瘤

横纹肌瘤是最常见的小儿心脏良性原发肿瘤,常伴发结节性硬化症,后者是一种高突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心脏横纹肌瘤可以自发性完全消退,因此当婴幼儿被发现心腔内肿物时(此年龄段黏液瘤罕见),若无心源性症状,应随诊观察而不必急于手术。

【诊断要点】

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结节界限清楚,无包膜。瘤体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有的甚至充满整个心腔,大多发生于心室。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为肿胀的肌细胞呈无序状排列,细胞核连同细胞质团悬挂于细胞中央,呈“蜘蛛样”形态。瘤细胞内因含有糖原而呈空泡状,PAS染色可显示糖原。间质成分多稀少,部分病变可见细胞坏死后钙化,且年龄越大钙化越普遍。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心肌相似(图6-2),电镜观察也进一步证实了瘤细胞肌源性性质。

图6-2 心脏横纹肌瘤
A.肿瘤界清,瘤细胞无序状排列;B.瘤细胞无序状排列,细胞质内含糖原而呈空泡状;C.免疫组化DES阳性表达。

(滕晓东) F4iJ0KJjOlG6GdfkqqWt/qx7L7A8sOyMmdEViDw9OdsXqdzprpazIK5WWgP/3z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